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见革命火种,明胜利之光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作者:长离

为了更好地学习与弘扬革命精神,坚持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1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爱无止尽,星火相传”社会实践队开展“参观红色展馆,重温红色记忆”活动。在此次实践中,实践队队员参观了平凉市博物馆的革命历史陈列展馆,从中认真学习革命先烈精神,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遗志,始终牢记党的宗旨。通过了解平凉地区的红色革命史,队员不断感悟先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并接受红色教育洗礼。

平凉市素被称为“陇上旱码头”,其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位于甘肃省东部,也是甘肃东部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承接中东部省区产业转移与开放开发的“东大门”。经过参观前对于平凉市地区的红色革命历史的一些初步了解,实践队员将从这片中国共产党在甘肃开展革命活动比较早且比较活跃的地区出发,探索红色革命的历史渊源。

一、革命火种

队员进入馆内,首先看到的便是“泾河激浪”四个大字,字的下方是平凉人民万众齐心的历史雕塑,通过了解,革命的火种在1840年起的长夜漫漫中被深深埋下,星星之火不断孕育在黑暗之中,在这片甘肃红色资源极为丰厚的地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继续向里走,队员被一面墙所吸引,墙上写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墙上记录的正是新思想的传播,实践队员从讲解人员那里得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留学北平的平凉青年和知识分子开始不断觉醒,纷纷将革命消息带回家乡,这面墙上也有记录下这些先驱者的名字。直到1927年4月,中共平凉特别支部和共青团平凉特别支部正式成立,从这时起,革命火种算是燃烧起来,为中华民族的革命事业燃烧出曙光。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浏览“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文化墙。 通讯员 赵婷婷 供图

二、长征岁月

真正的革命火焰从漫长的长征岁月开始有燎原的气势,1935年8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陕甘支队),红二、四方面军,先后途经平凉,在平凉大地上英勇奋战、安全转移,最后胜利会师,在长征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仰望着墙上平凡却伟大的“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实践队员设身处地地体味在战火纷飞的那个年代,在墙上还写着“三项禁令,四项注意”的年代里,这份“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伟大壮举带给人民的自豪。同时,队员不由回想到1936年10月那样危机的情况下,红军三大主力在静(宁)、会(宁)地区胜利会师之时又是怎样的喜悦。

三、抗日救亡

再往里走,墙上的时间线被调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被揭开,队员们看到墙上记载着的是平凉儿女的英勇无畏,一张张照片和报纸记录的都是为地处西北内陆的平凉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写下的光彩夺目的一页。

图为红军长征路线图、红军军装和《毛泽东选集》。通讯员 赵婷婷 供图

通过讲解员的讲述,队员们还了解到在抗日战争期间,平凉作为抗战后方,为维持社会稳定,维护生产、生活秩序,平凉人民积极开展防空防毒斗争,无数平凉儿女参军参战。同时,平凉作为重要的交通要道,积极开展接收难民、支援前线等后勤保障工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听到这样辉煌的革命历史,队员们不由对平凉的红色精神默默感叹与感动,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地区默默奉献,红色革命才能取得伟大胜利。

四、红色屏障

随着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平凉地区党的力量得到迅猛发展,逐步形成了机构健全的组织系统。讲解员一边为队员们展示那个年代的黑白照片,一边骄傲的告诉队员们,在那个时候,党员队伍人数达到4600多名,发展群众3万多人,成为陕甘宁边区强大的红色屏障,并且在1949年8月平凉地区获得解放。队员们不由为平凉这个陕甘宁革命老区的革命历史而折服,为描绘出的不朽的奋斗画卷而惊叹。

图为实践队成员学习红色屏障的组织建设。通讯员 赵婷婷 供图

重温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通过此次参观,队员们对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的珍惜与感激。队员们表示:未来会不断回望平凉这段的红色历史文化,并用这段文化底蕴照亮着前进的道路,坚持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通讯员 赵婷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59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注老年安全,共筑幸福晚年

2025年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队员走进二十里店镇潘家社区,开展了一场以“关注老年安全,共筑幸福晚年”为主题的爱心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传承尊老美…… 于华敏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宣讲消防知识,筑牢安全意识

消防安全是社区平安建设的基石,通过普及消防知识可以有效预防火灾事故,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1月18日至20日,曲阜师范大学“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深入万城国际社区,开展为期三天…… 王乐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梦想起航,携手共进

2025年2月,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志愿队响应响应曲阜师范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来到湖南省桑植县第一中学开展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向高中生分享大学生活体验、传递学习经验,并…… 冯诗洋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乡村娱乐设施建设,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在这个寒假,“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的大学生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之旅。实践队员于1月25日深入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羊口镇杨庄村,围绕乡村娱乐设施建设展开了为期一天的社会…… 杨民琪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

为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挖掘老城传统文化资源,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团队赶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开展“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实践…… 王佳一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暖社区,你我共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组织大学生走进基层,切身实践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和造就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青年人才、推进高校素质…… 王佳一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春节安全心中记,知识宣讲暖人心

随着春节的临近,社区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然而,在这个欢聚的时刻,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了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确保大家能够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由曲阜师范大学文学…… 王颖馨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情暖乡村,关爱孤寡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依然存在,乡村中的孤寡老人作为弱势群体,他们大多缺乏子女的陪伴与照料,生活上的不便与心灵上的孤独成为他们日常的写照。为弘扬中华民族…… 高雨欣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实践进行时 | 情系母校,筑梦工大——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赴安庆二中开展寒假

为搭建高校与高中沟通的桥梁,助力学弟学妹们科学规划职业生涯,2025年1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返安庆市第二中学爱校荣校志愿宣…

情系果乡,智赋“苹”安——河北工业大学智果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为助力祖国乡村振兴,贡献青年一代的力量,电气工程学院的鹿明宇同学组织成立了智果科技团队。在牛新环老师和师硕老师的指导…

山东大学商学院学子调研雁绣非遗,探索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新路径

2025年1月15日,山西忻州代县的雁绣工作室里,山东大学商学院“元中藏遗”队成员王妍博与雁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高凤兰老师展开了…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最新发布

百年党史装点新中华,奋进青年贯彻二十大
中国青年网台州12月17日电(通讯员洪菁阳)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后,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重温百年党史的风雷激荡,重新体会流转百年…
疫情防控齐行动,同心协力抗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实施好“二十条”和“新十条”基础上,如何结合自身实际,作出有针对性的安排部署,考验各地科学精准防控的能力和水平。山东针…
见证千年历史,开拓青年视野
为了探索文化发展背后千年来开拓进取的文化积累,不断培养青年人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心。1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爱无止尽,星火相传”社会实践队队员通过参观平凉市博物馆历史文化展馆。通过…
踔厉奋发有青年,筚路蓝缕赴未来
中国青年网淄博12月21日电(通讯员邢晓瑜)在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
社会实践|计算机学院智慧社区队—聚焦社区公共服务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人民群众都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成为人们新的追求。…
盘活农村宅基地 激活乡村新活力
大学生网报青岛12月22日电(通讯员王萌)农村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激活未来经济的重要保障。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土地撂荒、宅基地闲置、宅基地流转困难等问题引…
爱心启航,让梦想飞翔——支教心得分享
在前往学生家里的路上,我十分担心讲课效果,年龄跨度大,我不知道该如何去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为学生讲解知识,对于课前教案的撰写,感到十分困难,无从下笔。新手村的我不熟悉教课流程,,在网上寻找合适的资…
为古厝添活力 与乡村同振兴
大学生网报烟台12月29日电(通讯员党思瑜)随着农村的代际变迁,越来越多的农民倾向于在城市中定居,地处农村的宅基地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建设用地功能,大量的宅基地被荒废,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居住保障功能在…
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大学生网报潍坊12月26日电(通讯员李文青)宅基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要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
传播希望,播种未来——支教心得分享
今天是教学的第二天,因为前天学生家长向我反映昨天内容过多,理解困难,所以我更改了我的教学方法,学习减少上课内容,站在学生的角度授课内容进行教学,终于还算顺利的完成了教学内容,通过作业也反映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