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计算机学院 作者:登高

传承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深入了解并传承中国非遗文化,2023年1月3日,“青春正风华,文化永传承”实践队队员来到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遗址公园进行实地实践。

亭林遗址公园由亭林公园、亭林书院和顾公广场三处集历史文化、生态休闲、名人文化于一体的景点构成,是沪上西南一处文化休闲揽胜的佳境。亭林遗址公园的葫芦池曾出土大量良渚文化时期陶、石、玉、骨器等,有的陶器为国内同类遗址罕见,玉器中有九节玉琮,为上海地区出土的节数最多的玉琮,为上海市文物保护点。队员到达遗址公园后,先是去往名人廊和史迹馆。在名人廊我们可以与名人对话,聆听顾野王、杨维桢等古今名人趣事,传承人文精神。在史迹馆内可以通过文物、书籍、影像资料追寻亭林的千年时光。

随后,队员又来到了良渚遗址展览区。良渚文化,古韵悠长。亭林是上海良渚文化的发祥地,曾于1972年、1973年、1975年在亭林遗址公园进行三次挖掘,面积达198平方米,出土了商、周、秦、汉、晋、唐、明、清时代的贯耳壶、鼎足形凹底罐、青瓷残器等大量的文物(现存于上海博物馆),后又发现多朝代的古墓群、完整的尸骨和陪葬品。为了让大家更了解良渚文化,亭林遗址公园一直免费对外开放,也将良渚文化相关文物公之于众。并在公园设立了许多休息娱乐的设施,为的就是让人们在愉悦中去感受中国非遗文化——良渚文化的魅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始终与灿烂的中国文明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主动的去了解、保护、传承中国的非遗文化,感受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让非遗文化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步而进步。

撰稿:宋雪燕

“青春正风华,文化永传承”实践队

指导老师:杨丹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43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小纵队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总结

缅怀革命先烈,强化爱国意识。红色小纵队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走进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和普通群众当中,探寻红色文化”为活动主题,在队长油宏科,以及成员张海洋,……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

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团”的实践活动,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机电工程学院红色小纵队于2023年8月1日在山东省开展……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红色小纵队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

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团”的实践活动,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机电工程学院红色小纵队于2023年8月1日在山东省开展……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红色小纵队:走进普通群众当中,探寻红色文化

图一:在当地朋友的带领下参观小学。小队队长油宏科摄图二:乡村美景。小队队长油宏科摄为进一步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红色小纵队:走进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探寻红色文化

队员张海洋在参观青岛市革命烈士群雕碑记。小队队长油宏科摄队长油宏科为在场人士讲解“山河魂”革命烈士群雕。小队队员张海洋摄为广泛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最新发布

翎羽作丹青,岁久色不消
羽毛画是中国独创的传统工艺,采用优质养殖家禽羽毛为原材料,借助传统的国画构图法及雕塑、木刻、装饰工艺等的表现手段而制作的一种图画,其内容包括山水、人物、花卉、禽鸟、走兽、虫鱼等形象。羽毛画别具…
学习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为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凝聚奋斗力量。曲阜师范大学“红色信使寻访团”社会实践团队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二十大,凝聚青年心。“红色信使寻访团”在曲阜师范…
学习柳琴戏,传承非遗文化
学习柳琴戏,传承非遗文化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柳琴戏作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作为优秀地方戏曲代表之一的柳琴戏,其承载着社会发展的烙印,因此,在2023年1…
农村普法,势在必行 ——“入乡问法”社会实践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法治建设,着眼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法治建设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
写意画中来,技艺百年传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为增强文化自信,宣传民俗文化。由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8名同学组成的“丹青曲韵赓文脉,循声觅俗续灯火”社会实践队…
巧手揉花馍,古味溢四方
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响应二十大号召,曲阜师范大…
研墨黑陶间,回首是怀真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为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道路上,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的“丹青曲韵赓文脉,循声觅俗续灯火”社会实践队植根于党的二十…
正是乡村振兴时,我作春风唤寒冬
曲阜师范大学乡村振兴青研团第二次线上会议顺利召开。会上,队长对近日的投稿情况进行了总结,同时强调了宣传稿件投稿的要求,对稿件的格式、字数等进行了规范,并对更进一步的投稿任务进行了安排与调整。这…
研墨染黑陶,回首是怀真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为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道路上,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的“丹青曲韵赓文脉,循声觅俗续灯火”社会实践队植根于党的二十…
准确把握全团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目标要求,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青少年中入耳入脑入心
【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大学生团员,要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为主,比较深入地理解大会精神和战略安排,对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重要概念和教育、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