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查临沂书法广场,寻访中华书圣文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今天是玉玉辉

探查临沂书法广场,寻访中华书圣文化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古以来,书法就以其深厚的底蕴和丰富多彩的形式美, 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美化着城市的环境。临沂书法广场是为纪念“书圣”王羲之而建,是山东省齐鲁十大文化地标之一。书法广场以书法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 将书圣的书法文化作为至关重要的题材, 融合了我国的园林景观等自然情境,通过现代化的雕刻技法展示了书法艺术, 形成了一种标识, 同时也作为传播文化的平台。为深入了解中华书圣文化,曲阜师范大学“沂水弦歌,‘蒙’回故里”实践队于2023年1月6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书法广场展开调研活动。

观书法历史,寻广场由来

1月6日上午,“沂水弦歌,‘蒙’回故里”实践队来到临沂书法广场,共同寻访书法历史与广场的由来。经过前期调查实践队员已经了解到,临沂是中国书法艺术之乡, 是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等书法家的故乡。为了把中国的书法文化继续发扬传承下去, 临沂于2006年建立了书法广场。这个广场中一共收藏了1080位书法家的作品, 包括历代皇帝、古代书法大家、现当代书法家。其中王羲之书法文化被作为广场设计的主要题材。在这处广场上展示的作品数量多达1320幅, 勒石约2000平方米,总计10余万字,该工程把书法艺术与园林艺术自然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法文化园,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书法名城”。

书法广场不仅只是一座广场,还承担着传承书法文化的重要使命。该广场积极举办各种书法展览,环保活动,例如:第十八届临沂书圣文化节开幕式、千人环保签名活动、诵《兰亭序》活动等。在与广场工作人员的沟通中我们了解到,临沂书法广场将持续深化构建“3+1”理论武装体系,深入推进“学悟见创”活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推动临沂实现“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注入不竭动力。

图为书法广场大门前的铜雕。

书法广场大门前地面上的铜雕,分块刻有很多字、画,顶部为一个楷书“和”字,周边为28个篆书“和”字。实践队队员们对这座铜雕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和字的前边为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节录;铜雕的右面为颜真卿《多宝塔》碑节录;铜雕的后面为八个篆字,不知出处;铜雕的左面为唐玄宗隶书《石台孝经》节录。

鉴传统雕刻,传博大文化

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细心地发现,广场在设计上把传统工艺运用到现代雕刻艺术之中,将二者进行统一融合。广场设计与现代文化、书法艺术三个方面协调统一,目的是让观光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加深对中国书法文化的了解,感受“中国书法”的精神所在,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内涵。王羲之书法文化被作为广场设计的主要题材,同时书法艺术、雕刻艺术及自然景观充分融合,达到体现临沂地方特色的效果。临沂书法广场上书法雕塑的表现形式采用人物等以浮雕、圆雕、石刻形式,把与书法文化相关的人物形象和作品制作成雕塑,展示临沂书法文化典故,如书法广场上的人物雕塑、王羲之雕塑等。

伴随着时代的脚步,中国元素的内涵和形式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例如京剧、陶瓷、剪纸、书法、国画、民乐、神话和建筑等,其中,中国的书法文化是我们华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和广博丰富的体现,是人们大众最容易接受的,同时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对中国书法艺术的评价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明确指出“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悠久的、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高、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

阅古法书香,品百味人生

书法之都临沂饱蘸沂河水, 迎着吹拂的清风、饱含翠柳的韵味, 临摹石刻中的名作, 在这里, 市民们惬意地生活着。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兰亭序》。

在欣赏广场内艺术品的同时实践队员们也对当地居民进行了采访。常在书法广场散步的宋大爷开玩笑道,每天拿手抚摸一下《兰亭序》里的字,其书法的能力将更上一层楼。正因如此,也会有很多人在石碑旁加以临摹与揣摩。

居住于书法广场附近的李大妈表示:早晨与晚上、这里特别热闹,恍如集市, 写字的、跳舞的、年轻的、年老的,各色人等俱全。实践队员通过采访得知,书法广场沿着河岸构建,西临五路桥,东接祊河通达路,长约1200米,由南至北共200余米走向。秀美的沂河风光结合书法石刻以及塑像等,其广场也已成为市民休闲或培育品味的好去处。书法广场中有一块石刻,记载着文字的演化历程,有一位慈爱的母亲向幼稚的儿子讲述象形字的概念与内涵。“你看像不像山,所以这是古代的山字;你看像不像太阳,这是古代的日字……”。这位母亲告诉我们说,孩子刚三岁,她家住附近的小区内,与广场隔一条马路,天气好的时候,领孩子来玩。“倒不是希望他现在可以认识太多的字,希望他能够接受文化方面的浸染,长大后成为有书卷气的人。”

在此次社会实践中,实践队员对于中华传统书法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体会,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书法是“最中国”的中国艺术,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见证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蕴含着中国的人生观、哲学观和美学观。在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大道上,书法文化将起着更加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图为“沂水弦歌,‘蒙’回故里”实践队员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76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小小剪纸,承载爱国情

2021年7月26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下乡薪火之队前往佛山市里水镇金溪社区携手金溪社区融爱家庭服务中心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围绕主题“党史魂赋少年志,振兴路筑强国梦”,老师为同学们准…… 薪火之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拳打千遍,其义自现

7月19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下乡团队”薪火之队”携手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金溪社区融爱家庭服务中心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夏令营活动主要分三个课程“军人体格锤炼”“百年党史“…… 薪火之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

为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7月30日上午,金溪党委、金溪融爱家庭服务中心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薪火之队”在和顺行政服务中心7楼会议室里联合举办了党史理论宣…… 薪火之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爱党,爱国,爱人

2021年7月26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下乡薪火之队前往佛山市里水镇金溪社区携手金溪社区融爱家庭服务中心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围绕主题“党史魂赋少年志,振兴路筑强国梦”的多元主题课堂,…… 薪火之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长路漫漫,结营并非终点

8月7日,薪火之队携手佛山市里水镇金溪社区融爱家庭服务中心举行的夏令营活动迎来结营表演。时光飞逝,转眼三周的义教之旅就要结束了。所有学员们为了结营表演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经历了…… 薪火之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参观红色旧址,弘扬百年党史

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为了铭记党的光荣历史,普及党的相关知识,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8月5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下乡队伍“薪火之队”前往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中共南三花工…… 薪火之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党史融入军训,男儿当自强

7月26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薪火之队”前往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金溪社区,携手金溪社区融爱家庭服务中心开展三下乡活动。军训教官为同学们安排的课程是单个军人队列动作中的齐步走的行进…… 薪火之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新老党员话“初心”,传承接力担使命

7月29日上午,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传承精神勇担当。借建党百年之际,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三下乡薪火之队走进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金溪社区…… 薪火之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第十二届院领导接待日活动

为搭建经济学院院领导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学院工作高效开展,经济学院于3月28日在十教北201举行院领导接待日活动,学院…

学思践悟新思想,砥砺奋进新征程——管理学院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为进一步筑牢学生“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思想根基,3月23日上午10:00-12:00,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学习…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开展第二十二届团支部风采大赛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在服务乡村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中锤炼本领、挺膺担当,同时…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承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随着移动电子支付越发普遍,传统的以人民币纸票形式的购物方式逐渐…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续华夏烟火,传古今非遗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们走过悠久的历史长河,并在今天与现代生活接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情结。他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
初心不改,使命依旧
刺绣是中国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流传至今,已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其中的抽纱技艺是传统工艺美术领域一件宝贵的艺术遗产,它不仅将中西方文化所融合贯通,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它还具有非凡的文化内涵。抽纱…
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
古琴传雅韵,非遗觅知音
为更好地传播二十大精神,响应国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号召,本次活动以“古琴传雅韵,非遗觅知音”为主题,目的是对广陵派古琴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百年风华,知之笃行”队实践队队员于2023年1月9日…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弘书法精神,增文化自信”
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强,则国家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书法技艺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书法技艺中国传统书法作品,在带给人视觉享受的同时,还能让人从中体味到千年传承的历史韵味,激发观赏者内心深处对书法的理解与热爱。为丰富文化生活,提升青年修养,更好地传承国粹精华…
保护葡萄酒文化,助非遗源远流长
保护葡萄酒文化,助非遗源远流长每瓶葡萄酒都代表了当年当地的风土和人情,凝聚了酒农和酿酒师们的心血。除了味觉的享受以外她还能够给你带来思想和心灵.上的震撼与洗礼,这就是葡萄酒的魅力,现在,人们越…
以青春之力托举中国式现代化(六)
为了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寒假社会实践队进行了资料收集工作,通过资料收集,实践队成员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追求现代化的历程,从一开始就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质…
以青春之力托举中国式现代化(五)
为了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寒假社会实践队进行了资料收集工作,通过资料收集,实践队成员了解到,过去100多年里,在党带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辉煌征程上,一代代中国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