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历史的遗存,是我们祖先劳动、智慧和革命精神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寻找齐鲁文物的法治光影”社会实践队充分利用专业优势,深入挖掘齐鲁大地上文物所体现出来的法治精神,深刻了解并宣传法治文物对当今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
曲阜师范大学
成员前往家乡的博物馆进行参观,在众多文物中找寻其中的法治光影。进入沂南北寨汉墓博物馆,队员们就被东汉时期的仓颉画像石给吸引住了。1954年出土于山东沂南县界湖镇北寨村,现藏于沂南北寨汉墓博物馆。
石分两格。上格画面左边一人四目,披发长须,衣兽皮,坐在一棵开花结果的大树下。人物下方榜题为“仓颉”。仓颉右手持物,左手伸出,五指张开,正与对面一人交谈。对面的人应是沮诵,传说他与仓颉一起参与造字。文字的创造是文明发展传承的重要根基。汉许慎《说文解字序》言:“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乱也。”
下格画面有两人相对站立,作交谈状。两人皆戴冕冠,一般被解读为尧舜禅让故事。孔子对帝尧赞美道:“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这是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对帝尧高尚品德的赞美。结合这件文物的背景,我们也能看出东汉时期所推崇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提倡仁德、重视教化。尧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大家安居乐业,而大家也并不感觉到帝王在统治他们,这才是真正最高超的统治。不需要军队、监狱等暴力机关,社会也仍然能稳定运行。
这也给了我们实践队的队员们许多启发。在大力提倡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也仍然不能忽视道德教化的巨大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色。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要求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68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