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寒假行:针尖艺术,即墨花边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见微知著实践队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5日电(通讯员 江吉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强烈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呈现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非物化流变性等,成为区分各个不同地域历史文化特点的显著特征。1月4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见微知著”实践队前往青岛市即墨区国华工艺厂,通过实践调查的方式,切实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即墨花边博物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纪晓萱 供图

花边工艺,百年传承

实践队到达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后,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实践队队员了解到即墨花边的传承已有百年历史。即墨花边属于鲁绣的一种,早期花边工艺的雏形,是由民间捏绣和绣花两种手绣工艺结合形成的。随时间不断推进,花边工艺逐渐细化发展,愈发精巧。据历史记载,1910年,即墨艺人引进欧洲织绣织法并在当地生产,结合民间编织、刺绣的特点,在工种、针法、图案上不断创新和改进,完美呈现出即墨花边所特有的美。工作人员介绍说:“完成一幅即墨花边,需经过十几道工序,用到锁、编、织等20多种纸花工艺,锁灯笼扣、织密布等50多种布花针法,以及插花、行梗、纳底锁边等24种刺绣针法,产品要达到平、薄、光、齐、匀、净的工艺技术要求。由于每道工序的要求都十分严谨,所以需要民间艺人纯手工编织而成。因其针法独特,造型宛如浮雕,在国际市场被誉为‘抽纱行业的妙品瑰宝’。”

力破困局,发展求新

在采访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了解到,即墨花边小幅作品精美绝伦,既是一种消费品也能够作为收藏品,大幅作品高贵典雅,是中国传统编织技艺的最高水平代表之一。在市场中,由于即墨花边产品本身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即墨花边产品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有广阔的商业市场。但是受到花边工艺本身生产周期长,手工技艺要求高的限制,早期分散形成的花庄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造成了部分花庄的倒闭,影响了花边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工作人员表示,在新中国成立后,众多分散花庄合并,成为了当时的青岛即墨花边厂,使得整个花边行业得到了转机。之后花边工艺不断地成熟和完善,进一步拓宽了即墨花边的发展空间,成为了即墨经济的支点之一,养育了几代人。

图为实践队队员阅读即墨花边博物馆内资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纪晓萱 供图

工作人员在采访过程中对实践队队员说:“近年来,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发展,即墨花边也在与时俱进,在原料、工艺、产品方面寻求创新,希望能够在保留即墨花边这项技术本身美感的同时,让花边产品做到贴合市场需求。现在的花边产品,通过一系列创新,产品种类得到了拓展,由初期的几个品种,十余种规格,发展到台布、餐套、床罩等十几个品种,两千余种不同花色和规格。与此同时,产品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得到了提升,进一步提高了花边产品的销量。”除了传统花边产品,还开发出了融入了即墨花边元素的装饰画、十二生肖团扇、书签等文创产品,即墨花边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响应市场需求,推动了花边产品的创新发展。

非遗技艺,大美花边

2011、2012年,即墨花边手工编织工艺分别入选即墨区级、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6年即墨花边传统手工技艺被山东省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8年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21年6月,作为鲁绣的一种,即墨花边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被选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即墨花边蕴含的文化传承的到了进一步的肯定,也让更多人有了了解即墨花边技术、产品的兴趣。

近年来,为了更好的促进即墨花边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即墨花边一方面借助媒体进行宣传,提升花边技术与产品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即墨花边积极与社区、学校进行合作,让这份传承了百余年的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推广,作为优秀文化的载体传承下去。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即墨花边博物馆内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纪晓萱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29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让艺术之花开满校园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4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小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激发其对美学艺术的热爱从而增强对中华美学文化、历史的高度欣赏与认同,7月24日上午8时30分,“缘梦”……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走进学生家庭,走入孩子心灵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3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给予孩子更高质量教育与陪伴,7月23日“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壮楚天浩气,树健体新风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1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增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其坚定的意志力及团队合作精神,7月21日上午8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开展“趣味运……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0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7月20日下午14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传承手工艺术,放飞指尖梦想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9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断激发其创造“美”的高度热情,7月19日上午9时“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积极组织并开展了“一起……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文明志愿情,奉献我先行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8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全方位提升中小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7月18日下午15时“缘梦”志愿服务队……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习实践,劳动创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总和育人价值。故,为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使其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用脚步丈量崇阳,持赤诚以敬先贤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深入了解崇阳文化发展史,感受当地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及其独特文化魅力,“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在得到当地部门的鼎力支持之下,于7月15日开展了“……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巍巍酿酒香,悠悠千年韵
中国青年网山东东营1月5日电(通讯员王青文)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
曲园学子访柳腔传承人袁玲:醉人柳腔曲,最爱是乡音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8日电(通讯员李心如)“杯接田单饮老酒,醉人乡音听柳腔。此来一路睹锦绣,更望琼楼非梦乡。”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柳腔,是历史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是先祖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
曲园学子寒假行:非遗进社区,即墨柳腔“润”民心
中国青年网泰安1月6日电(通讯员尹宗衍)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在人民心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研究切实保护与传承…
走过铿锵十年,喜看一路芳华——哈工大威海2105201班学子线上寒假实践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语言文学学院1月8日讯】(通讯员:朱方正)为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在新时代担当作为、建设祖国,2105201班全体成员共同…
亲切接触,在实践之中体会民生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发展的快慢是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都与乡村振兴…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秘酿酒工艺,追寻千年文化
探秘酿酒工艺,追寻千年文化中国青年网山东东营1月5日电(通讯员王青文)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
开眼望长河,铭暗思亮光——哈工大威海2105201班学子线上寒假实践(文化传播专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语言文学学院1月8日讯】(通讯员:朱方正)为赴韩交流期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1月8日下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105201班团支部通过开展线上会议,共同整理城市历史与传统…
曲园学子寒假行:针尖舞者,锦绣中华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5日电(通讯员李心如)“薪火传万代,文化永流传。”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的重要基础。为保护弘扬非遗文化,更好落实即墨…
普惠旅游促发展,乡村振兴利万家
在后疫情时代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当务之急是恢复疫情之前的经营状态,并在这一基础之上转型升级,响应国家号召在旅游产业上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从而推动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曲园学子寒假行:“墨”上“花”开赏非遗,直播带货争创新
中国青年网日照市1月4日(通讯员鲁雨荷)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与传承非遗,是一代代人的心愿,也是一代代人的责任和使命。据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