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荣光万里路,红心奋进二十大
导语:曲阜师范大学寒假社会实践团队红船筑梦实践队积极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于2022年12月14日,探访东营市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和弘扬红色文化,继承二十大精神。12月14日,红船筑梦实践队前往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进行参观和学习活动,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推开沉重的木门,一种扑面而来的历史感萦绕身旁。仔细体会,那是曾经那段轰轰烈烈的红色岁月留下的气息,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转眼间,已是建团一百周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过了一百年的岁月沧桑,留下了多少值得歌颂的史诗故事。迎面而来的是几个令人肃然起敬的雕塑,几位中共党员坚定的目光穿过岁月,注视着前来参观的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开始参观中共刘集支部遗址。纪念馆将遗址保护地很完整,队员们的目光被那些充满着岁月感的细节吸引着。院子里面的磨盘,斑迹驳驳;土做的炕床,还放着蓝花布的枕头和棉被;土堆的灶台,也在诉说着那段艰苦岁月;低矮的门户,堆做的柴草垛,微掩的木门。看到这些,那段充满硝烟的时光,如电影般在队员眼前闪过。一幕幕红色历史,都被党员们坚定的意志力支撑着,越过寒冬,越过酷暑,只为革命的胜利,只为人民的幸福。想到这里,队员们的心情变得沉重,心中无限敬佩油然而生。
图为中共刘集支部旧址中青网通讯员 徐惠泽 摄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队员们来到地道口遗址前。地道是由一口枯井引申而来,是中共刘集支部第一任书记刘良才同志的妻子姜玉兰和她的儿女在夜间秘密抡制而成。当年许多革命同志曾在地道里刻钢板印刷文件,秘密开展党的活动。看着墙上的地道全图,队员们感叹修建地道的困难和不易,也被老共产党员的机智所折服。在那段硝烟四起的岁月,在那段困难重重的岁月,红色精神就像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不断奔涌着,每一位革命先辈都呕心沥血,每一名中共党员都全力以赴。如今新时代提供了和平安定的环境,高科技智能化日新月异,历史长河推着中华儿女不断向前,可是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数中国人心中都有那一抹红,是生生不息的红色精神支撑我们的党走过漫长岁月。
图为中共刘集支部旧址内景 中青网通讯员 徐惠泽 摄
传承红色文化,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绝对不能只是说说,真正去落实才是硬道理。缅怀那些艰苦的岁月,不是让我们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也不是让我们在历史的苦难中停滞不前。重走红色革命历史,是为了让我们书写新的未来。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是国家的后备军,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正应该是我们必须培养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大家张载曾立下这样的决心,那么青年人,完全可以树立远大目标,不断要求自己。等到走入社会的那一天,真正挑起大梁,做新时代领头羊。
图为实践队员在认识地道 中青网通讯员 徐惠泽 摄
作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国青年,要认识到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青年的奋斗密不可分,一方面,青年的奋斗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力量;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也将为青年提供更广阔、更光明的奋斗舞台。青年个人的发展前景,与国家的发展前景不是相互独立的两码事,而是互为表里的同一件事。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勇毅前行,既是为民族前途、国家未来踔厉奋发,也将成就一段段无与伦比的精彩人生。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团体,伟大理想指引,听党话,跟党走。红色精神在心间,国家富强在脚下,多少青年人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用自己炙热的中国心,谱写了团结勇敢的红色之歌。习近平总书记期望青年人“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青年人定将不负期望,勇立潮头。
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责任是使命,也是荣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青年生逢其时、舞台广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责任在肩、前景光明;成就干秋伟业,青年必将用奋斗谱写出更加不凡的篇章。我们深知,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要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通讯员 徐惠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35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