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了解陶俑文化,弘扬中华传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李文轩

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将泥捏的人体、动物等一起放入炉中与陶器一起烧制。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殉人制度的衰落,陶俑替代了殉人陪葬,秦始皇陵出土的八千多个兵马俑气势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俑的使用是为了使死者能在冥世继续如生前一样生活,所以俑真实负载了古代社会的各种信息,对研究古代的舆服制度、军阵排布、生活方式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皆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中国古俑在其盛行的从东周至宋代的约1500年中,弥补了同时期地面雕塑在种类及完整性上的重大缺憾,为我们勾勒出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以及历代审美习尚变迁的轨迹,成为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不可或缺的珍贵实物资料。

古代用来陪葬的陶制塑像。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将泥捏的人体、动物等一起放入炉中与陶器一起烧制。战国时期殉人制度衰落,陶俑替代了殉人陪葬,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山东陶乐舞杂技俑、四川陶说唱俑、河南技乐俑等形象真实,栩栩如生。

陶俑大都是反映了墓主人生活时代的社会情况,如陶俑的纹饰,雕刻的衣服样式,发髻样式,甚至体态特征,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古时没有照片,录像,陶俑就是反应历史的一种方式。可以反映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制陶水平等;历史研究价值方面,包括中共制陶史的发展情况,陶俑的装束反应但是人们的衣着,社会各阶层的历史面貌,还可以为研究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发展提供资料等等。

汉代的陶俑造型艺术充满了世俗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随墓下葬的这些俑像是工匠们最熟悉的生活再现,在雕塑的过程中,融入了他们对这些人物、动物的理解和感情,因此,汉代陶俑以琳琅满目的生活情景,和生动活波的艺术形象,成为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汉代的陶俑显然已没有了秦俑的伟岸和磅礴大气,但在秦俑被发现之前,汉陶俑不但在中国的美术雕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美术史上至今仍然有着极为崇高的声望。

撰稿人:李文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61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学子调研活动:马路零工市场的运作逻辑与治理困境——以济南全福

为展现青年担当,发挥青年人的使命与责任,山东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刘开泰、张瑜童、马月、曾梦洁,社会工作系硕士研究生王玉凤、夏晓萱、李晓晴、李羽,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本科…… 苏木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大学生点亮社区服务之光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聚焦社区居民需求,致力于搭建大学生实践平台,推动社区…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最新发布

松榆常立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第一次线上会议
为了调动起各地区的同学们参与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以确保后期寒假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松榆常立社会实践团队于1月7日下午6时举行了线上会议,会议由蒋忻琦同学主讲,各团队…
观支教之风 品实践之美 ——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开班仪式成功举办
为确保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加强学生家长对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2023年1月7日,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特于腾讯会议开展蒲公英实践队支教开班仪式。10时,打卡监督组组员进行点名,…
耕耘今天,收获明天
为提高物电寒调队员通讯稿以及心得的写作能力,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小喇叭实践队于2022年12月30日举行了小喇叭实践队队员的通讯稿及心得写作培训大会。活动由物电实践部干事钱烽、曹健恒举办,参与本次会议的有…
乘新时代就业之风,行访千企行动之实
乘新时代就业之风,行访千企行动之实中国青年网日照12月31日电(通讯员刘菲)“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
重温革命旧址,学习红色精神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红色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为加强青年对于红色文化的认识,进一步体悟百年党史,感悟革命战士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战争时期军民一心、同仇敌忾的精神,重温党的发…
行支教活动,兴红色精神
(通讯员蓝慧芳2023-1-7)为了宣扬红色文化,培育学生的爱国精神,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萤火虫实践队开展了主题为“内蕴国家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的线上支教活动。2023年1月7日10时,湖北师…
支教生活 传递爱心
支教生活传递爱心——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通讯员郭骐源2023-1-7)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为提高大学生的奉献精神,丰富大学生的寒假生活,特此举办寒假社会实践活动。2023年1月7日,湖北师…
培训实践写作,促进更优能力
为了本次寒调队员互相了解以及提高通讯稿与心得的写作能力,物电常青藤实践队于2023年1月4日举行了实践队队员的培训大会。主持这次活动是物电实践部干事宫墨,参与本次会议的有物电实践部干事李今芝,黎东莉,…
“知错就改杜绝拖延”支教课堂圆满开展 —蒲公英实践队队员顺利完成讲解期末考卷计划
(通讯员魏冰洁2023-1-7)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短处,能够改过自新,就是有福的。由此可见知错就改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让队员们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让支教对象及时纠错,2023年1月7日14时30分湖…
实践活动心得分享
今天是支教的第一天,我的支教对象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上课前有点担忧自己能否上好这两节课,怕自己知识讲的学生听不懂,但是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我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非常激动和兴奋,积极配合我安排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