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梨花深处的驿站,用舌尖挑起万里华灯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通讯员 李怡峥

梨花深处的驿站,用舌尖挑起万里华灯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2日电(通讯员 李怡峥)近年来,人口的增长、城镇化的加速等因素侵占了部分耕地,同时粮食收益下降和快速土地流转加重了对耕地的破坏,种种问题严重威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为深入了解耕地林果化打造的乡村振兴路,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前往梨花深处的驿站——滨州市阳信县梨园郭村,进行实地走访,入户调查,切身了解当地耕地现状以及林果化情况,感受梨花深处的飘香。

阳信,信水之阳也,有“水韵梨乡”之称,这里有鸭梨20多万亩,年产量可以达到四亿公斤。在前往梨园郭村的路上,周围全部是梨树,因为来时才1月,还未等到花开的季节,只有光秃秃的枝丫,但排排梨树不难想象花开时的盛景,一眼万里,只白雪满地。

图为梨园郭村的梨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怡峥 供图

走进农户家,寻林果化之因

刚刚进村,实践队队员们便被冷库里繁忙的场景吸引,一位笑得很开心的农户解释道:“今年的鸭梨价格竟然涨到了四元一斤,大家都忙着装箱了!”受疫情的影响,这几年很少有商家来村里收购,加上夏天突然袭击的冰雹让鸭梨的质量下滑,近几年的收成并不理想,而这寒冬中出售的果实,让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接着我们走进农户家,在一声声寒暄中队员们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他们认真耐心地回答着我们的问题,也在客观地思考当地林果化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在村民口中得知,在很久以前,这里并不是梨园,而是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但是当地的土地偏硬,不利于翻耕,而且天气状况较差且不稳定,雨天较少,湖泊、河流水量少,而灌溉用水多是河水、湖水,这就造成了用水短缺的现象,同时当地降雪量少,这便使一些农作物的质量下降,产量下滑,村民的收成不理想,所以在明朝初期,这里便向园林种植转变,鸭梨便有了长久的发展。说到种植梨树,村民的发言权可就大了,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种树的过程。从秋冬的剪枝到春夏的施肥打药,从花期的点粉到坐果时的套袋,即使前期成本较耕种粮食上升且种植过程繁杂,但是耕地林果化带来的巨大收益得到了广泛村民的认可。

图为实践队队员采访农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怡峥 供图

走进田间地头,多品种共谋发展

在当地农户的带领下,队员们前往了附近的果园。细心的队员发现,这一片土地上的梨树长得并不一样,农户耐心地解释道,他们的品种不一样,像长得高的便是丰水梨,又脆又甜,长得矮小的便是黄冠,它结的果子是偏黄黑色的,果皮较厚,而缠着塑料膜的这些是刚嫁接的七号梨,一般会给它套透明袋子,所以果皮是绿色的。村民说,不同品种的鸭梨坐果率其实是不同的,在种植鸭梨的路上政府也在引进新品种,由原来单一品种转变为多品种,实现了鸭梨的多样化种植,也为市场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图为村民提供的梨花照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怡峥 供图

走进梨园深处,果树带动农村振兴

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考察,在梨园郭村建设了一套以“梨”为中心的产业链。无论是梨花盛开时的梨花会,还是梨树结果时的大丰收,无论是采摘园还是农家乐,当地产业依托鸭梨特色文化搭建交流平台,经贸市场,以花为媒,以果为财,邀请着四方来宾。借助梨园打造“中国鸭梨之乡”的特色品牌,以鸭梨销售为主,以鸭梨醋、梨膏等衍生产品为辅,延长当地生产产业链,扩大特色品牌知名度,把销售市场打开。在生态文明与生活宜居之间寻找一个完美的平衡点,让小乡村获得大收益;在发展和定位之间明确方向,用对土地的热爱铸就乡村振兴路。

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农民幸福,小村庄落实“三农政策”,大产业引领乡村振兴。当梨花再次芳香千里时,百年梨树便再一次挑起舌尖上的“万里华灯”。

图为“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全体成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佳艺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95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以儒家成人思想,谱乡村人才建设新篇章
以儒家成人思想,谱乡村人才建设新篇章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更是文化上的极大优势。我们对其既不能妄自菲薄,又不能陶醉于历史、在纸堆中被束缚,应该批判地继承、加以吸收,与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光不负守田人”社会实践队:严守耕地红线,你我有责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光不负守田人”社会实践队:严守耕地红线,你我有责此前,随着土地流转的开展,乡村城镇化发展,土地利用违规的现象屡见不鲜,“耕地非粮化”现象突出,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提…
且看蒲公英吹起,共看实践队圆满
(通讯员王勇2023-1-15)寒假支教活动即将迎来尾声,为对寒假支教活动进行回顾总结,给此次寒假支教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蒲公英实践队决定召开寒调线上支教结业典礼。16时线上支教结业典礼在腾讯会议上正式…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完美收官
(通讯员孙欣蕊2023-1-15)今天是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萤火虫实践队寒假社会实践的活动的最后一天,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到此就要接近尾声,活动进行到这里,萤火虫实践队所要完成的工作也已经到收…
温故而知新——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第十天授课
(通讯员谷云娴2023-01-15)或大或小、色彩斑斓的梦想,在不弃微末、不舍寸功中开花结果,在日复一日、一点一滴的坚守中逐渐可感可及。今天是蒲公英实践队进行寒调活动的第十天,也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
荆州花鼓戏简介与分布地区
荆州花鼓戏简介与分布地区荆州花鼓戏简介:荆州花鼓戏,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俗称"花鼓子",曾称沔阳花鼓戏、天沔花鼓戏,亦称"中路花鼓戏"。是明末以后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
走进沂水县夏蔚镇:樱桃结出致富果,樱桃敲开幸福门
走进沂水县夏蔚镇:樱桃结出致富果,樱桃敲开幸福门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10日电(通讯员李静怡)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而耕地作为最重要的农业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在现今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背景下,…
一阵风,一颗种子,一片蒲公英的精彩 ——蒲公英实践队寒期调研活动顺利结束
(通讯员胡博2023-1-15)一日之计在于晨,1月15日7点55蒲公英实践队队员准时在在线上进行每日的打卡任务。紧接着陆陆续续有队员在线上发送自己的教案,大家都在有条有序的处理着自己的事情。10点30分蒲公英实践队…
探索黄河形象之美国站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在华夏儿女心中,黄河是生生不息、万古奔流,是百折千回、东流入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写照。但我们所熟知的黄河,在世界上又有着怎样的形象呢…
非遗寻“技”,走进“大跳板”艺术
2023年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非遗寻“技”团进行线上杂技观赏,针对武汉杂技中著名的“大跳板”艺术进行了欣赏和思考。大跳板艺术是能够与俄罗斯《空中飞人》相媲美的高难度杂技艺术,是深受观众喜爱的高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