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院学子寻非遗走济南老巷,寻手工非遗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作者:张兆媛

曲院学子寻非遗:走济南老巷,寻手工非遗

为了探究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做的情况,并为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打开新思路。团队成员在经过一系列线上讨论之后,2022年12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古韵遗艺调研团济南小分队的张兆媛、杨洪雷,在疫情防控措施允许的情况下,前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来到南留张手工银器第六代传承人——张振普的家中做采访,以此探寻手工银器的制作工艺。

走进老巷,访非遗传人

实践队员们穿过繁华熙攘的街道,来到老巷子里,这里面的亭台楼阁都别有一番韵味,队员们在巷子深处找了挂着“南留张”三个字的牌子。南留张银器的历史悠久,已有百年历史。张振普师傅从小受家里熏陶,对银器制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下定决心要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据了解,“南留张”以前并不叫南留张,而是叫“张南留 ”,后来传着传着,为了名字顺口,就改成了“南留张”。这间南留张手工银器制作工坊于1998年成立,能延续至今,还获得了多项荣誉,张师傅很是欣慰。

在经过张振普师傅的允许后,两名实践队员走进了张师傅的工作间进行观看。房间虽然不大,满是木桩和工作台,散发着古朴的味道。这样一间小屋出现在这个“快餐式”的时代,却别有一番韵味。

图为古韵遗艺调研团成员张兆媛正在采访南留张银器传承人张振普。 杨洪雷 摄

实地考察,品银器之美

手工银器以白银为创作载体,采用传统银器手工工艺创作,工序繁杂,有独特的文化底蕴。说到银器制作,张师傅他举起一把银壶,侃侃而谈:“这一把银器看似小巧,其实制作还要好些天呐!”经张师傅介绍,制作这一把银壶,要经过化银、锻打、下料、粗加工等等一系列流程,算下来至少也要花费半个月的时间。一般饰品店卖的银器往往是批量生产,做工虽快却不精细,都是流水线工程。手作银器程序虽然冗杂繁琐,但张振普却乐在其中,他认为这就是手工制作的不同和价值所在。

图为南留张银器传承人张振普和他的手作银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兆媛 摄

发放问卷,传播非遗文化

在实践期间,实践队员们向当地居民发放了非遗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了解大家对于非遗的了解程度以及对非遗传承和创新的看法,同时也希望能够提高人们对于非遗的重视程度。

关于这个问题,张师傅也有他独特的见解。张师傅认为传承就是要让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东西能顺应时代发展,薪火永不灭,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所谓传承并不是一味的模仿前人留下来的东西,而是要学会创新,在传承中创新。而一样东西,一门手艺能否传承下来,影响因素也是很多的。张师傅从一个非遗传承人的角度谈到,影响非遗传承和创新的因素有很多,其首要因素就是时代因素,也就是环境因素,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想要做出精美的银器也是比较困难的。

图为张师傅制作银器的工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洪雷 供图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手工制作的魅力,受益匪浅。在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队员们也意识到了非遗在传承和保护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底蕴的重要见证,是我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文化多样性方面有着重要贡献。现在社会鼓励青年一代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提高年轻人们的文化教养和综合素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50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神宣讲活动。遵义会议在党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十世纪……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义精神延续至今,成为了人们坚定理想、勇于担当的强大精神动……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七、八次宣讲活动圆满成功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3月31日讯(通讯员汪祥)在历史的长河中,遵义精神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不朽的光芒,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高尚品质……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发扬遵义会议精神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3月11日电(通讯员汪祥)2025年3月6日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在开学后,回顾过去的六次工作,并且预祝后续工作顺利10月15日,星火遵忆宣讲团正式成立,随即开始展开一系列的宣讲…… 汪祥 刘锦睿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工大学子返乡,“我把工大带回家乡”宣讲引热潮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2月10日电(通讯员刘锦睿)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生响应安徽工业大学”我把工大带回家“活动号召,赴安徽省濉溪中学对母校学生宣讲工大风气。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 刘锦睿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桑榆”新圈绘暖景,青春相伴递温情

2025年4月25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德孝养老院举办了主题…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最新发布

2.探寻儒家修身之道,沉淀自身实践能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儒家修身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主流,不仅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谦谦儒雅的中国君子,对培育新时代中国青年也极具价值。当今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深入…
走进非遗传承人
走进非遗传承人为了探究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做的情况,并为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打开新思路,2022年12月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古韵遗艺调研团济南小分队的成员张兆媛、杨洪雷,前往了山东省济南市历…
1.传承国学精华,陶冶精神情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儒家修身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主流,不仅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谦谦儒雅的中国君子,对培育新时代中国青年也极具价值。仁者爱人的道德修养、明礼克己的…
宣孔子文化,助文化碰撞
为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号召,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孔子文化的认识,推进孔…
宣孔子文化,颂千古精神
实践队队员们搜集了有关孔子与论语的学习资料,并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对孔子与论语进行集中学习。与平时的学习不同,此次学习不仅仅是对孔子文化单纯的学习,而是将活动重心放在孔子与论语的对外传播上,对论…
宣扬孔子文化,体现崭新内涵
为弘扬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之中的文化价值与审美趣味,让文化遗产绽放出新光芒。由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15名学生组成的“承德继圣•译心载道”社会实践队选取山东省日照市为实践调研地点,于2022年12月2…
青春献礼二十大·矢志三农
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将“根植三农、立足三农”精神深入人心。1月1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青春献礼二十大。矢志三农实践服务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以各自家乡为章位开展为期15天的“党吏学…
曲阜师范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走进像章珍藏馆,传承红色文化
为探访红色文化,致敬伟大领袖,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萤火微光”实践队队员于1月3日前往位于威海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毛泽东像章珍藏馆,开展社会实践。据讲解员介绍,清朝末年,中外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许…
传播二十大精神 争做时代好青年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
曲阜师范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寻迹草柳编织,传承非遗文化
为寻迹特色民俗,传承地方文化,1月4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萤火微光实践队”社会实践队员采用线上实践方式,对山东省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登草柳编进行了深入了解与学习。笸箩、柳条箱、饭篮、菜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