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加金融,开出“共富花
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推动社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就业方式更加灵活多元,日益成为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力量。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金融是经济的命脉,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触手”是银行,金融的活水依靠银行为乡村注入。为了深入了解银行金融政策,以及政策对于农民的影响,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数农”生巧实践团于2022年12月18日开始在山东省各地走入银行,走进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全面准备增强实践水平
知易行难。为了能更加全面的展开社会实践,“数农”生巧实践团的队员们做了充足的前期准备。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然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有效解决传统金融存在的“三农”融资问题,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契机。对此,“数农”生巧实践团的队员们围绕主题制定了调查问卷,调查数字普惠金融的普及程度以及现存问题,讨论出实践方向。首先了解各银行助力乡村振兴重要途径,进入微小企业了解数字金融的优惠政策,三下乡了解农村农户的金融需求。根据相关资料制定了采访问题。
旗开得胜开始大胆实践
根据前期制定的实践方向,队员们发放制定好的调查问卷,通过网上问卷的形式,了解和宣传普惠金融在大众的普及度。队员们在山东省内不同地区展开多方面采访和调研。队员们来到德州农商银行,临邑农商银行等银行了解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优惠政策。
德州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热情的邀请队员体验业务办理,队员了解到为普惠数字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德州农商银行设立专门的业务窗口,支持线上线下业务办理。推动“党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坚守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经营宗旨,扎根“三农”沃土,发挥“党建+”作用,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据队员了解,数字普惠金融仍然具有很大挑战,比如农村信息体系薄弱,信息共享匮乏、涉农金融服务种类不足、征信体系不完善等。
银行工作人员向队员们自豪的介绍,银行在农村开设乡村大讲堂,综合考虑农民外出务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利用晚间时间,组织“红色党员先锋队”进村庄、进社区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外出务工人员大讲堂”等活动,延伸“惠农”服务内涵。组织开展具有特色的宣讲活动及专业知识讲座,授课内容包括“鲁担惠农贷” “慧德e贷”等信贷产品、反假币、防电信诈骗等金融知识、惠农政策、致富信息等金融知识普及到广大农户,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折页1.2万份,受益群众1.56万人,全力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成效。
来到临邑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向队员们举起了德平镇的例子,针对德平镇高标准农田多、粮食产量高,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的实际,针对辖内拥有100亩以上耕地的种粮大户开展信贷产品推介会,有效满足种植户在扩大生产、转型升级中的金融服务需求,为德平镇粮食产业上下游客户提供信贷支持3958万元。这些实践成果,和普惠金融的具体解决方法,“数农”生巧实践团队员们认真记录,为后期实践报告打下优良的基础。
图为实践团队员采访银行负责人 马其琛 摄
完成实践开展总结归纳
通过对各地市的广泛调研,队员们发现各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普及程度均比较广泛,各个银行、金融机构也开展了相关工作、宣传,并取得了积极的结果。在现阶段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政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也是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根据实践,数字普惠金融的道路上仍然充满艰难险阻,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信用体系建设仍不够完善,这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获取有效信息,对农民或农村中小微企业进行信用和风险评估时存在困难。对于这些问题银行根据自身条件,创新授信模式,建立基础信用评估模型,利用预授信机制,提升农户金融服务可得性与便利性。同时银行积极开展征信体制宣传,防诈骗意识宣传,为保障农民利益打下基础。最后实践团队员归纳总结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方法途径,使数字金融更好的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利用数字金融开出“共富”之花。
图为社会实践团成员合照 张馨文 摄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45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