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更明确要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一要求的提出,不仅激励着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也让中医药成为二十大会场上的热词。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杏林春暖”调研团特以“中医养老的模式构建”为主题展开了本次寒假社会实践调研。
1月9日晚,“杏林春暖”调研团进行访谈,开展线上调研。访谈伊始,调研员对访谈对象能够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与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表达了充分感谢。之后,访谈正式开始。
访谈主要从访谈对象基本信息,中老年、青年群体“老年病”,中医的互联网发展方面展开。当提及为何选择了中医行业时,她提到“效法自然,天人合一,自然规律”,短短的几个词语让人感受到了中医所蕴含的文化精髓。谈到日常工作内容时,她认为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利用传统的中医拔罐、艾灸等技术为病人治疗疾病,改善健康;二是提供一些饮食养生方面的知识,给予辅助治疗。说到这里,她提到不同年龄群体的中医诊疗情况:中老年人主要为一些慢性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而近年来,年轻人的就诊比例增加,亚健康问题日趋显著,并且由于当下年轻人生活压力较大、生活作息不规律,年轻人“老年病”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中医药来整体调理身体、做好预防与诊治工作。
当谈到中医治病特点时,她说到,“中医治病是全局观,将人当做一个整体看待,通过调整阴阳和谐、改变脏腑功能,来间接影响、控制病灶。”之后,她引用了一位中医名家的观点,“中医是内外通融,相互影响,‘有诸内,必形诸于外’”。
同时,中医并非纯粹的治疗医学,而是健康医学或者说是生活医学。中医同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衣食住行皆贯穿其中。因此,治疗不仅要从病因出发,病人的饮食生活、甚至最为源头的情志都要理清。人有七情,超过一定范畴,对气血运行造成障碍,也会致病。因此治疗过程病人主动配合,同医生一起攻克难关,形神一体,便能事半功倍。“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土壤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中医是通过改变脏腑功能来改变疾病生存的土壤,从而帮助控制病情。随后,调研员就中医的互联网数字化发展提出了一些问题。在提到数字技术对治疗疾病的作用时,她认为先进的数字设备在保留了原有中医诊疗精髓的同时,使得治疗更为精准化,患者也能够接受这种新型诊疗方式。最后,她推荐了一些中药公众号,为调研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本次线上调研在增进调研员中医理解的同时,也为实践项目的进行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需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完善中医药理论,提升中医药学术水平,增加中医药服务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中医药需求。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化,需要实现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扩大中医药市场,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提升中医药技术和服务水平,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需要实现中医药国际化,将中医药发展成与西医药并列的现代主流医学。中医药界要统一认识、坚定信心,摒弃中医药现代化就是中医西化的陈旧观念,树立中医药需要现代化也能够现代化的创新思维。中医药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努力实现现代化。坚守中医药的理论和思维,坚守中医药的天然本质和以人为本的特征。只要保持特色、发挥优势、坚定自信、扬长避短,实现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就能在防治疑难杂病和未病先治等方面,获得各国人民的信任与尊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71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