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访柳腔传承人袁玲:醉人柳腔曲,最爱是乡音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见微知著实践队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8日电(通讯员 李心如)“杯接田单饮老酒,醉人乡音听柳腔。此来一路睹锦绣,更望琼楼非梦乡。”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柳腔,是历史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是先祖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保护弘扬柳腔文化,更好落实柳腔宣传工作,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见微知著”实践队于1月6日前往青岛即墨古城对柳腔进行随访和调研,探讨袁玲的柳腔传承之路。

图为实践队员在宣传栏处学习柳腔历史文化。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纪晓萱 供图

与柳腔的相识

简单利落的着装、优雅的形体、温婉柔和的气质、神采飞扬的眼神……这是袁玲老师指导学生时的状态。

袁玲并不是青岛即墨本地人,而是跟随父母来到即墨读书,当时的即墨县有个京剧团,京剧团到学校里挑选演员,在家人的一致支持下,她成功入选。14岁的袁玲在京剧团学了半年的时间后,京剧团撤销了,袁玲和其他五个新学员就直接转到了柳腔剧团,成为第一批学员。

“刚开始接触柳腔,其实并不喜欢,觉得它很‘土’,都是方言土语。”袁玲父母都是教师,也是外地人,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袁玲对即墨本地的戏剧感情起初并不是很浓郁。

在袁玲的记忆里,他们当时边学边演,摸索前行。“从一开始的不喜欢到慢慢的爱上,一直到现在,这个过程经历了也不少。”袁玲常说。

“幸运儿”不仅是幸运造就的

袁玲提到最多的就是“幸运”。从接触柳腔,到成为主角,从开“小灶”,拜师新凤霞,到开“演唱会”,袁玲一直觉得是“幸运之神”的眷顾。只是,在这背后的艰辛和酸涩,她不会忘却。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戏曲演员,对此体会应该是最深的。据袁玲老师说,他们当时的团长张世民是部队转业的领导,对他们进行的是军事化管理,天亮就得排着队到河边去锻炼,很累。他们练功是在院子里,冬天手脚都会生出冻疮,每天要完成多少动作也都是规定好的。拿大顶的时候,地上都会湿一片,不知道是汗水还是泪水。

图为柳腔演员的衣柜展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纪晓萱 供图

“当别人都不练功的时候,我还必须练‘私功’,因为有两位老师觉得我是那么块料,想让我多练练”。因此,袁玲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担任重要角色。

从艺四十余载,将柳腔唱遍全国

袁玲经常谈到除了老师的严格教导和栽培,她还要感激一次机缘巧。在她印象中,她的第一部大戏是改编自昆曲的传统戏剧《十五贯》。

“本来是我的一位老师主演,后来因为她生病了,戏已经打出去了,团里当机立断让我主演。”从此以后,袁玲正式挑起大梁,《花灯记》《寻儿记》《刘海戏金蟾》等几十出戏陆续上演,即墨柳腔团一炮而红,袁玲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角儿。

袁玲介绍,自2010年她被授予国家级非遗项目柳腔青岛市级传承人以后,自己更感到对柳腔传承的责任。她建立了柳腔传承人工作室用来弘扬柳腔文化。在即墨柳腔剧团招收了20名学员后,袁玲任指导老师向学员传授柳腔的唱功唱法等表演艺术。袁玲认为作为即墨的家乡戏,孩子们应当对柳腔有所了解。她秉承“戏剧人才从小培养”的观念,注重发现和培养柳腔艺术人才。接着便率先尝试在即墨实验二小、德馨小学开设柳腔班,每周二下午为小学生们授课。由她指导的传统戏《花灯记》唱段参加了全国第五届中小学艺术展,柳腔唱古诗节目参加了2018年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国学春晚。

“一个剧种一定要培养年轻演员和观众,否则就会被淘汰。”在平日排练中,袁玲不断将这一理念传递给柳腔学员。她告诉实践队员,近两年,柳腔剧团坚持从身边普通人的善举中寻找灵感,柳腔小品剧《俊嫚》的主人公原型就是即墨市道德模范、替父母还债供弟弟上学的马俊俊。在闲暇时,袁玲还会和团里的演员、乐师一起讨论如何在柳腔演出中将人物塑造的更加丰满、生动。

柳腔传承,文化赓续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一位青年演员。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鲁雨荷 供图

紧接着,实践队员采访到了一位青年演员,她向成员们介绍了自己在学习柳腔还有进行表演时的心路历程。实践队员问到袁玲老师,她说:“袁玲老师一直是我心中的柳腔艺术标杆。她授课非常认真仔细,是我心中一直敬佩的老师。未来,希望能成为像她一样出色的柳腔演员,让更多人了解、爱上柳腔。”

传承两百多年后,即墨柳腔余韵不绝,醉心乡音唱响齐鲁大地。对于即墨柳腔的未来发展,实践队员希望通过此次随访,发挥传声筒的作用,让柳腔演员的实力和政府的努力被更多人看到,让更多年轻人去了解、热爱柳腔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29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书院传真】品幸福滋味,享浓情时刻——第二届“色香味意形”书院烹饪大

【书院传真】品幸福滋味,享浓情时刻——第二届“色香味意形”书院烹饪大赛暨“芳菲四月”4月师生集体生日会圆满落幕酸甜苦辣咸,调出人生百味;油盐酱醋,烹出世间百态;煎炒烹炸,做出…… 书院小源籽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书院部查看全文 >>

【书院传真】凝聚团队精神,共筑“三长”团魂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楼

【书院传真】凝聚团队精神,共筑“三长”团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楼长、层长、室长”三长训练营圆满落幕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成了点点金色的光斑,一个个青春靓丽的…… 书院小源籽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书院部查看全文 >>

第57期书院说:藏在动画中的创造力

第57期书院说:藏在动画中的创造力创造力就是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通过独特的方式创造出美好且适应人们需求的事物,创造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4月15日10:00,晋中信息学院举办第57期“书院说…… 书院小源籽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书院部查看全文 >>

【信院力量·书联】重温精彩瞬间,放飞青春梦想

信院力量·书联】重温精彩瞬间,放飞青春梦想青春是绚丽的彩虹,以靓丽的色彩勾勒人生的美景,青春是美妙的乐章,以跳跃的音符谱写生活的章程。优美的风景装点着活力无限的书院青春,在春…… 书院小源籽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书院部查看全文 >>

2020-2021第二学期书院第五周活动纪实·我们一起“趣”书院

2020-2021第二学期书院第五周活动纪实·我们一起“趣”书院青春是一场修行,在这场修行中学子与书院相遇,热情洋溢的少年在温暖的书院中稳步向前,不断成长,尽显青春风采.书院部3月31日14:3…… 书院小源籽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书院部查看全文 >>

2020-2021第二学期书院第六周活动纪实·我们一起“趣”书院

2020-2021第二学期书院第六周活动纪实·我们一起“趣”书院我们在书院相遇、相识、相知,感受书院“家”的温暖,跟随书院的脚步,让我们一同回顾第六周书院生活足迹。书院部4月10日8:00,由晋…… 书院小源籽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书院部查看全文 >>

书院部第七周活动纪实·我们一起“趣”书院

书院部第七周活动纪实·我们一起“趣”书院在书院,我们携手走过每一次温馨时刻都伴随着书院家人们的陪伴和关爱,与书院一同守望成长,砥砺前行。书院部3月23日—4月15日,晋中信息学院举办…… 书院小源籽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书院部查看全文 >>

【书院传真】以阅读点亮心灯,让书籍润泽心灵——2021年世界读书日之阅读一

【书院传真】以阅读点亮心灯,让书籍润泽心灵——2021年世界读书日之阅读一小时活动顺利举办阅读,悦心,约未来;品读,渡己,探本真。今年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晋中信息学院通识课…… 书院小源籽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书院部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养风承志青年继,赓续革命血脉存

养风承志青年继,赓续革命血脉存2024年8月3日,青岛大学暑期“三下乡”沂水寻源队聚集了一群心怀革命的热血青年,前往华东革命…

学门“新”启 “育”见成长

为了加强新生对大学的整体认知,帮助新生实现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的角色转变,明确发展目标,做好生涯规划,9月13日上午,生命…

西财学子保险调研助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8月7日电(通讯员李亦哲)贡献青春力量,迎接百年校庆,2024年7月,西南财经大学乡创实践队前往崇州五星村,开展…

五星保险调研助振兴

西南财经大学8月7日电(通讯员李亦哲)贡献青春力量,迎接百年校庆,2024年7月,西南财经大学乡创实践队前往崇州五星村,开展…

山东女子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安全之灯照亮成长,自护之舟扬帆起航

为了呵护小朋友健康成长,普及急救知识技能,筑牢全民反诈根基,响应“建设美好校园,反对校园暴力”倡议。山东女子学院青年…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寒假行:古老柳腔唱人间百味,千年传唱品百态人间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4日电(通讯员胡双赢)“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为响应国家号召,了解柳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潋滟丝绸旗袍,氤氲中华文明
中国青年网山东烟台1月13日电(通讯员王青文)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丝绸旗袍作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而并非已经湮灭失传的历史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加之可欣赏度高,因而极富有收藏价值…
曲园学子寒假行:即墨柳腔遇难题,创新路径促发展
中国青年网潍坊市1月8日电(通讯员黄雪晴)柳腔是即墨地区一项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由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五大剧种主导的中国戏剧市场当中,柳腔只能称得上是一个极其微小的地方性剧…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巍巍酿酒香,悠悠千年韵
中国青年网山东东营1月5日电(通讯员王青文)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
曲园学子寒假行:非遗进社区,即墨柳腔“润”民心
中国青年网泰安1月6日电(通讯员尹宗衍)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在人民心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研究切实保护与传承…
走过铿锵十年,喜看一路芳华——哈工大威海2105201班学子线上寒假实践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语言文学学院1月8日讯】(通讯员:朱方正)为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在新时代担当作为、建设祖国,2105201班全体成员共同…
曲园学子寒假行:针尖艺术,即墨花边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5日电(通讯员江吉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强烈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呈现出的历史价值…
亲切接触,在实践之中体会民生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发展的快慢是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都与乡村振兴…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秘酿酒工艺,追寻千年文化
探秘酿酒工艺,追寻千年文化中国青年网山东东营1月5日电(通讯员王青文)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
开眼望长河,铭暗思亮光——哈工大威海2105201班学子线上寒假实践(文化传播专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语言文学学院1月8日讯】(通讯员:朱方正)为赴韩交流期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1月8日下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105201班团支部通过开展线上会议,共同整理城市历史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