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青岛市1月5日电(通讯员 赵华宇)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探索非遗传承和保护的新路径,曲阜师范大学“见微知著”实践队于1月4日前往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开展活动,探寻当地国家级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即墨花边”。
图为见微知著实践队员在即墨花边博物馆合影留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纪晓萱 供图
一针一线绣出金
走进园区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宛如浮雕的手工编织花边作品。茶杯垫、沙发抱枕、桌布……所到之处,令人啧啧称奇。看到队员们对这些精美绝伦的花边作品如此感兴趣,传承人向队员介绍到:“这些都是由我们的工人纯手工制成的。即墨花边从前又叫“鲁绣”,已经拥有两千多年历史了。主要原料是优质亚麻布和特制丝光线,呈现出米黄、漂白色,我们在“手拿花边”基础上,又吸收了小锁扣、绣花等技术,后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编织工艺。在我们即墨民间,几乎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绣花”。在农村,有一种叫“撑子”的绣花架子,妇女们经常聚在一起在“撑子”上飞针走线。她们在衣裙、手帕、鞋袜、被褥、肚兜上绣出鸳鸯、蝴蝶和花卉等图案,颜色淡雅还很逼真。现在又延伸出台布、床罩等可以对外销售的产品,又好看又实用,很受市场欢迎。”
从传承人口中,队员了解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妇女可以做花边补贴家用。当时即墨的工资水平约12元/月,而做花边一天能挣1.5元。因此当时流传着这样的俗语“不用油,不用电、一天能赚一块半”、“男人再能干,不如娶个瘸老婆在家做花边”。直到现在,公司还会把花边订单和图样分派到村里,村里的花边手艺人根据图样进行制作,按件挣取加工费。除了常规的台布、床上用品,目前还有福字等创新产品,一个手工艺人一天能制作两个福字,完成首批样品每天能收入五、六十元。这不仅为村里的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整个即墨区的经济发展。
图为实践队员认真观赏花边作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纪晓萱 供图
紧跟时代敢创新
当谈到即墨花边目前的发展情况时,传承人告诉队员:“花边色彩淡雅、构图精美,有强烈浮雕的艺术效果,在国内深受消费者喜欢。因为我们一直坚持“让科技融入非遗”,所以在了解了现在的年轻人的审美之后,我们将花边融入了时尚元素,像熊猫、鱼等。还推出带有即墨花边的装饰画、十二生肖团扇、书签、香囊、改良汉服等文创产品,满足了更多受众的消费需求。现在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我们还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通过抖音等平台直播来向外传播我们的花边知识,扩大知名度。不仅如此,我们还将产品推向海外。在进博会上,我们国华的董事长任华穿着即墨花边做成的衣服,展示即墨花边的绣品,吸引了不少国外的顾客!因此我们即墨花边在国外也很受欢迎,可以说在国内国外都有很大的市场。”
花边行业重在设计,面对机器批量生产的冲击,传承人们一方面不断加强对传统技艺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不断对花边新材料、新工艺、新针法和新产品进行创新改造。传承人说:“传统的东西,特别是手工做出来的东西,是有温度有灵性的,每一件都不一样,而机器做出的东西完全是一模一样的,也可以说就没有那种灵性。每一幅精美的作品都是我们的手工工人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即使市场广阔,产量很大,我们坚持手工编织的技艺从未改变,为的就是保护好传统花边的原真性。”
图为工作人员向队员讲解直播工作。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纪晓萱 供图
指尖技艺谋传承
花边是即墨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当地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花边的发展除了要走向海外,更重要的是传承下去。可完成这样一种精湛的作品,需要用到20多种纸花工艺、50多种布花针法以及24种刺绣针法,产品要达到平、薄、光、齐、匀、净的工艺技术要求。队员了解到,如此高的技术要求也导致了花边制作常年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冲击,很少有年轻人能够掌握炉火纯青的技术,花边的传承仍面临着困境。面对这种情况,传承人们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启动后,便为申报非遗做了大量工作。不仅对对花边技法、针法进行抢救性保护,还培训新一代花边编织传承人,扩大花边从业人员队伍。据悉,目前园区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青岛大学、青岛城阳职教中心等建立了研学、研训基地,免费面向社会开放。而申遗成功后即墨区文化和旅游局也对即墨花边进行论文大力宣传,还推出了相应的扶持政策。
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不断努力才能完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非遗人要努力探索,积极实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们认识技艺之美、匠心之美,感知传统之美、生活之美,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载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26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