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修建回乡路,温暖村人心

来源:山东科技大学 作者:☭

修建回乡路,温暖村人心

要想富,先修路,回乡振兴的大学生都深知这一点,乡村要振兴,农民要幸福,道路建设必须跟上。作为优秀的共产党员,山东省枣庄山亭区西集镇的大学生们看着村内每次下雨都充满泥泞的土路。他们决定和村委会一起向镇政府反应,申请一批修路资金。

“由乡政府解决材料费用,群众无偿提供劳动,政府出钱大家出力,路就修起来了。”在村民代表大会现场,返乡大学生们对村民们说道。通过多次民意征求,村里的党员群众一起近距离、面对面接触,倾听百姓的真实呼声,进一步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汇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测量、划线、打地基、铺油……枣庄西集镇正在紧锣密鼓的修建乡村公路,完工后,村民的出行环境将实现华丽“变身”。施工现场,党员群众干的热火朝天,三轮车、手推车、铁锹、铁铲齐上阵。在50余名党员和村民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村中心道路近600平方米的路面完成修缮,从前尘土飞扬的坑洼路面已初露“新颜”。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历经了三个月的时间村子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原本泥泞不堪的土路摇身一变成了光彩夺目的水泥路。以前下雨走在路上村民的愁容也变成了喜悦的笑容。

在完成道路建设之后大学生们做了一个回访,先是采访了一位村里的基层干部。刘书记简单的汇报了一下成果:”从抓乡村道路建设着手,着力推进乡村公路提升改造工作,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多条公路面貌焕然一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环境。接下来,西集镇将进一步提升道路改造,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既要把乡村公路修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提升广大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更好的保障。 之后青年大学生们又回访了一位村民:”以前这里的道路坑坑洼洼,骑自行车很颠簸,走路也不方便。现在路面平坦又开阔,很适合遛弯、运动。修路是一项民心工程,不仅改善了我们的出行环境,也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镇政府的关怀。”当所有的工作人员看到了回访的成功,大家都流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最后大学生团队沿着新修的公路行走,路面干净得仿佛没有一丝灰尘,在感叹的同时也对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充满敬佩。我们其中一位家里就住在村中的大学生说:“政府为我们修了这么好的公路,我们肯定要爱护它。有了它,我才能更方便地回家探望老人,这不光是一条路,也是搭在我和亲人心间的一座桥。”

编辑:刘颜畅 马西文 摄影:栾斌 秦学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08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新年习俗变多少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至圣的地位。这一天不仅仅是年末岁首的节点,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人心中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每当春节期间我国各地方的人民…
沈阳理工大学:VR赋能云游,信仰点亮人生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了解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巩固2022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专项社会实践硕果…
南北小年不同日
“二十三,糖瓜粘”。农历腊月二十三,我国北方称为“小年”,而南方地区则错后一天,在腊月二十四迎来“小年”。为究其原因,2023年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燃习俗之薪,延传承火炬”实践队队员在网…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马克思说的真队】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时指出:“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
【学习春节习俗,感悟传统文化——马克思说的真队】
腊月二十三,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它是大年的序曲,也是春节的开端,它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
利民河流治理,青年返乡调研
利民河流治理,青年返乡调研实施河道疏浚整治、建设生态河道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绿色宜居家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枣庄山亭区西集镇突出生态恢复,改善水系环境,不断提升人居环境,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让信仰点亮人生——沈阳理工大学开展“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菜单式宣讲活动
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郭明义爱心分队“筑梦E+”实践队开展“弘扬井冈山精神,构建‘123N’成长伴学新范式”云端伴学活动。指导教师刘浩然、侯思雨全程参与、跟踪指导,团队负责人马楷越带领团队成员…
乡村颂振兴,喷灌
山亭区西集镇上演节水大赛,喷灌技术助力乡村振兴二十大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早期的大满灌,…
参观旧址博物馆,探寻文物法治光影
2023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寻找齐鲁文物的法治光影”社会实践队实地参观了青岛监狱博物馆。青岛监狱旧址博物馆包括各种建筑26栋,是集监狱建筑群、司法文物展示为一体的特色博物馆,迄今已有一百多年…
观战争遗址,寻文物法治光影
2023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寻找齐鲁文物的法治光影”社会实践队以实地调研的形式参观了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是国内仅有的展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中国命运的场馆,位于京山路26号,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