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们走过悠久的历史长河,并在今天与现代生活接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情结。他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所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延续中华文明的根基,曲阜师范大学“匠心传承,拾忆非遗”实践团全体成员于2023年1月6日开展了第一次线上会议,重点讨论了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实践分工等问题,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后期开展做好了准备工作。本次会议由队长师晓楠主持,其他全体成员参与会议并作记录。
会议明确了实践活动的主题,并予以精神指导,十名实践成员全体参与。会议伊始,队长师晓楠为成员介绍了此次关于非遗保护实践活动的时代背景。全体成员积极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价值,非遗文化是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是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会议明确了实践地点与分工。首先,通过线上线下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看法,为后续实践活动开展确定重点。会议研究确定了以山东聊城、山东威海、江西景德镇作为本次的实践地点,实践队员分地区开展实践,实地考察非遗的发展和保护状况,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非遗发展现状的认知。队长按专业及能力将实践队员分为三组进行工作:撰写报告组、新闻宣传组、视频制作组,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本次社会实践活动。
会议明确实践宣传投稿要求。队长介绍到实地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进行宣传,撰写宣传稿以及制作视频,在各个平台进行宣传。同时讲解投稿各项要求,包括投稿栏目、投稿渠道、投稿格式、投稿时间等以及投稿方式的多样性,投稿栏目主要采用文字稿,也可以采用组图稿和视频稿,着重注意稿件要求。同时鼓励队员在中青网、学校媒体平台、微博等多个新媒体平台中积极投稿,尽力拓展实践活动的影响面,助力更好地实现实践目标、呈现最佳的实践成果,尽可能让更多青年认识非遗文化的重要性,更好地走进生活融入时代。
最后,组长进行会议总结并回答实践团队成员提出的问题。团队成员对实践活动的流程把握更加清晰,同时,队员们相互讨论相关问题,增强了实践团队的凝聚力,有利于实践队员在实践过程中的配合。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第一次线上会议的顺利开展,是基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明确了实践活动的合作与分工,强调了宣传的重要性,为实践队员日后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基本方向,确保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顺利有序地实施。“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本次实践活动旨在传承非遗文化,使之得以创新并融入现代生活,动员青年力量参与传承接力。只有在传承中不断借助新形式、新渠道、新技术,花式展现和传播非遗,方能实现出圈、破圈,从而拉近人民群众与非遗文化之间的距离,让非遗焕发新的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76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