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古村,探寻非遗——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百年风华,知之笃行”实践队社会实践报道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张嘉诺

为更好地传播二十大精神,响应国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号召,了解当地非遗古村现存状况,“百年风华,知之笃行”实践队队员张嘉诺于2023年1月27日在山东济南章丘区三德范村开展调研活动。

一个村庄,一种生活,一段记忆。据《三德范庄志》记载,此地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发展为聚落,春秋战国时期,为齐长城的锦阳关小寨。至元代时,已成为交通发达的重镇,至清代发展至顶峰,商旅如织,人丁兴旺,并开始称为“三德范村”。三德出自《论语》,乃“智、仁、勇”三德,村名暗含“三从四德”之意。

本次活动以“走进古村,探寻非遗”为主题,以线下实地参观为主要实践方式。首先我们探访的是三德范村的禹王庙,它是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因其地理位置偏南,别称南头庙。走进禹王庙,队员们发现它的大殿坐北朝南,面阔山间,以青石为基础,有着木结构框架,我们还了解到禹王庙属清朝建筑,历史悠久,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历史遗留的气息,感叹夏禹王的勤政爱民。

之后,队员们来到了始建于宋末元初时期的玄帝阁,这是村中最著名的古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建筑上层为三开间殿阁,重修后为明清硬山式建筑。登上玄帝阁,队员们可以观望到远处的太平门,石砌的城墙,名额上镶嵌太平二字,为清朝同治年间所建,不难体会到当时百姓们对万世开太平的美好憧憬。穿过太平门进入太平巷,处处青石铺路,街道两旁古宅林立,队员们经询问了解到三德范村的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由产自当地的山石砌筑而成,既拥有悠久的历史传承,也体现着当地的民风民俗。

听村里的老人讲,在以前的时候,有个村叫大寨,有个村叫小寨,大寨住宾,小寨做饭,每天有小寨的人做好饭,推着车给大寨的人去送饭,一天三次,那时的古村因此被称为三队反村,后来村民为了好听取仁智勇三字,将村子更名为三德范村。每到元宵节到来之际,三德范的村民都会不约而同的组织扮玩,用这一独特的传统方式来庆祝新春佳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场面热闹,年味十足。

三德范村走过了数千年的历史,使历史悠久的古建筑、传统文化村落面貌、村里的民俗文化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交融荟萃,让三德范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传统古村落。如今三德范村特别重视文化历史保护,不仅做了古村布局的沙盘,而且还保留了许多石碑和拓片,这些石碑上的文字记载了三德范村的过去。古村落的存在见证了过去的辉煌和先人的智慧,现代社会快速发展,更要重视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20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访千企”对接就业供需,助曲园学子高质量就业
为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了解把握全国各地区的就业工作政策和工作部署,收集用人单位对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反馈,从而助力曲园学…
传承非遗经典,聆听琴瑟和鸣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以“琴棋书画”为代表的四艺则是中华文化千百年来的独特魅力。为传承非遗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鲁地拾遗队队员在寒假…
传扬优秀文化,同振民族荣光
为弘扬二十大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以中国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2023年1月24日“百年风华,知之笃行”队实践队队员李孟阳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每个人都可以是英雄
很幸运地通过爱无碍团队认识了一群可爱的朋友们。而在这其中,和我结对子参加生活桥的这位朋友尤其令我钦佩。“踏平山海,逐峰挽浪,从南到北,春来秋往,亦或许他们就是生活在旅途中,繁星为灯,心向远方,…
“返家乡”|湘潭大学学生为高中母校学生宣讲 网络安全知识
“返家乡”|湘潭大学学生为高中母校学生宣讲网络安全知识(通讯员:李美红石仲玉牟馨月指导老师:文磊)1月9日,2023年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千人百地”云实践专项活动小队在邵东县第三中学开展…
残健共融生活桥感悟
能够成为此次残健共融生活桥活动的志愿者,我感到很荣幸。在这个活动中,我交到了一群特殊的朋友——折翼的天使们:他们和我们一样,热爱着生活,期待着每一天;但他们又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比我们更努力、更…
返家乡|大学生为家乡群众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守住“钱袋子”
(通讯员:刘雨婷石仲玉牟馨月指导老师:文磊)近日,大学生“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千人百地”云实践专项活动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寒假返家回乡的青年大学生们用摆点宣传、派发手册、ppt路演、村村通广播…
残健融合 梦想启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朋友的梦。”冬残奥的赛场上,残疾朋友们正奋力拼搏、放飞梦想,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活出精彩人生。全球残奥健儿将向亿万观…
返家乡|学成专业回报母校,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通讯员:陈俏妍邝美昕指导老师:文磊)1月9日下午,2023年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千人百地”云实践专项活动第十六小队申美丽和申勇杰前往湖南邵东水东中学,为50余名中学生进行“迈入网络安全新…
“千人百地”返家乡|青年学子情系家乡,反诈宣传“玩出花样”
(通讯员郭静邝美昕陈俏妍指导老师:文磊)1月12日-19日,2023年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千人百地”云实践专项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张师锜等六位同学返回家乡湖南常德、岳阳和湖北恩施等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