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索黄河形象之美国站

来源: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 作者:李欣玥 黄河外宣调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在华夏儿女心中,黄河是生生不息、万古奔流,是百折千回、东流入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写照。但我们所熟知的黄河,在世界上又有着怎样的形象呢?我们团队基于美英德法俄五国相关报道,对欧美主流媒体对黄河形象的构建进行了调研,探索黄河在欧美国家眼中的形象究竟如何。

我们搜索下载了2012年至2022年五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原文,并对其进行翻译,寻找着其中黄河的印记。而我负责调查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我首先搜集了《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 以及美联社等十年来的新闻报道。通过调研中我发现,自2012年以来,涉及黄河的报道数量波动上升,对黄河的关注相对增多,黄河越来越多地走进世界的视野。在初步整理出来的这六十余篇相关报道中,占比最大的是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洪水问题,其次是黄河对中国文化的孕育。

美国的新闻报道中提到了黄河曾经的洪水、污染、水资源短缺,也渐渐看到了中国治理黄河的努力、黄河对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黄河的形象渐渐丰满、立体起来。但这还远远不够,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并不仅仅是地理上流经九省区的一个流域概念,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黄河记录了中国北方生态环境的变迁,也目睹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昂扬姿态。黄河的形象不应只是洪水、水资源短缺。

除了新闻报道,我在调研中还搜集到了一本以西方人的视角,通过游历黄河,见证中华文明的悠久与伟大的书籍——《黄河之旅》。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于2012年4月出版了这本书,勾勒了西方人眼中这条大河的风貌,但本书中波特的所见所闻,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国。这本书为我们以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黄河、中国,提供了思路。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靠的不仅仅是国家,不仅仅是新闻报道中简单的一词一句,还应当是每一个人的切实努力,尽管个人的努力可能微弱,但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我们将以我们之力探索欧美主流媒体对黄河形象的构建,为讲好中国故事尽绵薄之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95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荆州花鼓戏简介与分布地区
荆州花鼓戏简介与分布地区荆州花鼓戏简介:荆州花鼓戏,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俗称"花鼓子",曾称沔阳花鼓戏、天沔花鼓戏,亦称"中路花鼓戏"。是明末以后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
走进沂水县夏蔚镇:樱桃结出致富果,樱桃敲开幸福门
走进沂水县夏蔚镇:樱桃结出致富果,樱桃敲开幸福门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10日电(通讯员李静怡)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而耕地作为最重要的农业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在现今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背景下,…
一阵风,一颗种子,一片蒲公英的精彩 ——蒲公英实践队寒期调研活动顺利结束
(通讯员胡博2023-1-15)一日之计在于晨,1月15日7点55蒲公英实践队队员准时在在线上进行每日的打卡任务。紧接着陆陆续续有队员在线上发送自己的教案,大家都在有条有序的处理着自己的事情。10点30分蒲公英实践队…
非遗寻“技”,走进“大跳板”艺术
2023年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非遗寻“技”团进行线上杂技观赏,针对武汉杂技中著名的“大跳板”艺术进行了欣赏和思考。大跳板艺术是能够与俄罗斯《空中飞人》相媲美的高难度杂技艺术,是深受观众喜爱的高空节…
家乡非遗知识讲解公开课成功举办
(通讯员郭茹薇2023-1-15)2023年1月15日15时00分,先锋实践队在腾讯会议上进行了一堂家乡非遗知识讲解的公开课,由先锋实践队通讯组刘梓薇、胡杨和晏芷璇来讲解相关知识点,此会议中所有的队员以及支教学生都参与…
以青年之力 谱乡村华章
以青年之力谱乡村华章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趋于合理,为稳定经济发展大局提供稳定支撑。与此同时,部分地区也出现耕地“林果化”,一些地区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缩粮食生产,一些经…
第十天支教
今天是第十天支教,也是最后一天支教,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一起完成了各项课程的教学,各个小组的公开课任务和日常任务,完成了各种教案的撰写,各种时间的报备,也完成了线上线下问卷的调查,和学生一起完成…
历久弥新,继往开来——悠久丰富的陶瓷文化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一千多年以前,中国已经能制作出相当精美的瓷器。中国的制陶技艺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陶瓷技术的发展也体现了中国人在科技上的不断追求以…
最后一天的课堂。
今天是最后一天的课堂,我和我的学生也是最后一天的教学了,在这十天里,我们一起完成了许多节课,也完成了一些作品。在之前的课堂中,有传统文化视频剪辑课程,和学生一起完成一个有关传统文化的视频剪辑,…
宁津杂技——非遗文化中的“惊险奇美”
2021年1月1日晚,由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山东省杂技艺术家协会承办的山东新年文艺晚会杂技魔术专场在山东省会大剧院开演,精彩又刺激的优秀杂技节目汇集,整场演出掌声、欢呼声不绝入耳,惊叹声、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