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关于非遗文化-木偶戏的传承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桂嘉辰

木偶戏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1]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

木偶戏“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决定了木偶舞台的功能:遮蔽操纵者,分隔观、演区,突出木偶和吸引观众。

传承价值

莆仙木偶戏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出现于舞台上时,就与民间宗教信仰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城镇乡村,寺、庙、宫、观由信仰而引发了各种民俗活动和传统节日,凡有祭祀、节庆和民俗活动都要请木偶戏演出,主要是人员少、花费廉、小型简便,既热闹又实惠,娱神又娱人,深受群众欢迎,因而不断发展繁盛。因此木偶艺术流传的历史,无疑是比莆仙戏早,今还称木偶戏为“戏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83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万里山河,唱响英雄赞歌

2022年6月20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兴发花苑。许昌学院暑期“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社会实践队队员向志远向社区周围的人员宣讲张从顺张子权父子先进事迹。“那个曾在警察父亲葬礼上哭泣……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无畏的逆行者

2022年6月20日,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谢集镇,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暑期实践队“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向好友孙香宣讲了张定宇的个人先进事迹。她介绍说:他是院长,也是病患。他叫……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向您致敬

2022年6月20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号召队员王红霞同学通过互联网学习鹤壁历史上第一位党员何名臣的相关资料。在学习过程中,考察队员了解到何名臣生平,何……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2022年6月20日星期一,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南坞镇,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马文锴,了解张桂梅先进事迹,并从中学习他的优良品质。张桂梅,原名张玫瑰,女,……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疫路前行,有你

2022年6月20日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暑期实践队“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高梦琦宣讲抗疫事迹。他说:为抗击疫情,徐汇团区委结合客观实际,创新线上形式展开了……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疫情上报第一人

2022年6月20日,在济源市承留镇,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李天琪,今天线上宣讲抗击疫情的先进个人张继先的故事。第一个为湖北乃至全国拉响疫情警报的医生,……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守护祖国北疆绿色屏障

2022年6月20日星期一,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王帅学习了先进个人事迹。实践队员王帅在宣讲了于海俊同志的英勇事迹。于海俊,男,汉族。1986年4月加入中国共……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于无声世界 用奋斗发声

2022年6月20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号召队员杨京明学习先进个人事迹,从榜样中汲取力量,以蓬勃奋斗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观看了《感动中国2021年度……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2024年9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发布《第十七届石油和化工企…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于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

2023年10月26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进行了题为《石油和化工企…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河北大学智链青春队开展 智慧物流选址调研宣传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河北省以智慧物流为核心抓手,率先启动“12县域农村智慧物流中心选址调研”项目。通过科学…

苏师物电“一品一会”:剪纸宣讲会传承徐州非遗文化

(通讯员汤洁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3月19日,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人力学子反诈实战,筑牢企业安全防线

身处数字浪潮,网络安全威胁如影随形,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起挑战。为提升人力专业同学的实战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精心策…

最新发布

对“谈性色变”说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向阳花初潮之礼实践队开展性教育主题社会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初潮之礼自成立以来就以“为乡村女童带去温…
知文明礼课圆满结束 ——寒调支教活动第七天圆满落幕
(通讯员邓明月2023-1-12)为培养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及提高学生的创文积极性,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蒲公英实践队寒假线上支教活动持续进行。全体队员于2023年1月12日7时35分正式开展第七天的社会实践活…
关于非遗文化-剪纸的传承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
关于非遗文化-刺绣的传承
刺绣,古代称之为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古代称“黹”、“针黹”。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属于“女红”的一个重要部分。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
访青州博物馆,讲古老文明
访青州博物馆,讲古老文明在2022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青春正风华,文化永传承”实践队队员在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调研,此次调研是为了传播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历史。青州…
关于非遗文化-界首彩陶烧制技艺的传承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安徽省界首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源于唐代,是淮北手工艺的精华。1999年,淮北柳孜运河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界首三彩陶片,成为当时全中国十大考古…
关于非遗文化-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的传承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地方民间传统制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紫砂陶制作技艺以特产于宜兴的一种具有特殊团粒结构和双重气孔结构的紫砂泥料为原料,采用百种以上的自制工具,经…
知农爱农,相约西农
2023年1月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母校”活动以“知农爱农,相约西农”为主题在河北内丘中学顺利开展,本次回访母校队伍由资源环境学院、葡萄酒学院等四个学院的五名学生组成。活动前,队伍主动与…
支教第七天,脚步从未停止
今天是支教的第七天,一天的支教生活也已经圆满落幕。一个星期的支教经历也确实让我对老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首先就是对于教学内容,老师也并不是万能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老师在讲授每节课前…
探访城楼寨茶的奥秘
早上八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尼加提·雪莲花新洲茶韵流芳团队一起乘车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出发,前往83公里外的武汉市新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图1团队成员在非遗馆内合影早上九点半,我们准时到访新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