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茶道文化 ,铸造民族精神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郑安炎

中国青年网铜仁12月19日电(中国通讯员 郑安炎)中国优秀茶道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为进一步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茶道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高人们对中国茶道文化的重视程度,增强民族自信力,12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古韵“寻”茶实践队在贵州省铜仁市开展了实地调研,参观了本地的茶店,并对茶店的老板和路人进行线下采访。实践团成员感悟中华茶道文化魅力,传承中华茶道文化经典,探寻中华茶道文化真谛。

线上问卷调查,初步了解情况

在正式开始社会实践之前,实践团自主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并在线上展开了调查。问卷调查涉及到社会各个年龄阶段的主体,包含不同层次的人群,以最大化地增强问卷调查的可信度与合理性。其中中老年人群对中华茶道文化的了解比较深刻,能够深刻的知道一些关于茶道文化的由来,以及对中华茶道文化的发展,而青少年对中华茶道文化的了解较少,对中华茶道的发展更是知之甚少,由此可见,应重视对中华优秀茶道文化的弘扬,应从行动上加强对青年的茶道文化宣传教育。因此,实践团成员陆续前往各自家乡开始社会实践的调研。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本地茶店。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安炎 摄

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各地文化

12月15日,实践团成员陆续回到自己的家乡中,开始展开实地调研。在正式调研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首先在网上查询了自家茶道文化的底蕴,了解当地具有特色的中华优秀茶道文化,提前制定好了调研各自家乡文化的计划。12月17日,实践团成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实践队成员乘坐公交抵达铜仁市图书馆,参观了铜仁市图书馆,并在馆内查找了相关文献与资料,更进一步的了解了中华优秀茶道文化。12月18日,实践团成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前往了本地的茶店,在店内听卖家讲解与普及中华优秀茶道文化的由来,让实践团成员更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茶道文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日下午,又对路人进行了线下采访,更近一步了解群众对中华茶道文化的了解程度。

在如今新时代的背景下,为了实现中华茶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首先,实践团成员涂鸦关于中华茶道传统文化的图画在井盖上,以此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到中华茶道传统文化。接着,实践团成员还给政府社会等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关于中华优秀茶道文化保护及发展的制度政策,并且,实践团成员利用互联网等网络新媒体平台例如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加强推广宣传中华优秀茶道文化,以此使得群众能够得到充分的了解与认识。此外,实践团成员也在中小学开展与中华优秀茶道文化相关的课程或讲座活动,以此使得中小学生们能够对中华优秀茶道文化有所了解以及对此产生兴趣。古韵“寻”茶实践队成员们通过这次实践调研了解到了中华优秀茶道文化的魅力以及对其传承保护弘扬发展的重要性。实践团成员相信在社会、政府、学校、个人等多方面的努力下,能够将中华优秀茶道文化做到很好的传承发展;同时,实践团成员们还会想更多的方式为中华茶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以此使得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华优秀茶道文化传承依旧生生不息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采访路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颜慧馨 摄

承千年精华,传万世文明

中华优秀茶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一笔伟大而又宝贵的精神食粮,是一笔使得国家兴盛发展的智慧结晶。实践队成员表示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明确了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学习了如何弘扬中华优秀茶道文化;锻炼了实践以及社交沟通能力;贡献了弘扬茶道文化的青春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传承茶道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曲园学子在行动!

图为古韵“寻”茶实践队合照 中国青年网 刘锦阳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58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学以致用!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传承添新翼

在非遗保护意识不断高涨,传统文化亟待传承与创新的当下,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开展了一场旨在推动桂平杖头木偶戏活态传承的实地调研活动……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致力于为其传承创新贡献力量。桂平杖头木偶…… 王雨欣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为其传承发…… 王雨欣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最新发布

探寻非遗足迹,共品茶香茶韵
中国青年网烟台12月26日电(通讯员潘慧)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制…
品茗茶清香, 弘扬千年茶文化
中国青年网日照12月28日电(通讯员李聪娴)中国的茶道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各国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根植于中国人民的丰富社会实践,在唐代全面形成,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和时…
电信院感恩学子林维护活动
电信院青志协组织学子感恩林维护活动秋末冬初,又是一年劳动好时节。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电信院青志协于11月10日举行新学期的第一次“感恩学子林”维护活动。本次活动联合21级自动化四班一起展开,活动开…
以青年之心,品古韵茶香
中国青年网烟台12月29日电(通讯员颜慧馨)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茶文化,传播茶文化,对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各方素养有着重要意义。12月,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古韵“寻”茶队在烟台等…
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为了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寒假社会实践队进行了资料收集工作,通过资料收集,实践队成员了解了党的二十大主题及其重要性。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大中城市相比…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1
为了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寒假社会实践队进行了资料收集工作,通过资料收集,实践队成员了解了党的二十大主题及其重要性。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
茶寻古韵,传茶文化
中国青年网滨州12月27日电(通讯员赵凯旋)“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茶文化是中国最为传统的一类文化,其根髓也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发展的一类内容。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古韵“寻”茶实践队…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为了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寒假社会实践队进行了资料收集工作,通过资料收集,实践队成员了解了党的二十大主题及其重要性。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乡村治理事关党在…
古韵“寻”茶 ,访千年文化
中国青年网泰安12月28日电(通讯员杨文清)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其中蕴含的众多优秀思想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与技能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为调查了解大学生对茶文化的熟…
以茶为引,事茶养礼
中国青年网廊坊12月26日电(通讯员:杨佳琦)中国是茶之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经过中国人民千年来不断丰富的社会实践,茶文化融合于人民的日常生活,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