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守正吕韵,创新流唱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景行

为调查各个年龄段的人对吕剧的认识和态度,以便更好地推动吕剧的创新性发展。12月25日到12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吕韵悠长实践团深入山东省滨州市进行调查。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

求,是一笔内蕴深厚、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成为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也需要符合时代要求才能历久弥新。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创新普及优秀文化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结合起来,促使人们主动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感染人们,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实践团为更好推动吕剧守正创新,展开调查。

通过在商场中不断询问,了解到吕剧是山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曾名“化装扬琴”、“琴戏”。系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坐腔扬琴)发展演变而来。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最初的吕剧班大都走乡串村,演出于田间地头,影响甚小。1910年前后搬上舞台。1953年戏曲改革中由山东省戏改组定名吕剧。1953年山东省吕剧院成立之后,吕剧成为遍及山东、享誉全国的剧种。吕剧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

的新剧种,但其表演艺术形式却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早在清代中叶,山东南部农村就出现了一种名叫“小曲子”的小曲连唱体曲艺形式。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洋琴(洋琴),故又称“扬琴”、“洋琴”。历史上扬琴曾广泛流行于古黄河下游地区的河南、江苏、安徽的北部、河北的南部以及东北的个别市县。在山东最先流传于鲁西南,并逐渐向北(济南及惠民地区)、向东(青岛、烟台)延续扩展,约有二百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地区的语言、风俗的影响,逐渐形成为南路、北路、东路琴书三大流派。各自叫法也不尽相同,如东路琴书艺人商业兴自称本路琴书为“改良扬琴”;北路琴书创始人邓九如自称“文明扬琴”。到一九三三年邓九如在天津电台播音时,才定名山东琴书。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大爷 中国青年通讯员 张思语 供图

通过调查公园一位正在听戏的大爷们发现,河北人民对河北梆子较为了解,对山东吕剧的了解微乎其微。庆幸的是有一位大爷是吕剧的忠实爱好者,通过他我了解到吕剧是山东地方戏的代表剧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八大戏剧种之一,它的表演形式综合了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法,完美地融合了文学、美术与音乐等元素。吕剧在化装扬琴时期表演形式比较简单。多是几个人搭档,演唱一些故事简单、角色又少的剧目。如《王小赶脚》、《光棍哭妻》、《三打四劝》等。

演唱时坐成八字形,扬琴居中,其他乐器分列两旁。演员各持乐器,自拉自唱。演唱者根据其演唱技能和自然条件来划分角色。此时虽已有生、旦、丑等角色的分工,但并无严格的行当区分。艺人们将这种状况称之为“有脚色,没行当”。

更让人值得激动地是有一位山东德州的老奶奶激情演奏一曲,这也是第一次听到现场版的吕剧,我感到深深地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不尽相同,吕剧是齐鲁文化的戏曲表现形式。吕剧的唱腔风格和代表剧目,处处体现着齐鲁文化的思想准则和山东人民淳厚质朴的性格特征。可以说,传播弘扬吕剧,是继承优良传统的有力举措,是传承齐鲁文化的重要抓手。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人们的文化选择越来越多,吕剧与诸多戏曲剧种一样,都处于文化竞争的漩涡之中。如此一来,保护与发展吕剧,不仅重要而且

更有必要。

戏曲是一门现场的艺术,演员在实践中利用台上台下的交流而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表演方法。戏曲进校园,不是简单地单向文化传输,而是传统文化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在校学生是戏曲表演的欣赏者和感受者,也是戏曲发展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他们被传统戏曲感染的同时,也为戏曲创作提供了新素材和新思路。戏曲会因为青少年的参与而得到发展,而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也将因此提升。

创新让传统文化重焕生机,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摈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才能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其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使其走出国门,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创新传统文化能够促使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的全面崛起,中国声音和中国元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国学热”随之兴起。人们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进而寻求其中的价值观和精神。“国学热”兴起,促使教育市场不断扩大,书法、武术、围棋、中医以及古琴演奏等都有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学习。如今,人们更加重视古琴、书法等我国文化精粹,借助文化创新,能够促使我国文化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95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院徽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示

院徽作为学院的重要象征,承载着学院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增强学院内部的凝聚力,全面展现文法学院的特色与精神风貌,文法学院于4月10日至16日举办文法学院院…… 郭小宇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开展“文明教育日”劳动志愿服务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文明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奉献精神,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于4月27日中午在学院楼A-212教室开展了“文明教育日”劳动志愿服务活动,文法学院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开始…… 冯云会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贯彻八项规定精神,深化党纪教育成果——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教育成果,以常态长效治理确保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 花婷婷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聚焦党性修养,锤炼先锋力量——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召开发展

为规范党员发展流程,提升党员发展质量,4月23日上午,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于学院楼B319书法实验室成功召开第32期拟发展对象民主评议大会。此次会议由教工党支部宣传委员段洁主持,教工党支…… 王寒月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组织师生参加“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第三讲)”活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增强师生法治意识,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4月25日上午九点,文法学院组织法学师生通过线上平台参加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第三讲学习活动。本次大讲堂以……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作风建设要求,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4月24日,文法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于书法实验室B-319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刘松梅主……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深入冯丈村探寻非遗文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4月17日,文法学院教师李婉鑫、马智慧、任多芳、朱雪珂带领学生代表,前往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冯……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怀梆艺韵,薪火相传——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深入冯丈村探寻非遗文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4月17日,文法学院教师李婉鑫、马智慧、任多芳、朱雪珂带领学生代表,前往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冯…… 王玥忻 郝晓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同学们参与掷骰子游戏参与者看图猜影视参与者主动体验“打圆片”(通讯员刘梦娟)4月2…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走进菏泽麟州外国语学校开展2025年招生政策解读活动

为加强高校与中学的合作交流,助力中学学子了解2025年招生政策,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聊城大学,4月26日上午,聊城大学…

党建引领生态路,万羽齐翔地球村 ——“谷雨润万物,生态共守护”主题活动

为提升学生对生态保护的认知,倡导绿色生活,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学生党员服务站联合人与自然协会和爱鸟协会于2025年…

2025年西南石油大学“争鸣杯“辩论赛决赛圆满落幕——后真相时代论题引燃思

2025年4月27日晚七点,由电气信息学院指导、i鸣辩论协会承办的西南石油大学“争鸣杯”辩论赛决赛在思学楼A114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

湖师大公管院青工部“童样想法,哲样启迪”志愿活动暖心落幕

(通讯员宋金娥王君青)4月25日,由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工部策划主办的“童样想法·哲样启迪”志愿活动,在长沙市岳麓…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威海)法治新言调研团开展线上法院调研
为了更好地了解法院法制宣传情况,丰富团队研究内容,探索法治宣传新路径,2022年1月14日下午,山东大学(威海)法治新言调研团通过线上访谈形式开展调研。本次调研活动邀请了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审…
互联网从业者眼中的时间暴力——余生皆假期团队顺利开展寒假社会实践项目调研访谈
1月14日上午,余生皆假期调研团队对浙江省杭州市的从事互联网金融工作的张先生进行采访,了解互联网工作者群体的有关于劳动异化的状况。张先生本科于山东大学计算机系,后保研至北京邮电大学,毕业后有多家大…
循声觅道体悟吕剧 发扬非遗演绎风采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戏曲传承振兴的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振兴戏曲艺术提供了遵循、指…
走近群众,以普法护黄河
走近群众,以普法护黄河2022年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黄河护卫队队员走进了大街小巷,通过问卷形式了解人们对于黄河保护状况的了解程度,并且向群众们科普黄河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调查结果显示,在年龄…
走进山东吕剧,助推创新发展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促进吕剧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22年12月25日到12月27…
发戏曲传承 扬吕韵流长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戏曲传承振兴的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振兴戏曲艺术提供了遵循、指…
走前人之路,纪烈士之名
中国青年网六安1月10日(通讯员:宋成超)今年一月十日,为了弘扬爱国主义,培养家国情怀,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烈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安徽财经大学“还酹江月”团队部分成员怀着…
牢记使命,共建时代新篇章 ——重庆大学“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实践团实践纪实
2023年1月9日至1月13日,重庆大学“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实践团成员前往各自家乡的红色景区开展“红色教育学习”专项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在二十大刚结束的背景下展开,旨在重温红色记忆,缅怀革…
寒假社会实践行----秦楼街道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数字社区”建设作为“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便利社区公众生活、改善社区管理、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数字社区”建设是“数字城…
返家乡|线上线下同步宣讲,共筑网络安全防护墙
返家乡|线上线下同步宣讲,共筑网络安全防护墙(通讯员:吴诗羽高丽函指导老师:文磊)1月10日,2023年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千人百地”云实践团成员用线上直播、线下宣讲的方式在湖南衡阳、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