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必然选择。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普法实现依法治国、法治社会的是重要的手段,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此前“普法专业团队”社会实践小队主要聚焦于实践的统筹规划和实践准备工作,在队长的带领下,小队成员展开线上讨论,由队长向成员介绍实践安排,分享往年时间成果、汲取成功经验,说明实践时间及大致规划,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最终确定了实践的主题与实践宣传方式,探讨出具体的实践方案。讨论结束后由队长制定出具体工作安排并对各成员分配具体任务,各司其职,互相合作。
小队成员又集思广益,互相提出问题、分享问题,形成了一份由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完成的调查问卷。通过此份问卷进行了线上调研工作。根据问卷回收结果来看,公民法律意识有所提高但总体仍是有些许薄弱,一是部分人在遇到纠纷或侵权是并不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是采取忍气吞声的态度。二是公民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有限,不能及时全面的获取知识。三是对法律热点问题关注较少,或者不关心社会热点问题。总体来看普法工作仍需加强。
对此调查结果的改善措施,小组从以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普法工作要注重内容创新。将普法内容与群众热点、难点问题联系起来,有针对性、目的性地普法,做到精准普法,而不是机械枯燥地输出法律知识。
二、创新普法形式。互联网的发展为普法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普法短剧、线上授课以及深受人们欢迎的专业人士普法视频等将受众进一步扩大,其有趣的形式、生动的讲解以及极具吸引力的内容提高了观众的学法热情,激起了大批人的了解法律的兴趣,为法律的普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全体参与,注重法律边缘人群。普法工作不仅要注重学生、青壮年群体,还要深入人民,关注到边远闭塞地区的人民、农村人民等,此类人群也是普法重要对象。近年来法律下乡、法进大山等活动逐渐开展,法律的臂弯庇护到了更多的人民。我们要记住,底层人民素质提升了,社会的素质也会随之提升。
通过此次问卷,小组成员认识到普法工作要进一步深入,发现了普法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点,对日后的调研有极大价值,为未来的调研确定了方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20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