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观文化昌盛 延传承火炬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宋桃桃

观文化昌盛 延传承火炬

俯仰中华上下五千年,笔墨纸砚、唐诗宋词、京剧昆曲……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传,为华夏儿女留下了灿如星河的宝贵文化财富。“文化看上去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从何处来,往哪里去。”在科技蓬勃发展、时局风云激荡的当今时代,如何让文化更好地延续,让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以合适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这是每一个人需要回答的问题。为此,2022年12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一花一韵”社会实践团,围绕“源头之水天上来,文化发展欣欣然”的主题在日照市图书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意在更深层次了解红色文化,延续传承文化,揭开历史的层层面纱,为文化赋能,才能为文化拂去历史坐埃,重新“活”起来。

社会实践团成员们在讲解员的指导下一步步走进日照市方志馆、日照市尼山书院,此《四库全书》就是挂在日照市尼山书院的一副书卷,在讲解员的边解说下社会实践团边做笔录,我们了解到《四库全书》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它不仅名称自有渊源,涵义深刻,内容同样海纳百川,包罗万象。从收书数量来看,达三千五百多种,在中国古代丛书中首屈一指;从时间跨度来看,上自先秦,下迄清代乾隆以前,囊括中国古代两千多年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主要典籍;就空间范围而言,不仅收录中国人的著作,包括国内少数民族作者、女性作者的作品,而且还收录外国作者的著述;再就学科分类而言,也包罗经、史、子、集四部,涵盖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各个学科门类和各个专门领域。《四库全书》的历史意义就是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

在讲解员的解说和指导下,社会实践团成员从视觉,听觉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印象,更深的体验感,也让我们认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我们应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

社会实践团成员不仅走进日照市尼山书院、日照市方志馆等学习红色文化,还主动在社区为井盖赋予新色彩,赋予红色文化,动手实践。井盖图案以红色为底色背景,红色代表着喜庆,吉祥,积极乐观热情,勇于挑战,渴望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富有感染力,意有我喜欢的红是中国红;周围一圈是金黄色的齿轮和麦穗,代有光辉,光明希望,犹如五角星的光,意有我追随的光,是五角星的光。

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涵养“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勇气精神;淬炼“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豪情;积累“黄沙百战穿金模板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恒心;敢挑重担,敢揽重活,敢啃硬骨头,久久为功,汇聚起无穷伟力,让由无数的我的呼吸与潭灭铸成的时代染上更多我的色彩和中国的明媚。

前路漫漫,文化相伴,心怀火炬,传递星火,让文化长青,星火不灭。(通讯员 宋桃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25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寒假行:实地探访社区,探究社区二十大精神学习情况
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进基层、接地气、入人心,安徽省各社区在街心公园举办“二十大精神润心田,文明实践谱新篇”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活动现场,社区党委书记用接地气、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向…
守文化繁荣 展国风之光
守文化繁荣展国之风光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根基,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
弘扬红色文化,锤炼坚定信仰
追忆艰苦的抗战岁月,深刻理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体会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这都是当代青年或者中国人所应该具有的品…
重走红色发展路,感悟时代精神气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诚哉斯言,英雄予民族以满满希望,予国家以似海前途,予时代以无限可能。12月11日至14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赤子心磐”实践团开展以“…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惊鸿一瞥,经典流传】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惊鸿一瞥,经典流传】中国青年网乌鲁木齐12月15日电(通讯员宋桃桃)时间的长河缓缓流过,许多事物被遗忘在河底,化作几环泥沙散去,只留下了斑驳的痕迹。然而古今往来,中华文化…
细品段家煮锅,咂摸历史味道
为更好的了解与传承周村非物质文化遗产,12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萤火微光实践队”社会实践队采用线下实践方式,对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段家煮锅进行深入了解。实践队员进入段家煮锅的…
以“精神脱贫”助推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美好理想,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更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
守文化本真 赴传承之路
守文化本真,赴传承之路青瓷白宣,绘制淡雅素致的国风画卷;唐诗宋词,或清雅脱尘或点染人间烟火;壁画檐牙,刚柔相衬凝固往昔时光…..无数个瞬间,传统文化在岁月深处回眸,洞穿风烟,与当代对视。传统是根…
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精神动能——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乡风文明精神建设这个“内在动力”同样不可忽视。为深入调查现阶段乡风文明精神建设情况及深刻把握农民…
树立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