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汶河里,唯文自传承
近日,“时代文化邮递员”实践队正式出发进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余秋雨认为“中华文化有特殊的生命力”,而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就在于其强大的生命力,世代延续,长存常新。那么,中国文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队员们一致认为政府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为了充分了解政府有关部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2022年12月27日,实践队员来到济宁汶上文庙,这个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地方,展开详细调研。
据了解,汶上文庙始建于唐代。公元前501年,孔子初仕中都宰,政绩卓著,四方效仿。其后宋、元、明、清不断修葺、扩建,最终形成了以大成殿为主体的庞大建筑群。
从带领实践队员入园的工作人员口中我们得知,近年来汶上县高度重视汶上文庙的保护利用。1986年3月8日,济宁市政府公布汶上文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宁考察时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汶上政府对文庙进行了大规模维修布展,倾力打造政德教育现场教学点,并面向社会开放。思圣堂始建于宋代,为孔子宰中都的纪念性建筑,创建旨在“求孔子之意而行其政”,得到汶上县历任主政者的重视。
文物古迹是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技术和文化的结晶,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遗存,是珍贵的研究材料。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是对社会共同记忆和利益的保护,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物古迹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遗存,在日益物质化的今天,保护文物显得极其迫切和重要。而正因为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有文化自信的中华民族才能够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30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