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化软实力,从传统底蕴中汲取力量
在刚刚过去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为了响应习总书记号召,汲取中国古代精神智慧、物质智慧,学习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量,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献礼二十大,青春展风华”实践队于12月19日、20日展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线上聆听传统历史故事、求索传统脉络,线下走进青州市博物馆,走入中小学,徜徉于丰富的传统物质文化遗产中。
浸润龙兴文化遗址感悟中国古代匠人灵魂
青州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其前身益都县博物馆始建于1959年,原址系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冯溥的宗祠改建,1989年迁入现址。现馆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其整体为四合院式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群。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5万余件,国家珍贵文物3000余件,最著名的藏品是1996年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的400余尊佛教造像,时间跨越北魏至北宋,长达500年。被称为改写东方艺术史的杰作。其先后多次到国内外著名博物馆举办大型专题展,成为青州走向世界的桥梁,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所到之处,让人叹为观止。这也是实践队队员本次走进博物馆的重点学习内容。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实践队队员们走入了龙兴寺出土文物专属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米高的东魏贴金三尊弥勒造像。弥勒佛常被塑造为大肚开口的慈祥和尚形象,用来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学习包容。经过细致的观察,队员们发现龙兴寺的弥勒造像却与之不同,其造像面相圆润,长眉杏目,嘴角含笑,薄衣贴体,衣纹简化,有的甚至周身不雕刻衣纹,以展露身体曲线的起伏与优美。完美的肉体、精细的雕工,以及鲜艳华美的敷彩贴金,让人目光不舍得离开。实践队队员在讲解员的指导下发现了龙兴寺造像的独特之处,并了解到了这体现出的是龙兴寺民族、文化的大融合的时代背景。工匠运用精湛无比的技艺,将实践队队员们拉回到了几千年之前,仿佛亲眼见证了古代劳动人民勤而不辍的雕刻劳动与精益求精的精神面貌,并被古人为了和平而信仰佛教的淳朴愿望而打动感染,同时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与佛教文化。
献力于家乡文化亲历文化宣传之旅
“献礼二十大,青春展风华”实践队队员在参观完青州博物馆龙兴寺展厅后,决定以自身行动回应传统文化的感召,参加了博物馆讲解团的培训,并在中小学展开对青州市博物馆所承载的家乡文化的宣讲。
在宣讲过程中,“献礼二十大,青春展风华”实践队队员发现中小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孩子们积极踊跃举手发言,参与和实践队队员的互动,在课堂上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讨论。同时,实践队队员也惊喜地发现,相较于从前,中小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对博物馆诸多文物的由来与其背后隐藏的历史底蕴和价值如数家珍。看似小小的改变,实际上这证明了教育事业在历史教育与文化自信上取得了一大突破,在对中国历史文化成果的保护保存上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文化成果需要代代传承,每一代人的付出与努力都必不可少。认识到这一点后,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献礼二十大,青春展风华”实践队在此次实践活动结束后进行了队内会议。队员们发表了此次家乡文化传承实践的感悟与收获。下一步,队员们将更加不负家乡文化传承宣传的众望,以自身行动将文化宣传之旅坚实地走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33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