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8日电(通讯员 李心如)“杯接田单饮老酒,醉人乡音听柳腔。此来一路睹锦绣,更望琼楼非梦乡。”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柳腔,是历史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是先祖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保护弘扬柳腔文化,更好落实柳腔宣传工作,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见微知著”实践队于1月6日前往青岛即墨古城对柳腔进行随访和调研,探讨袁玲的柳腔传承之路。
图为实践队员在宣传栏处学习柳腔历史文化。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纪晓萱 供图
与柳腔的相识
简单利落的着装、优雅的形体、温婉柔和的气质、神采飞扬的眼神……这是袁玲老师指导学生时的状态。
袁玲并不是青岛即墨本地人,而是跟随父母来到即墨读书,当时的即墨县有个京剧团,京剧团到学校里挑选演员,在家人的一致支持下,她成功入选。14岁的袁玲在京剧团学了半年的时间后,京剧团撤销了,袁玲和其他五个新学员就直接转到了柳腔剧团,成为第一批学员。
“刚开始接触柳腔,其实并不喜欢,觉得它很‘土’,都是方言土语。”袁玲父母都是教师,也是外地人,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袁玲对即墨本地的戏剧感情起初并不是很浓郁。
在袁玲的记忆里,他们当时边学边演,摸索前行。“从一开始的不喜欢到慢慢的爱上,一直到现在,这个过程经历了也不少。”袁玲常说。
“幸运儿”不仅是幸运造就的
袁玲提到最多的就是“幸运”。从接触柳腔,到成为主角,从开“小灶”,拜师新凤霞,到开“演唱会”,袁玲一直觉得是“幸运之神”的眷顾。只是,在这背后的艰辛和酸涩,她不会忘却。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戏曲演员,对此体会应该是最深的。据袁玲老师说,他们当时的团长张世民是部队转业的领导,对他们进行的是军事化管理,天亮就得排着队到河边去锻炼,很累。他们练功是在院子里,冬天手脚都会生出冻疮,每天要完成多少动作也都是规定好的。拿大顶的时候,地上都会湿一片,不知道是汗水还是泪水。
图为柳腔演员的衣柜展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纪晓萱 供图
“当别人都不练功的时候,我还必须练‘私功’,因为有两位老师觉得我是那么块料,想让我多练练”。因此,袁玲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担任重要角色。
从艺四十余载,将柳腔唱遍全国
袁玲经常谈到除了老师的严格教导和栽培,她还要感激一次机缘巧。在她印象中,她的第一部大戏是改编自昆曲的传统戏剧《十五贯》。
“本来是我的一位老师主演,后来因为她生病了,戏已经打出去了,团里当机立断让我主演。”从此以后,袁玲正式挑起大梁,《花灯记》《寻儿记》《刘海戏金蟾》等几十出戏陆续上演,即墨柳腔团一炮而红,袁玲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角儿。
袁玲介绍,自2010年她被授予国家级非遗项目柳腔青岛市级传承人以后,自己更感到对柳腔传承的责任。她建立了柳腔传承人工作室用来弘扬柳腔文化。在即墨柳腔剧团招收了20名学员后,袁玲任指导老师向学员传授柳腔的唱功唱法等表演艺术。袁玲认为作为即墨的家乡戏,孩子们应当对柳腔有所了解。她秉承“戏剧人才从小培养”的观念,注重发现和培养柳腔艺术人才。接着便率先尝试在即墨实验二小、德馨小学开设柳腔班,每周二下午为小学生们授课。由她指导的传统戏《花灯记》唱段参加了全国第五届中小学艺术展,柳腔唱古诗节目参加了2018年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国学春晚。
“一个剧种一定要培养年轻演员和观众,否则就会被淘汰。”在平日排练中,袁玲不断将这一理念传递给柳腔学员。她告诉实践队员,近两年,柳腔剧团坚持从身边普通人的善举中寻找灵感,柳腔小品剧《俊嫚》的主人公原型就是即墨市道德模范、替父母还债供弟弟上学的马俊俊。在闲暇时,袁玲还会和团里的演员、乐师一起讨论如何在柳腔演出中将人物塑造的更加丰满、生动。
柳腔传承,文化赓续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一位青年演员。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鲁雨荷 供图
紧接着,实践队员采访到了一位青年演员,她向成员们介绍了自己在学习柳腔还有进行表演时的心路历程。实践队员问到袁玲老师,她说:“袁玲老师一直是我心中的柳腔艺术标杆。她授课非常认真仔细,是我心中一直敬佩的老师。未来,希望能成为像她一样出色的柳腔演员,让更多人了解、爱上柳腔。”
传承两百多年后,即墨柳腔余韵不绝,醉心乡音唱响齐鲁大地。对于即墨柳腔的未来发展,实践队员希望通过此次随访,发挥传声筒的作用,让柳腔演员的实力和政府的努力被更多人看到,让更多年轻人去了解、热爱柳腔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29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