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寒假行:乘线凭风去,轻鸢壮远观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见微知著实践队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12日电(通讯员 胡双赢)“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为响应国家号召,了解潍坊风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探索非遗保护与传承方法路径,曲阜师范大学“见微知著”实践队于1月11日前往杨家埠风筝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调研。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实地参观调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竖方 供图

鸢都潍坊,纸花如雪入云端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潍坊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潍坊风筝同中国许多民间艺术形式一样,产生于人们的娱乐活动,是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娱乐品。潍坊风筝的造型模仿的自然事物、社会生活以及神话传说中的形象,都寄托着“吉祥”和“吉庆”,兴趣和理想。绚丽多彩的颜色,与其说是所模仿事物的标志,毋宁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杨家埠潍坊风筝的故乡,是民俗传统的文化精品。实践队员实地参观调研杨家埠风筝博物馆,在这里,汇集着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风筝瑰宝。风筝的画面构图饱满,线条简练,气韵生动,栩栩如生,极富装饰意味,具有强烈的远视效果。“杨家埠风筝画面鲜明,源于年画。在制作方面扎绘并重,工艺精巧。框架扎制平整,画工细致考究。其特点以年画的艺术为根基,手绘点染,洒金点银,画龙点睛,微风即起,放飞高而平稳。真正做到了‘飞到天上是风筝,挂在墙上是年画’“负责人介绍到。

图为博物馆陈列的各式风筝工艺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竖方 供图

守正创新,传统科技相融合

实践队员与负责人交流了解到,“目前,潍坊风筝多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两种方式制作。传统工艺制作的风筝精精致美观,一针一线韵情思,是礼品赠送的不二选择;现代技术制作的风筝结实耐用,更适于日常放飞玩耍。”坚守传统与发展壮大,看似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传承人杨红卫选择刀刃向内,苦练内功,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当杨红卫和家人在风筝作坊里一针一线制作传统风筝的时候,鸢都湖边上的潍坊凯旋风筝制造有限公司却是另一番忙碌景象。车间里,缝纫机、自动断布机等设备整齐排列。轰鸣的机器,忙碌的身影,让人很难与风筝制作联系在一起。凯旋风筝原先是一个小作坊,随着国内市场的扩大和产品订单的增加,他们充分利用潍坊作为“世界风筝都”的独特优势和资源,让产品走出国门。乘着潍坊国际风筝会的东风,凯旋风筝率先与国际接轨,成为风筝产业的领头羊。

图为实践队员与负责人沟通交流,了解风筝发展现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秀彤 供图

不管是坚守一隅的手工作坊,还是乘风破浪的现代工厂,它们都是潍坊风筝产业发展的一个个缩影。从竹条、宣纸、酒精灯,到碳素杆、喷绘布;从硬翅、软翅、串式等六大类传统风筝,到软体、冲浪、特技等现代风筝,潍坊风筝走过千年岁月,也见证了时代变迁。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面对产业化发展大潮,是坚守传统“手造”技艺,还是做一个时代弄潮儿,成为每个风筝从业者必须面对的选择。在传承中坚守初心,在拼搏中开拓进取,在除旧布新过程中做好融合,潍坊风筝传承者在守正创新中让千年风筝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抓机遇补短板,实现跨越促发展

从一种娱乐手段,到一个文化产业,潍坊风筝在生产方式、花色品种、销售渠道等都经历了一场深刻变革。潍坊风筝这一老传统艺术,通过新的艺术内容呈现,借助新的平台传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了让潍坊享誉海内外的文化符号,也为潍坊市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注入了新的力量。

坊子工业发展区王家庄子村最早因生产各种竹制品在潍坊小有名气,随着风筝会的举办,该村抓住机遇陆续开始接单加工风筝,并不断更新生产市场需求的各类品种,在传统风筝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作了外形多样和独特的现代风筝,借助网络平台,逐渐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

产业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但风筝产业链条中存在的短板也不容忽视。比如: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建立风筝产业生产集聚区;整合线上线下,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加强创新研发,扩大精品传统风筝、现代风筝、动力风筝和冲浪风筝等高端优质风筝生产规模等。目前,在潍坊国际风筝会综合服务中心牵头协调下,正一个一个地攻克这些“碉堡”。今天的短板,就是明天的增长点。潍坊风筝产业正厉兵秣马、蓄势待发,必将迎来新的腾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26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环保在我心,环保宣传初见成效

通过我们一行人长达两个星期的努力,同学们节能低碳的意识初步形成,同学们对各项环保措施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今天的活动就是验收本次暑期环保科普之行的大检查,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这里有话说”线上采访圆满结束

为了能够更好地调查民众对环境保护概念,以及对“碳达峰”“碳中和”等词语的了解程度,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于7月26日展开了线上问卷调查的调研活动。调研问题主要以……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环境保护,你我在行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环境危机频繁出现,人类的生存正在面临严峻挑战,生物多样性在不断减少、冰川融化……为了缓解环境的危机,世界各国提……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把环保“袋”回家——环保袋设计绘画活动顺利完成

为了响应本次活动的主题:绿色出行,白色远离。环保你我,健康环境,理学院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机动组的全体成员于7月25日在理学院二楼开展了把环保“待遇”回家——环保袋设计绘画活动……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设计环保袋,绘画绿色图

今天上午由理学院志愿者策划、组织的“把环保‘袋’回家——环保袋设计绘画”活动在理学院圆满结束。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不仅在动手制作方面收获了很多,而且在活动中了解了环保袋对于环……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把环保“袋”回家

作为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的成员,我们今天进行了环保袋的学习与制作。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二氧化碳问题严重,资源逐渐短缺,但是人们却依然铺张浪费,上超……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折纸活动,寓教于乐

古往今来,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最近几百年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下,被过度消耗了太多。我们每天都在产生垃圾,而它们原本也是自然界中的资源,如今他们不仅被我们丢弃,还得支付一笔……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环保小发明作品展圆满完成

为了启发大家创新性的思维,并得到动手实践的机会,同时为了响应“环保”这一主题,环保科普团队于七月二十四日在墙壕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本次环保小发明作品展活动。科普环保团队……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青春依然在行动
经过学习一个多月的青少年安全教育社会实践,我深刻的了解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安全教育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安全教育的主题。从自我做起,从当下做起。贯彻落实安全教育的精…
曲园学子寒假行:感受风筝魅力,弘扬非遗文化
中国青年网潍坊市1月15日电(通讯员黄雪晴)风筝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据最早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墨翟所制,到了唐宋两代风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风筝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重视青少年身心健康,共度新春佳节
春节是中国人民一年当中最重要的的日子,“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年的这个时候都少不了烟花爆竹的燃放。但每年都有因为燃放烟花爆竹发生的事故,在这样一个团聚的日子里,大家都不愿意看到事…
加强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青少年校园安全一直是社会众人所心系的问题,校园事故的频发也是时常让人痛心。一个个血的惨痛教训不得不震惊,生命只有一次,灾祸却有无数。面对死亡的威胁,祈求是徒劳的,知识和智慧才是打开求生之门的钥…
2023年返家乡社会实践报告
2023年返家乡活动总结社会实践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
曲园学子寒假行:“胶东之花”朵朵开,即墨柳腔代代传
中国青年网日照市1月7日电(通讯员路昕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全世界越来越收到关注的问题。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是一个地区的脊,是一个城市的血脉。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构建、推进…
曲园学子寒假行:“花”开锦绣,“墨”染四方
中国青年网日照市1月5日电(通讯员路昕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吉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也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
曲园学子寒假行:何响与天通,瑶筝挂望中
中国青年网日照市1月5日电(通讯员路昕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
二十大(五十一)
“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寒假实践队伍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到:设施装备配套完善。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物质支撑。旱涝保收的农田水利设施,先进适用的农机农艺装备,智能高效的现代设施农业,能够显著…
二十大(五十)
“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寒假实践队伍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到:(二)科技创新自立自强。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根本动力。在耕地和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农业稳产增产根本靠科技。近年来,我国农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