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工大学子寒期实践:参观革命遗址,感悟红色基因
2023年1月19日下午,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追寻红色志愿服务”实践小队成员前往“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李馆地道旧址”进行实践活动。
李馆地道战遗址,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素有“鲁西南大门”之称的李馆地道,开挖于抗日战争时期,旨在保存力量,打击敌人,坚持持久战。李馆地道以本村为前站中心,南连任庄等5村,东沿故黄河大堤直通汤水口,北与曹县10余个村庄相连。地道全长约25公里,在地面以下1.5米左右,高1.7米,宽1米,可容纳1.4万余人。这些地道设施,在打击敌人、保存自己方面,发挥了巨大威力。如今,李馆地道大部分保存完好,每年都吸引大批中外游客前来参观,成为对青少年和广大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
图一:李馆地道战遗址大门图二:李馆地道战遗址石碑
来到“李馆地道旧址”,首先看到的是平常家的农家大院,在大院一旁,摆放着旧时百姓劳作时用到的工具,还有他们日常用的衣服。在另一侧的房间中,陈列着战时所用的武器和炮弹。不仅如此,还可以看到他们当时的电话和在墙上挂的算盘和时钟。我们的先烈就是在这个环境下生活的,他们必须要保护人民的安全,这让我们何尝不感到心酸呢,我们追寻红色基因不就是为了让我们有更好的爱国习惯。
进入正前方这座瓦房的里间,墙壁上挂着有关“李馆地道的历史材料”,地道口正位于右方的房间中,在抗日战争时期,地道口本来应该是一个锅台,后来又在锅台前修了一个进口,以方便大家参观。
图三:战时用品与武器炮弹
图四:李馆地道的历史材料
图五:李馆地道入口
走进地道,一米多的高度不容人直起身子。地道内阴暗潮湿,里面的气眼、密室、转盘、枪眼、卡口、陷阱等依然完好。地道之中有许多的通道,其连接了大院后方不同的出口。顺着其中的一条通道走到出口,小队成员感受到了,英勇无畏的革命先烈们克服艰苦的条件,为革命抗战胜利奋斗到底的顽强精神,以及聪明智慧。
图六:李馆地道内部
在大院的后方,屹立着杨朝起先辈的烈士墓碑。杨朝起是李馆地道修建的组织者之一。杨朝起参加革命后,在党组织领导下积极发动群众,组织发展革命武装,建立巩固了民权县最早的李馆革命根据地。1942年,他与武委会主任于步霄等配合考成县大队,拔掉辘轳湾伪联保据点,带领民兵多次伏击日伪军、拔除日伪军据点。在解放战争时期杨朝起发动群众开挖李馆地道,打击敌人。1948年7月26日,在敌人的包围下,杨朝起身中数枪,壮烈牺牲。
图七:杨朝起先辈的烈士墓碑
抗日战争期间,李馆人利用地道消灭敌人300多名。在解放战争时期,民权县委带领李馆人民充分利用地道同国民党与顽匪作战,不仅成功抵制了国民党军的正面进攻,实施了战略转移,保存了实力,更打击了顽匪的嚣张气焰。李馆地道抗日遗址作为红色基因、红色资源,呈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鲜亮底色,更见证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参观完李馆旧址后,小队成员深受感触,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应当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传承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图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19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