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走进非遗美食:传非遗之手艺,持文化之火烛(实践感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作者:黄杨康

为了探究民间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并为手工技艺的弘扬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2023年1月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古韵遗艺调研团共14人,于聊城,菏泽,青岛,郴州等多市,顺应新时代要求,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手工主题,从民间手工的种类,民间手工的历史,民间手工的保护与传承等多个方面,展开社会实践调研。

实践出真知,切实感受栖凤渡鱼粉发展现状

作为古韵遗艺调研团的一名队员,经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于民间手工技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感悟颇深亦收获良多。在了解了民间手工技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我就开始进入具体实践阶段,走进民间手工技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我们家乡郴州市的非遗美食——栖凤渡鱼粉。对于离家在外的人来说,总有一道美食承载着家乡的味道。对于湖南郴州人来说,这道美食就是一碗混合着鱼香和辛辣味的栖凤渡鱼粉。

在栖凤渡镇鱼粉基地,掌勺的是现年七十多岁的吴安英奶奶。作为栖凤渡鱼粉的第三代传承人,自幼跟随母亲学习鱼粉制作,研究传统制粉,熬汤60多年,亲手煮过的鱼粉超过四百万碗。干粉在沸水中烫多久捞出,吴奶奶心中有数。抄粉入碗后拿起手边大勺从汤底中舀出鱼肉和鱼汤,滴上当地特有豆油,一碗鱼粉就制成了。

米粉,鱼肉,豆油三者的取材就在本地河里田间,此刻再次于碗中交汇,迸发出浓浓乡味。鱼粉不是鱼和粉简单的混合,让鱼与红汤融为一体,做到辣而不躁,鲜而不腥最考验制作者的功底。吴安英奶奶告诉实践队员,汤底就是鱼粉的灵魂,所以每天她都会捕捞新鲜的河鱼现杀现做。

图为实践队员所购的鱼粉。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杨康 摄

反思察问题,仔细思考栖凤渡鱼粉发展问题

从这次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对于像栖凤渡鱼粉一样的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可谓是迫在眉睫,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手工业被机械制造替代,而无法替代的手工业,因为难度高成本高,流失了大量的劳动者和传承者,使得工商业和机械制造逐步对手工业进行取代。新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新思想新文化如火如茶,快节奏的发展使人们的关注点逐渐离开民间手工技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民间手工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而言,其自身的脆弱性,也使对民间手工技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显得格外重要。还有关注群体多为老一辈,传承人也逐渐老龄化。随着老年人逐渐减少,渐渐对民间手工技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造成影响。

图为吴安英奶奶在门店熬制鱼粉汤底。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杨康 摄

右手掌磨,左手放米,虽然在现在的米粉制作中已经大规模地引入机器,但传承人吴安英在栖凤渡鱼粉基地,每次演示鱼粉制作和邀请市民体验时,仍然坚持使用手推磨,保存好鱼粉制作的原味是吴奶奶一直的追求。

感悟获新知,勇于保护与传承匠人之精神

在这次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都受益匪浅。首先是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加强了自身的实践技巧与能力,同时通过访谈与发放调查问卷加强了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变得更加外向。并且我也清楚的认识到课本上的知识不光要进行学习,更要通过脚踏实地的方式去真正践行出来。就像我们这次进行的民间手工技艺的实践,让我对于栖凤渡鱼粉更加了解,清楚了其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调研团发挥的宣传等作用继续加强对于民间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04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桂平杖头木偶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度调研,力求…… 陈梓怡 贾丽雯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路。踏入展示所,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展陈……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寒假期间,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红色文…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

最新发布

乡村振兴,重农强农
乡村振兴,重农强农中国青年网潍坊1月14日电(通讯员李璟秀)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农人”正在…
支教八天有感
八天支教有感一天天成长,总在某一天会突然感悟时间的流速之快吧。小时候十分钟的课件我都玩的不亦乐乎,如今已经有资格为这帮小孩子带来一点我浅薄的知识与观点了。于迷惘中笃定“到底应该教些什么?”、“…
曲园学子走进非遗美食:传非遗之手艺,持文化之火烛(实践组图)
大学生网报郴州1月18日电(通讯员黄杨康)为了探究全国红色基因的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并为红色基因的弘扬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2023年1月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古韵遗艺调研团成员之一黄杨康前往了湖南省…
曲园学子走进非遗美食:传非遗之手艺,持文化之火烛(实践纪实)
大学生网报郴州1月18日电(通讯员黄杨康)栖凤渡鱼粉的发源地在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栖凤渡这个古镇。在2022年12月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古韵遗艺调研团前往湖南省郴州市,顺应新时代要求与防疫的安全需要,从栖…
传中华文化,扬剪纸艺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
“千人百地”返家乡|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创建校园网络文明
“千人百地”返家乡|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创建校园网络文明(通讯员:曾思琦黄宇康刘娟指导老师:文磊)1月15日晚,2023年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千人百地”云实践专项活动成员黄宇康、刘娟前往湖南…
山大学子调研外媒对黄河报道情况感悟收获:黄河外宣刻不容缓
为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青年大学生关心关注国家大事,为讲好中国故事注入青年力量,2023年1月1日,山东大学(威海)“黄河外宣调研团”社会实践团队在线上开始了“欧美主流媒体对黄河…
曲园学子寒假行,青春学习二十大(30)
为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扎根于学子心田,让精神鼓舞转变为内在动力,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益起实践行,心系社区家”实践队对《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进行阅读学习,实践队员…
曲园学子寒假行,青春学习二十大(29)
为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扎根于学子心田,让精神鼓舞转变为内在动力,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益起实践行,心系社区家”实践队对《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进行阅读学习,实践队员…
曲园学子寒假行,青春学习二十大(28)
为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扎根于学子心田,让精神鼓舞转变为内在动力,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益起实践行,心系社区家”实践队对《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进行阅读学习,实践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