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了解陶俑文化,弘扬中华传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李文轩

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将泥捏的人体、动物等一起放入炉中与陶器一起烧制。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殉人制度的衰落,陶俑替代了殉人陪葬,秦始皇陵出土的八千多个兵马俑气势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俑的使用是为了使死者能在冥世继续如生前一样生活,所以俑真实负载了古代社会的各种信息,对研究古代的舆服制度、军阵排布、生活方式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皆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中国古俑在其盛行的从东周至宋代的约1500年中,弥补了同时期地面雕塑在种类及完整性上的重大缺憾,为我们勾勒出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以及历代审美习尚变迁的轨迹,成为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不可或缺的珍贵实物资料。

古代用来陪葬的陶制塑像。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将泥捏的人体、动物等一起放入炉中与陶器一起烧制。战国时期殉人制度衰落,陶俑替代了殉人陪葬,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山东陶乐舞杂技俑、四川陶说唱俑、河南技乐俑等形象真实,栩栩如生。

陶俑大都是反映了墓主人生活时代的社会情况,如陶俑的纹饰,雕刻的衣服样式,发髻样式,甚至体态特征,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古时没有照片,录像,陶俑就是反应历史的一种方式。可以反映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制陶水平等;历史研究价值方面,包括中共制陶史的发展情况,陶俑的装束反应但是人们的衣着,社会各阶层的历史面貌,还可以为研究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发展提供资料等等。

汉代的陶俑造型艺术充满了世俗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随墓下葬的这些俑像是工匠们最熟悉的生活再现,在雕塑的过程中,融入了他们对这些人物、动物的理解和感情,因此,汉代陶俑以琳琅满目的生活情景,和生动活波的艺术形象,成为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汉代的陶俑显然已没有了秦俑的伟岸和磅礴大气,但在秦俑被发现之前,汉陶俑不但在中国的美术雕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美术史上至今仍然有着极为崇高的声望。

撰稿人:李文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61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归乡践初心 服务正当时

2025年春节期间,曲园学子返回家乡后,在朝阳街和烟台山景区担任志愿者,参与了游客引导、秩序维护和文明劝导等工作。累计服务时长49小时,暖心服务持续升温,擦亮景区文明底色。春节假期…… 冯玉萍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进社区探索新世界

最好的教育是实践,最好的体验是探索,为拓展学前儿童生活和学习空间,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3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生带领大班组131名幼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大…… 冯玉萍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星星之火”社会实践队赴延安,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

“星星之火”社会实践队入选由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延安市团委)组织高校志愿者开展的2024年“赓续红色血脉助力圣地发展”专项活动。7月20日至7月28日,…… 冯玉萍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不必“过度留痕”

近日,“三下乡”成果总结成为高校师生热议的话题,有的学生在网络上抱怨,为了丰富实践成果的展现形式,团队要求制作记录视频,这耗费了非专业学生大量时间。还有学生谈到,为了充实实…… 冯玉萍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踏歌乡村,‘游’点意思”实践团赴南通市通州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青年视角进行文旅宣传,助力乡村振兴,8月20日至21日“踏歌乡村,‘游’点意思”实践团赴南通市通州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 冯玉萍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志愿者非遗课堂 | “漆”彩纷呈!师生共制哪吒主题漆扇,妙手重现闹海之美

近期,电影《哪吒2魔童闹海》口碑爆棚,社交媒体上充满对国漫哪吒的称赞与支持,这一热潮现象的发生,源自于中国优秀传统文…

研支团动态|清明寄哀思,忠魂励初心

清明寄哀思,忠魂励初心。清明节期间,为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兰州交通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

专业引领,实践赋能:湖南科技大学路桥学子细研月湖桥

(湘潭市4月2日电,通讯员:李家涛)2025年3月30日,在湘潭市雨湖区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2级路桥专业的同学们在专业老…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开展首次授课活动

(通讯员廖慧娟贺藓雅)4月1日,我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开展新授课活动,此次授课由实习老师吴曼妮、邓诗琪、廖慧…

探汉字演变奥秘 启文化传承童心 文学院开展社区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儿童对汉字的浓厚兴趣,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3月27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服务队于…

最新发布

松榆常立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第一次线上会议
为了调动起各地区的同学们参与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以确保后期寒假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松榆常立社会实践团队于1月7日下午6时举行了线上会议,会议由蒋忻琦同学主讲,各团队…
观支教之风 品实践之美 ——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开班仪式成功举办
为确保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加强学生家长对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2023年1月7日,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特于腾讯会议开展蒲公英实践队支教开班仪式。10时,打卡监督组组员进行点名,…
耕耘今天,收获明天
为提高物电寒调队员通讯稿以及心得的写作能力,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小喇叭实践队于2022年12月30日举行了小喇叭实践队队员的通讯稿及心得写作培训大会。活动由物电实践部干事钱烽、曹健恒举办,参与本次会议的有…
乘新时代就业之风,行访千企行动之实
乘新时代就业之风,行访千企行动之实中国青年网日照12月31日电(通讯员刘菲)“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
重温革命旧址,学习红色精神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红色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为加强青年对于红色文化的认识,进一步体悟百年党史,感悟革命战士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战争时期军民一心、同仇敌忾的精神,重温党的发…
行支教活动,兴红色精神
(通讯员蓝慧芳2023-1-7)为了宣扬红色文化,培育学生的爱国精神,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萤火虫实践队开展了主题为“内蕴国家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的线上支教活动。2023年1月7日10时,湖北师…
支教生活 传递爱心
支教生活传递爱心——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通讯员郭骐源2023-1-7)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为提高大学生的奉献精神,丰富大学生的寒假生活,特此举办寒假社会实践活动。2023年1月7日,湖北师…
培训实践写作,促进更优能力
为了本次寒调队员互相了解以及提高通讯稿与心得的写作能力,物电常青藤实践队于2023年1月4日举行了实践队队员的培训大会。主持这次活动是物电实践部干事宫墨,参与本次会议的有物电实践部干事李今芝,黎东莉,…
“知错就改杜绝拖延”支教课堂圆满开展 —蒲公英实践队队员顺利完成讲解期末考卷计划
(通讯员魏冰洁2023-1-7)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短处,能够改过自新,就是有福的。由此可见知错就改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让队员们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让支教对象及时纠错,2023年1月7日14时30分湖…
实践活动心得分享
今天是支教的第一天,我的支教对象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上课前有点担忧自己能否上好这两节课,怕自己知识讲的学生听不懂,但是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我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非常激动和兴奋,积极配合我安排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