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被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其中,日照农民画就是日照孕育的璀璨绘画文化之一。为探究山东省日照市农民画传承与发展的现状,为日后农民画更广更深更新颖的传播提供建议,曲阜师范大学古韵遗艺调研团于2022年12月份前往山东省日照市,在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从发展现状、传承人等多方面展开社会实践调研。
初识农民画,走进民间艺术
在实践调研准备期间,队员们首先召开线上会议统筹规划,分工协作,并上网搜索查阅日照农民画相关资料,从中得知日照农民画最早兴起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最早出现在日照市东港区。中国日照、上海金山与陕西户县并称“中国三大农民画乡”。其绘画内容多为田间劳作、农民丰收等的日常镜头,取材皆源自于生活。队员们还发现,日照市多次开展对外交流项目以推广其传播与发展,使日照农民画走出国门,在世界的艺术舞台上闪光,同时,日照农民画也成为了山东省农民画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代表。
调研初期阶段,团队实践成员前往日照市博物馆近距离欣赏农民画画作,并进一步了解调研日照农民画。在引导员的讲解下,队员们得知今年11月份日照农民画画家齐聚日照市文化馆共绘20米长卷。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欣赏着博物馆内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作,感慨艺术的精妙。
图为实践队员在博物馆内参观日照农民画。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惠阳 供图
图为日照农民画作品《不忘初心》。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惠阳 摄
走访传承人,切身感受非遗魅力
通过询问引导员,实践队员前往附近的村庄,走访农民画艺术家。老一辈传承人热情展示了家中收藏的日照农民画作品并教授队员们绘画技巧,队员亲自拿起画笔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体验艺术之美。传承人提到,“画作内容取材于生活,每幅画都抒发了对乡土生活点滴的热爱。画者只有用心感受生活,笔下的画作才能‘活’起来”。通过走访农民画技艺传承人实践队员还观察到日照农民画不囿于纸张,扇子、布匹等也可作画进行装点,形式各样,颜色鲜明,有的生动写实,有的抽象有趣。线条勾勒出一个个人间故事,色彩填充赋予每张画作以生命生机。除此以外,老一辈艺术家们还提到了如今的农民画传承人难寻的问题,随着大众审美的不断变化加上传承队伍的萎缩,农民画很难再打入大众市场,成为当代艺术主流更是显得遥遥无期。
图为实践队员临摹日照农民画。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高惠阳供图
反思现状,齐心协力促发展
实践继续进行,古韵遗艺调研团实践队员分别参观了自己家乡所在的当地博物馆、文化馆,通过发放问卷的的形式认识包括其他地市人民对非遗的了解重视程度以及对日照农民画的熟知度。通过调研研究,实践队员发现在日照农民画传承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需要完善的环节,农民画的知名度大多只是限于本地,在除日照外的其他地市名气较低,而且,整体上大众对非遗的认识程度欠缺。为此,实践队员向日照市及其他地市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出谋划策,希望扩大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融合线上线下,通过书籍、展览会、多媒体等多方面的数字化现代化的方式推广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青少年传承文化的热情,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多频次地将非遗之美展现于大众的视野中,让非遗更深层次地融入生活,为非遗传承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成员指导民众填写调查问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春燕 摄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研,队内成员充分认识到非遗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匠人的精心维护和打磨,时间考验的不仅是能力,更是坚持的耐力;他们传承的不只是技艺,更是匠人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快速更新换代的当下,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显得尤为迫切和珍贵。若将眼光放长远,非遗的传承还需与现代化方式和元素接轨,以更新颖的融合方式出现在大众的眼前。怀一颗匠人之心,搭起传承非遗之美的桥梁,这是曲园学子的使命任务,也是当下青年应担起的责任。艺术之美,要用匠心打造,文化之韵,需百辈去传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73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