冬日凛冽的寒风轻抚着狮子山楚王陵中的每一件历史展品,透露着沉重的历史气息。为探寻古代历史,加深对汉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曲阜师范大学“扎根时代沃土,弘扬传统文化”萤火微光实践队成员来到了徐州市云龙区的狮子山楚王陵,踏上了寻访历史古迹之路,在参观楚王陵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为日后的讲解,宣传等活动做基础,从而引导广大青年领略到楚王陵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领悟到传统文化的丰富魅力,从而对传统文化能够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之前,我们对陵墓的了解少之又少,注重的多是帝王陵寝,宏伟的建筑,丰富的陪葬文物和优美的环境所带来的强大吸引力以及古代人的鬼斧神工带给我们的震撼。所以去之前,我们查找翻阅了相关资料与文献,才了解到自古以来有入土为安和视死如归的观念,墓葬慢慢的不再是简单的风俗而变成一种文化。随着墓葬文化的兴起,陵墓也随之成为人类历史的一种产物。陵墓建筑又直接给我们展示了不同朝代的建筑水平和风格,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当时的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这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进入西耳室,这里出土了很多大件的青铜器,如铜壶、铜鼎等大批青铜和一些铁质武器。在这个室的门口,还出土了一件护卫镇门玉豹,线条流畅,手法细腻,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精美而又富有气质。大厅里就摆放着它放大过后的的复制品,当做馆雕,浑厚凝重,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也因此可以说它是汉文化景区的镇馆之宝了。在另一间耳室中我们看到了一件铜鎰,它的实际口径有七十多厘米,青铜器能冶炼到那麼大,却毫无裂纹,这对于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古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更难得的是在右面这个角落还有一个大铜鎰。听馆长说,考古人员进来以后,就发现里面盛满了水,非常清,可以清楚地看到水底有一个木瓢。一个木瓢在水里泡了二千多年,还能保持原来的形状,在今天,木瓢泡上几十年就可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变化,看到这里,简直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同时也赞叹古人的工艺技术,佩服于古代传统的建筑精神,这更是我们后代应学习与传承之处。
在前堂里放着一套金缕玉衣,这是我们对于楚王陵比较熟悉的东西,今日我们仔细观察了解,修复后的玉衣由上等和田白玉制成,玉片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月牙形等形状,玉片的表面光洁度很高,是国内专家历时一年零四个月经过编号,清洗,拼对等工艺才得以复原这件国之瑰宝,使其从而成为国内出土玉衣中年代最早,玉片最多,玉质最好,工艺最精美一件。而在后室摆放着成功复原的楚王像,即一个半身的铜像,这是国内首次根据遗骨复制的两千多年前一代楚王的形象。看着这无比的温润晶莹,如琢如磨,淡雅剔透的玉衣和棱角分明,神态凶猛,身材健壮的楚王像,我们的内心不禁泛起一阵阵的涟漪,我们赞叹于国内专家修复时所共同体现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更欣赏他们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23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