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教育是对教科书教育的补充、解读与延伸,纪念馆的“物”是历史的见证,每一件都有着不平常的经历。纪念馆是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踏进纪念馆,几十年前的历史故事便徐徐展开。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为深入了解遵义会议,重温长征史,感受红色文化的磅礴力量,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社会实践队Redcul-追思溯源队的成员于2022年12月29日云游览遵义会议纪念馆。本次活动通过云游览遵义会议纪念馆来学习和发扬以求索精神为实质,以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为主要内涵的遵义会议精神。
遵义会议纪念馆,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总占地面积40000多平方米,为纪念遵义会议而建。遵义会议纪念馆馆藏文物丰富,革命历史价值重大,该纪念馆是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实践队伍游览了遵义会议纪念馆,宅院房屋错落有致,物品物件井井有条,一间间房屋,一座座雕像,一件件物品都仔细观看,细细思考,从中对遵义会议有了更深入详细的了解。
遵义会议纪念馆总体分为两部分,一个是遵义会议会址,另一部分是遵义会议陈列馆。
团队首先游览了遵义会议会址。从遵义会议会址的大门进入,右侧有一颗高十余米的大槐树和一座镶红青砖的二层小楼,灰白相间、中西合璧,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楼上原为房主的小客厅,遵义会议在此召开。小楼一层包括一局作战室、机要科驻地、总司令厨房和参会人员住处。一局作战室是中国工农红军司令部办公室,屋中陈列着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几个茶杯,尤为醒目的是墙上的战略地图,上面做满了标记,挂满了红色和蓝色小旗,虽然地图已经破旧得字迹不清,但依然能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军事谋划的大智慧,他们步步为营,敌来将挡,每一步都精打细算,才赢得最终的长征胜利。随后,团队参观了部分参谋人员彭德怀、杨尚坤等人的卧室,他们的房间很小,很简陋。一件小屋子里有两张小床,床很窄,床板很薄,甚至有的床使用板凳架起来的,还有一张桌子,一个茶杯,一个板凳,再无其他家具。由此便能看出当时环境是多么艰苦。随后,团队成员来到二楼,二楼有遵义会议的会议室、周恩来和刘伯承等人的会议室。首先游览了会议室。会议室陈设简单,一张长方形木桌,周围摆满了椅子。当年,20名参加者,在这间仅二三十平方米、用油灯照明的小屋里,作出了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的伟大抉择。而今,团队成员伫立在此,也感受到了八十多年前的那段历史的厚重,更体会到了共产党人不变的担当与使命。
图为遵义会议会址
图为遵义会议纪念馆刘少奇李卓然住室
紧接着,团队游览了遵义会议纪念陈列馆。参观从一排黄铜塑像开始,那是遵义会议的二十位参会者,他们神态坚定,士气高昂,眼神里包含着对共产主义和中国革命必将成功的坚定信念。展览以长征为主线,展览内容包括 “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转战贵州,出奇制胜”“勇往直前,走向胜利”“遵义会议,光辉永存”五个部分突出遵义会议的主题及红军长征转战贵州的史迹。利用现有资料和技术,采用油画、雕塑、展板、影像等多种形式,运用三维等身成像、多媒体半景画、电子触摸书籍等先进展陈技术手段进行展示展览。陈列馆里陈列了许多革命文物,包括会议文物、生活用品、大刀长枪、文献资料等等。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有沾满泥土的草鞋、破旧的衣服、渡江用的竹筏和绳子、水壶、煤油灯、算盘,还有毛泽东的亲笔字迹《七律·长征》和“遵义会议会址”等等。每件文物似乎都在诉说着那段历史,一个个历史故事都由它们娓娓道来。
图为遵义会议陈列馆黄铜塑像
传承红色文化,赓续革命精神。此次参观,团队成员内心感慨,深感中国革命胜利与如今安宁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深深体会到了革命先烈的实事求是的智慧和敢于自我革命的崇高精神。团队成员立志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继承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改正错误,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锐气,努力奋斗刻苦学习,用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48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