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一千多年以前,中国已经能制作出相当精美的瓷器。中国的制陶技艺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陶瓷技术的发展也体现了中国人在科技上的不断追求以及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为了更好感悟历经千年的陶瓷文化,2023年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寻梦逐根传统文化队队员来到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亲眼见证中国陶瓷的出生、成长与壮大。
映入眼帘的首先是玻璃展柜里形态各异的瓷器,在经过时间的洗礼后出现斑驳的裂纹,却平添了几分历史韵味,悄无声息地述说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大约在70万年以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在日常劳作时偶然发现一种独特的泥巴晾干后用火烘烤就会变得坚硬起来,于是他们将泥巴捏成各种形状后稍微加工就形成各种器皿用来储水、盛食物等等。这便是陶器的出生,并且在日后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日趋精美。陶器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学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的新篇章,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到了夏商周时期,陶瓷的款式多种多样,在殷墟中挖出的陶片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等多种样式,雕刻的纹饰、符号也与甲骨文和青器密切相关。而青器由于造价昂贵仅供贵族使用,普通百姓只使用陶器,这也体现了陶瓷工艺已经发展到能够批量产生的阶段。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再局限于盛物器皿,应用范围变广,大致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于制陶工作也格外重视。
唐朝陶瓷艺术可谓进入成熟时期。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使瓷器的需求量增多;饮茶之风盛行,推动了瓷器的发展;同时官方重视手工业的发展,放宽对民营手工业的束缚,这一切都为唐朝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唐三彩更在全世界文明遐迩。
陶瓷业至宋代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开始对欧洲及南洋诸国大量输出。以钧、汝、官、哥、定为代表的众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窑在全国各地兴起,产品在色品种日趋丰富,开创了烧制的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的“瓷器”时代。钧窑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元朝景德镇开始成为中国陶瓷产业中心,其名声远扬世界各地。景德镇生产的白瓷与釉下蓝色纹饰形成鲜明对比,青花瓷自此起兴文化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也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青花瓷属于釉下彩,出现于元代,盛行于明清时期。
直到清朝末年国运衰微,中国的制瓷业才日渐衰败。
陶瓷艺术装饰是中国优秀文化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民族的宝贵财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中国瓷器,从隋唐时期便开始向外域流传,宋、元、明、清各代,瓷器都作为重要商品行销全国,走向世界,陶瓷艺术装饰品作为商品在流通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传播中国的陶瓷文化,促进了中国文化发展,所以中国素有“瓷国”之称,誉满全球。制瓷工艺代代都有传承和创新,中国生产的各具特色的陶瓷,对满足人民的生活和审美需要,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都起着重要作用。
陶瓷艺术装饰的传承和发展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如何在传统文化中提取精华,汲取养料,如何在传统和创新中寻找平衡点,不放弃任何新的发展途经正是我们这一代乃至几代陶瓷艺术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为陶瓷文化的更广泛地传播与发展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历史使命。希望在大力推行传统文化的当代,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能够给陶瓷艺术装饰赋予新的审美理念、新的表达方式,让中国陶瓷再次闪耀耀眼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95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