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在华夏儿女心中,黄河是生生不息、万古奔流,是百折千回、东流入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写照。但我们所熟知的黄河,在世界上又有着怎样的形象呢?我们团队基于美英德法俄五国相关报道,对欧美主流媒体对黄河形象的构建进行了调研,探索黄河在欧美国家眼中的形象究竟如何。
我们搜索下载了2012年至2022年五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原文,并对其进行翻译,寻找着其中黄河的印记。而我负责调查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我首先搜集了《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 以及美联社等十年来的新闻报道。通过调研中我发现,自2012年以来,涉及黄河的报道数量波动上升,对黄河的关注相对增多,黄河越来越多地走进世界的视野。在初步整理出来的这六十余篇相关报道中,占比最大的是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洪水问题,其次是黄河对中国文化的孕育。
美国的新闻报道中提到了黄河曾经的洪水、污染、水资源短缺,也渐渐看到了中国治理黄河的努力、黄河对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黄河的形象渐渐丰满、立体起来。但这还远远不够,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并不仅仅是地理上流经九省区的一个流域概念,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黄河记录了中国北方生态环境的变迁,也目睹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昂扬姿态。黄河的形象不应只是洪水、水资源短缺。
除了新闻报道,我在调研中还搜集到了一本以西方人的视角,通过游历黄河,见证中华文明的悠久与伟大的书籍——《黄河之旅》。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于2012年4月出版了这本书,勾勒了西方人眼中这条大河的风貌,但本书中波特的所见所闻,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国。这本书为我们以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黄河、中国,提供了思路。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靠的不仅仅是国家,不仅仅是新闻报道中简单的一词一句,还应当是每一个人的切实努力,尽管个人的努力可能微弱,但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我们将以我们之力探索欧美主流媒体对黄河形象的构建,为讲好中国故事尽绵薄之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95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