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播党音聚民心,蹈厉奋发谱新篇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宗茹茵

中国青年网日照12月11日电(通讯员 宗茹茵)党的二十大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明确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的传播效果,从实践中领悟党的二十大思想伟力,12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知行合一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陶家村、富荣村,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情况展开实地调研。

图为实践队员在询问陶家村基层党组织干部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了解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侯盈宇 供图

实践队员们首先抵达东港区陶家村村委会。从丁书记口中,队员们了解到,在党的带领下,陶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在守住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基础之上,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制造产业,走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随后,队员们和丁书记交流了陶家村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方式。丁书记介绍到,党的二十大召开以后,陶家村村委会高度重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政治任务,不仅牵头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而且肯在宣传上下功夫,统筹了不同宣传方式,如积极组织宣讲活动,设计更换有关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传栏,以及运用微信群等载体持续发布有关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专题报道。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的战斗堡垒,也是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效的重要一环。通过和丁书记的交谈,队员们深刻感悟到了基层党组织对于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的重视。

在陶家村街头,丁书记所说的宣传成果被一一展现。村中随处可见宣传栏和标语,彰显着村民自治的特色,深化着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基层群众自治法治德治的新路径。民调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村民们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途径有所不同。占村民人口大多数的老年人,主要通过宣传栏和宣讲活动认识和了解党的二十大,学习方式较为朴素单一,学习的内容也不深刻;而青壮年则更习惯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因此,对于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领悟程度就更为深刻。在访谈时,对于村民不了解的信息,队员们用朴实的话语给予拓展与补充,进而强化村民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记忆与理解。

在沿街铺的走访调查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宣传栏虽随处可见,可是内容却涵盖不完全;老年人的文化水平较中青年低,需要用接地气的语言解释才能理解内涵;部分青年人和中年人反映没有时间进行系统性学习。因此,队员们总结,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不仅要做好带头学习作用,而且还要结合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出来,才能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宣传服务。

最后,实践队员们到达富荣村开展下一轮实地调查。据了解,富荣村通过基层干部牵头学习、宣讲团深入宣讲、骨干标兵生动贯彻、线上平台广泛宣传等举措,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工作,在全村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落实。

图为实践队员扫码了解“三务公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静萱 供图

接受调查的大部分村民都表示,看到了在党的引领下乡村基层的发展和变化,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熏陶之下,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改变,凝聚力大大增强。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中国共产党仍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启迪着民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追随中国共产党的脚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夯实基层的建设与发展。

经过这一堂实践活动课,实践成员们看到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基层乡村结合所迸发出来的巨大能量,认识到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离不开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引领作用,也深刻领悟到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魅力,理解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子的教育使命。同时实践成员们学思践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把认识掌握到的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将党音传播到基层,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大众砥砺奋进,激励大众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把伟大梦想变为美好的现实图景。

图为实践队实践结束后在校徽石进行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侯盈宇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37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扬教育家精神,挖掘优秀教师的育人智慧,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 赖思宇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良师执烛 苗乡添辉——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探源教学之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教育家精神,近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赖思宇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学,对模范教师黄娇娇进行了深度寻访。…… 赖思宇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古今碰撞绽华彩,上河灯影耀邕城 ——广西师范大学“华灯古韵”团队调研纪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华”灯古韵团队在2025年1月9日至1月12日期间深入广西南宁,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花灯调研工作。此次调研旨在探寻花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团队走访参观了多地,其中百益…… 赖思宇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最新发布

传统文化在社区滋养下的新发展模式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重要指示。如何不断夯实民生福祉的基石,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成为我党未来工作的一大重要方…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助推基层发展
中国青年网日照12月10日电(通讯员张相科)党的二十大是在新时代召开的一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大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也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为深入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的宣…
突破3000万油气当量
12月26日8时,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继2020年12月14日建成“300亿大气区”后又迎来重要而荣光的历史时刻:2022年油气当量年产量突破3000万吨。这一数字,意味着西南油气田向建成国家天然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迈出了关…
知行合一传颂党的二十大精神,让理论之花结出实践硕果
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乡村基层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宝贵资源。为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乡村的普及运用情况,持续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在基层落地生根,助力基层群众把学习宣传贯彻党…
弘扬非遗文化,延续匠心精神
响应国家保护非遗文化的号召,体验非遗传承文化的魅力。为了深入了解高密扑灰年画,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萤火微光实践队”的一员于12月23号来到了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在当地手工艺人的讲解下,切实了解到高…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建设和谐幸福社区
让爱住进“桃花源”实践队伍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下,深入研究了大福地社区对传统文化方面的建设,大福地社区是扎根在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区,因此,社区十分注重对社区居民传统文化方面的熏陶与教导,特别成…
打卡博物馆,一日游千年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了深入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萤火微光实践队”的一员于12月22号来到了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博物馆,通过走访…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就业市场存在着总量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并存的矛盾,这种状况的出现与大学生的就业观、择业观有着较大的关联。为了充分了解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想法,并根据这些想法提出合理的建…
风筝牵世界,文化铸乾坤
中国潍坊自古以来就有春季放风筝的风俗,1984年当地政府发扬这一优秀民间文化传统,倡导举行国际风筝会,从此,潍坊成为了世界风筝文化交流的中心,当之无愧地成了世界风筝之都。为了深入了解风筝节中蕴含的…
领悟“数藏”魅力,发展国潮产业
当今世界是一个具有多样性文化的世界,文化多样性,主要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可见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中华民族具有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