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2023年1月13日星期五,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非遗寻“技”团成员为了解宁津杂技的传承现状,查询宁津杂技主要传承人刘刘俊昌老师的相关资料,了解刘俊昌老师如何传承与发展杂技,以此学习宁津杂技发展历史。
【感悟文化色彩,领悟非遗真谛】——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非遗寻“技”团中国青年网德州电(通讯员孟晨晨)宁津县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杂技)之乡”,杂技艺术源远流长,与吴桥杂技同源齐进,不分伯仲,素有“没有宁津人,成不了杂技团”之说。2008年,宁津杂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23年1月13日星期五,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非遗寻“技”团成员为了解宁津杂技的传承现状,查询宁津杂技主要传承人的相关资料,学习宁津杂技发展历史。刘俊昌出身于宁(津)吴(桥)二县杂技世家“刘家门派”。“刘家门”是宁、吴二县四大门派之一,自清道光二十四年至今已传承六代。刘俊昌自幼随父兄练习杂技,学习刻苦努力,勤学苦练,并于1972年7月考入宁津县杂技艺术学校,又从师练习杂技,主要练习杂技基本功和专项节目(空中倒立、蹬板凳上尖、顶板凳上尖等)。1974年6月毕业后调入宁津县杂技团任杂技演员,进行杂技表演,受到了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随着杂技技艺的发展,刘俊昌积极学习传承杂技技艺。刘俊昌继承“刘家门”“顶功”“跟头功”的特色,并呈现急、高、飘、美的艺术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凭借着日渐高超的技艺被发展为宁津杂技团的尖子演员。1996年退役后,他调入宁津县杂技艺术学校,立志将杂技这门技艺传承下去,他积极投入杂技教学工作,并在教学过程中,他对杂技节目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柔术滚杯”从一人一把“罩”发展到一人七把“罩”,“蹬板凳”实现了从七条板凳两个人表演,发展到十三条板凳六个人表演的创新。至今,他已培养杂技学生100余人,部分学生在国际、国内杂技比赛中获奖。多年来,刘俊昌为宁津杂技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刘家门”从1946年-1968年现存有各个有关“刘家门”杂技为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各部队、各地方政府慰问演出开据的文献资料500余件、书籍四本、老照片100余张、各种杂技道具50余件。近些年来,刘俊昌又走访了一些从事杂技艺术的老艺人,收集了一部分有关宁津杂技的物件。2010年以刘俊昌收藏为主要内容的藏品200余件,在宁津县文化艺术中心成立了300多平方米展厅的宁津县杂技文化博物馆,至今已接待参观人员5万余人次。2014年5月,刘俊昌被评为2013年度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模范传承人。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文化部开展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刘俊昌是宁津杂技的第四代传承人,他的入选填补了德州市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领域的空白。刘俊昌曾在记者采访中提到“我父亲在我开始练杂技时就告诉我,从艺先从德。现在我也担任了杂技教师,我依然会告诉每一位徒弟,从艺先从德,要德艺双馨。”传承非遗既要有传承,又要传承好,留住文化根脉,才能托起民族未来。芳华传世,惠泽后人,或许才是文化传承所追求与企盼的结果之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89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