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世界风筝都、中国画都、联合国手工艺于民间艺术之都,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项,省级非遗项目99项。为了更好地了解潍坊的非遗文化,领略潍坊非遗的文化魅力,2023年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古韵遗艺调研团走进十笏非遗空间,在遵守防疫政策的前提下,开展实地调研,了解非遗传承现状,传承非遗文化。
遗韵传承调研先
在开展社会实践的准备阶段,实践队员们首先开展线上主题讨论会,对实践队员各家乡的非遗手工技艺的种类和数量展开讨论,分析收集的数据资料,并制定了初步的实践计划。为了更好地采集相关数据,实践队员们采用了线上问卷调查和线下调研两种方式,积极通过网络渠道和走访居民了解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的发展现状,为之后的实地考察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数据收集阶段,实践队员们一方面积极组织和号召,吸引了许多人去关注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另一方面,实践队员在走访过程中获得了当地反馈,也就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非遗技艺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图为实践队员线下开展传统非遗手工技艺的调研。
实地考察寻非遗
在12月15-25日期间,实践队员自主开展了当地非遗技艺的实地考察活动,参观拜访了被称为“最受欢迎公共空间”之一的潍坊十笏园非遗空间。走进“空间”,实践队员们参观了潍坊风筝、核雕、木版年画、面塑、刺绣等十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跟随馆内工作人员的脚步,参观了休闲娱乐、展示展览、文化创意研发、非遗传习研学等多个多功能区。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潍坊十笏园非遗空间。
实践队员表示此次最惊喜的就是非遗直播间展区,十笏园原创设计紧跟时代潮流、顺应当前互联网直播大势,开辟了非遗直播间,打通直播通道,传播非遗文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根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非遗从业者通过直播间、短视频进行文化展演,拓宽创收渠道,获得观众认可,也让大众得以进行文化消费,有利于助力非遗实现“活态传承”。的确,“非遗+直播”的方式越来越成为大势所趋,通过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使得人们能够触摸到非遗的“体温”,拉近了人们与非遗文化之间的距离。
图为非遗直播间。
在非遗传习研学板块,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十笏园致力于打造非遗传习坊,为新一代提供学习平台,也为传统非遗技艺培养传承人。制作葫芦烙画的非遗师傅为实践队员们介绍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到非遗传习坊花时间、花精力来学习一门非遗技艺。在工坊的一面墙上贴满了荣誉证书,这些都是学员们努力和学习的成果。
图为非遗传习坊学员们的荣誉墙。
宣传感悟扬文化
实地考察结束后,古韵遗艺调研团开展了第二次线上主题讨论会,对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对游客、非遗师傅、工作人员的采访结果展开交流和感悟。实践队员就培养非遗传承人、发展非遗直播间、传播非遗传统技艺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通过这次线上主题讨论会的交流,实践队员充分认识到,应当把握住“保护”、“传承”、“创新”等关键词,让非遗保护传承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非遗在时代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仍需在发展中解决。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推介传统文化的手段更需要推陈出新,采用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让非遗传统技艺发挥出特有的文化和经济价值,持续增强非遗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图为古韵遗艺调研团实践队员正在进行线上主题讨论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78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