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学习当下国内外治理途径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笃法先锋”实践队纪实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 作者:“笃法先锋”实践

2022年12月31日,“笃法先锋”实践队的成员们进行线上资料查阅,根据大量国内外文献,选取目前可以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

国内减碳现状及“双碳”目标实现途径

针对国内碳排放总量大、强度高,“双碳”目标实现周期短、难度大,而现有减排技术供给不足,难以支撑国内实现该目标,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突破几项关键技术。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急迫性、温度距平的上限要求、国内碳排放的现状,在达峰期、平台期、下降期与中和期所面临的减碳压力,阐述了国内对碳排放控制的持续努力。提出电力、工业、建筑和交通是减碳的4个重点领域,找到了这些领域中实现“双碳”目标的四大途径,即监控重点耗能企业、深入推进碳交易市场建设、加速调整能源结构、增加生态碳汇;并提出了5项需要重点突破的技术,即零碳电力技术、零碳非电能源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化进程、节能节材技术与资源产品循环利用技术、增汇技术和负排放技术、推动耦合集成与优化技术。

国外关于实现净零排放和脱碳手段的研究

代表性减排技术

( 1) 自然气候方案。 该方案使用自然光合作用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 并将其储存在地上、地下和海洋的生物圈中。 例如重新造林和增强土壤固碳能力。 这类方案需要尽快实施才能产生足够的效果, 但因为可用土地有限、政治存在不确定性等现实因素, 执行起来依然举步维艰,存在较高的倒退风险。

(2)工程技术方案。

这一方案是人工捕获并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当前最先进的是直接空气捕获技术,它可以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并将其储存在地质构造中。 该方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直接空气碳捕获和储存技术目前并不成熟, 可能要到2030 年以后才能大规模应用;另一个问题是这个技术本身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据估算, 到2050 年,如果直接空气碳捕获和储存技术能在该年清除45 亿吨二氧化碳的话,它需要消耗全球同期10% 的电力。

(3)混合方案。

该方案综合自然和工程方法,使用光合作用等自然手段来捕获二氧化碳, 并将其储存在地质构造中。生物质能结合碳捕获与封存就是其中的代表方案, 该方案可有效清除二氧化碳, 但非常依赖生物质能的持续供给和土地的有效利用。三种方案的有效结合可以在 2050 年累计清除1650 亿吨二氧化碳,每年清除二氧化碳量可达120 亿吨,远超目前每年30—50 亿吨的清除需求,对完成深度脱碳任务将是巨大的补充。

总的来说,目前这些途径还并未真正走进每个公民的生活中,想要真正实现双碳目标,应主动让每一位公民重视双碳目标,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45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解读恋爱信号 打造健康恋曲”阳光心理大讲堂活

为引导学生树立“平等、尊重、包容”的恋爱价值观,助力学生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4月23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607开展了“解读恋爱信号,打造健康恋曲”阳光心理大讲堂活动。……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传媒技术学院参加聊城大学2025年广播体操比赛

为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质水平,彰显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4月19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南田径场举办了2025年广播体操比赛,传媒技术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此次…… 荆煜轩 王雯萱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西部计划线上培训活动

为增进学生对西部计划政策的了解,提升西部计划笔面试通过率,4月7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于线上开展西部计划培训活动。此次活动由传媒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张戈瑜主持,邀请到优秀志愿者……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西部计划宣讲活动

为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的热情,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3月23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10开展了西部计划宣讲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传媒技术学院202……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青春筑爱 颐养同行”志愿服务活动

为弘扬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月22日,传媒技术学院于颐乐家园养老院开展了“青春筑爱,颐养同行”志愿服务活动。传媒技术学院第七届青…… 荆煜轩 刘玺诺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传媒】积极参与“‘就选山东’起航齐鲁”聊城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就业双

为搭建校企交流平台,强化产教协同育人机制,贯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通道,3月20日,聊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于东校区原世纪大道承办“‘就选山东’起航齐鲁”聊城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就业双……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传媒】开展研究生复试礼仪和面试技巧培训活动

为缓解考生复试压力,增强应试准备充分性,辅助考生深入理解复试规则与流程,3月7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01开展了研究生复试礼仪和面试技巧培训活动。传媒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张戈瑜及2021级…… 荆煜轩 魏振飞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传媒】“传动平安”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守护校园 反诈同行”宣讲活动

为切实提升学生的反诈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诈骗案件的发生,2月20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传动平安”一站式学生社区于传动平安社区(学苑一140)举办了“守护校园,反诈同行”宣讲…… 荆煜轩 刘玺诺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媒技术学院承办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为促进大学生在直播电商领域创业与就业,4月24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A401承办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解读恋爱信号 打造健康恋曲”阳光心理大讲堂活

为引导学生树立“平等、尊重、包容”的恋爱价值观,助力学生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4月23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

沧州交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主题宣讲

沧州交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主题宣讲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让黄骅市中小学生更好…

“红色侦探团:揭秘遵义会议的历史密码” 青少年趣味宣讲活动

2025年2月26日,一场独具创意的“红色侦探团:揭秘遵义会议的历史密码”青少年趣味宣讲活动在湖南农业大学第十教学楼成功举办…

“遵义精神快闪:让红色旋律在校园和社区飞扬”创意宣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遵义精神,2025年2月23日,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筑梦星火青年志愿服务团在…

最新发布

汇聚绿色低碳的全民力量
2022年12月31日,曲阜师范大学开展了以“双碳”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旨在调查社会人群中对双碳的了解和认识。在山东省德州市进行了调查问卷的分发和实地走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
推动绿色发展 实现“双碳”目标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将生态治理作为重大战略的目标,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于2022年12月31日在全国部分地区的城镇、农村地区开展了关于双碳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
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习近平总…
以青年风采 展大国担当 ——“笃法先锋”实践队纪实
2022年12月31日,“笃法先锋”实践队的成员们首先走访青岛市部分地区,调查当地居民对双碳目标的了解,形成调查问卷与实践分析,为后期实践报告的撰写提供现实依据。队员们主动从中发现问题,将现在居民普遍面…
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 ——“笃法先锋”实践队纪实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个重大战略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
依托法治之风,加强“双碳”建设 ——“笃法先锋”实践队纪实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将坚定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强力信号。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
聚焦双碳目标,共进生态文明 ——“笃法先锋“实践队纪实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将生态治理作为重大战略的目标,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笃法先锋“实践团队于2022年12月29日在全国各地的城镇、农村地区开展了关于双碳的社会实践…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传统文化是中华人民人文精神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为响应党的号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曲阜师范大学文化邮递员社会实践队队员蔡铭轩…
观九曲黄河 咏盛世华章
在调研中,虽然受访者们对黄河文化的时代意义和价值,黄河文化内涵,黄河文化传承体系、传承机制都给予了关注,但总的看来,关于黄河文化教育和传承体系仍有很多问题。如何挖掘黄河文化内涵,让人们在系统教…
黄河文明闪耀华夏 爱国精神传遍大地
中国青年网东营12月26日电(通讯员燕菁雯)文化宣传需要实际的生态文化遗产作为支撑,在我看来,黄河文化是提升民族自信的重要文化根源,文化遗产的开发能够深化人们对于文化价值的认识。在黄河文化馆的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