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将军衙署博物院是依托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绥远城将军衙署建立的一座古建筑类专题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AAA级旅游景区。清王朝为巩固西北疆边陲的稳定,奉行对大漠南北蒙古地区实施政治、军事统治,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敕建新城,四年(1739年)建成,乾隆皇帝亲赐名“绥远城”,将军衙署亦同期竣工。到清代中期,全国设置多处八旗驻防城,绥远城将军衙署是清代八旗驻防制度的产物,是清王朝统治和管理内蒙古地区的重要机构之一,绥远城将军拥有广泛的实权,不同于一般的汉族边疆大吏,而且也不同于一般驻防内地的满八旗的将军,它除统帅绥远城的驻防八旗官兵、管理内蒙古西二盟(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旗的蒙古王公、民众外,遇有战事,还有节制调遣宣化、大同二镇绿营兵、节制沿边道、厅等权力。是沟通中央和边疆地区的重要军事重镇和枢纽机关,是边疆稳定,国家统一长治久安的象征。绥远城将军衙署经历了近三百年的沧桑历史和政治风云的变化,先后有79任将军、20任署将军、都统、政府主席和省主席在此办公。是内蒙古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集中体现,是地方史志的重要载体。这里也是傅作义、董其武等近代重要历史人物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这里的建筑物见证了绥远地区的民族抗战、解放战争的历史。
将军衙署是严格按照《大清会典》一品府衙的规制建成,完整保留了清代官衙的建筑特征。将军衙署坐北朝南,建筑群按照“前朝后寝”的功能分布,建筑沿中轴线排列,体现了中国官式建筑规划选址和建筑营造的设计理念。将军衙署的建筑布局、建筑形式等体现出了清代官式建筑的典型格局,封闭的围墙内,主要建筑沿中轴线顺序排列,整个建筑群组构图完整,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集中体现了明清官式建筑营造的制度化、模式化。衙署建筑群由东、中、西三部分组成,平面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现占地面积约26000余平方米,建成之初有房屋132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88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