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年味里的非遗:特色非遗寻年味,潍坊风筝迎新年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见微知著实践队

中国青年网泰安1月11日电(通讯员 尹宗衍)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非遗不同的发展现状与问题,从而更好的进行保护与传承方式的探究。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见微知著”实践队奔赴潍坊杨家埠风筝博物馆,探索潍坊风筝文化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风筝故里,感悟非遗

为深入了解潍坊风筝发展现状,实践队成员们来到潍坊杨家埠风筝博物馆,向工作人员了解了潍坊风筝的创作缘起和文化特色。风筝制作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墨子和鲁班以木材制成鸟禽状器械,放之能飞,称为“木鸢”。风筝的造型模仿的自然事物、社会生活以及神话传说中的形象,都寄托着“吉祥”和“吉庆”,兴趣和理想。那绚丽多彩的颜色,与其说是所模仿事物的标志,不如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潍坊风筝还间接地记录下了中国民居和民间社会生活的情况,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有一定重要的参考价值。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经过长期的发展创新,潍坊风筝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风格。它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精细、品种繁多、起飞灵活。潍坊风筝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人物、飞禽、鱼虾、文玩器物、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等。此外,风筝艺人还把以上题材绘成象征吉祥的装饰图案。”2006年5月20日,潍坊风筝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图为实践队队员来到潍坊杨家埠风筝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肖秀彤供图

创新图存,坚守本心

参观完杨家埠风筝博物馆,实践队来到杨家埠街的几家风筝老店,就即墨花边的创新发展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和探讨。作为山东省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当今社会发展和疫情造成的传承困境,工作人员表示:“疫情前的风筝主要销往本地外地游客和国外许多地区,受疫情影响,风筝的线下销售出现困境,当地风筝商户也进行了销售方式的创新调整。除了传统的线下销售,也借助当前迅速发展的新媒体网络平台,开始网上销售,通过直播等形式售卖手工风筝。”而对于潍坊风筝漫长的发展历史,工作人员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潍坊风筝大多是固守传统的板式、筒式、硬翅、软翅、串式等,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创新,是潍坊风筝面临的一大问题。首先,在传统风筝的基础上改变风筝的样式,与旅游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相结合,并且充分发挥了现代工艺、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在继承传统风筝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崭新的现代风筝。”现代风筝的主要特点是重视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将传统竹子扎制工艺改进成现代炭竿,将手绘工艺由机器印刷取代,造型简洁、明快、清新、巧妙,可批量生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图为团队成员寻访潍坊杨家埠街,采访杨家埠街风筝店工作人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秀彤供图

年味风筝,中国特色

让非遗动起来,让年俗浓起来,让百姓乐起来。非遗年俗及文化,凭借其承载着的美好寓意,一直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临近年关,走进杨家埠,实践队员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走进其中一家传统手工风筝老店,店内工作人员表示随着春节的临近,他们也迎来了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候,工人们更是加班加点赶制订单。“因为马上要过年了,顾客们十分喜欢这些喜庆,带有年味的风筝,厂里订单量比较高,全体员工也是加班加点,争取年前把这个订单赶出来。”工作人员高兴地说。而为了迎接兔年的到来,潍坊风筝非遗传承人们都大展身手,创新结合传统技艺与新年元素,制作了以兔年为主题的风筝作品,一经推出,便受到了不少客户的追捧,订单量也特别大。店内工作人员也纷纷表示他们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迎接即将到来的兔年,不仅是传播非遗文化,他们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项非遗事业中,让非遗文化真正传承下去,不只是记忆般的存在,而是真真正正的融入生活。

图为潍坊杨家埠风筝博物馆中精美的风筝展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秀彤供图

来源于群众日常生活的传统非遗项目,经过时代的洗礼和甄选,以全新的面貌回归到百姓的衣食住行中,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热烈追捧,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思路:对于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一方面需要技艺上精益求精,内容上不弃传统,即不改变非遗的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另一方面需要建立非遗手工艺传承和创新路径的运行机制,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转型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29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进四中,青春共鸣启新程

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蓝天实践队的队员来到了莱芜第四中学,开展了主题为“根植母校情,共筑荣校梦”的宣讲活动。此次活动不仅增进了莱芜第四中学的高三学子们对于曲园的了解,也传…… 曲阜师范大学蓝天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阜师范大学:原山精神燃志愿之火,热血奉献铸生命之河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在国家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大背景下,曲阜师范大学“探红寻…

曲园学子进四中,青春共鸣启新程

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蓝天实践队的队员来到了莱芜第四中学,开展了主题为“根植母校情,共筑荣校梦”的宣讲活动。此次…

同行金色年华,共圆健康愿景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关爱意识的倡议,并进一步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曲阜师范…

曲园学子参加“寸草心・迎春送福”志愿实践活动

1月20日,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饶阳县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寸草心・迎春送福”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的老人们送去了新春…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风展红旗如画社会实践队:环保助社区,青年担

为了解当地环保现状、评估环保治理措施、促进社区参与、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及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

最新发布

见“圾”行事,“双碳”同行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
湖二师学子:云端筑梦 奔赴未来
2023年伊始,在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一起云支教·奋进新征程”的云支教线上活动。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与一位初三的小朋友共度这一个有意义的寒假。…
曲园学子寒假行:鸢飞沐光彩,非遗展新颜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14日电(通讯员江吉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带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目的是留存记忆,并且在新的社会生活中得以延续和创新,从而服务于当代社会的发展。非物…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企业实践
我在2023年1月3日至1月10日,到枞阳县官埠桥综合养殖有限公司实习。实习内容主要是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在这一个月的实习时间里,配种舍、产房、保育舍和育肥舍的工作都进行了尝试,从不同阶段猪的饲…
加快“双碳”社区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社区蕴藏着丰富的节能减碳潜力,我们的住宅和生活方式与国家“30·60”双碳目标密切相连。在日常生活的社区中,如何实现低碳生活?老旧小区该如何改造才能在更便民宜居的同时降低能耗、减少废物排放?2023年1月2…
探寻即墨柳腔,助力非遗传承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0日电(通讯员马晨旭)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流行元素越来越多样,但人们对非遗的关注与喜爱却日益高涨。为进一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曲…
社区调查了解民情,减碳宣传深入家庭
要围绕“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主题,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针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城市绿色低碳发展、适应气候变化等…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潋滟丝绸旗袍,氤氲中华文化
潋滟丝绸旗袍,氤氲中华文明中国青年网山东烟台1月13日电(通讯员王青文)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丝绸旗袍作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而并非已经湮灭失传的历史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加之可欣…
曲园学子寒假行:古老柳腔唱人间百味,千年传唱品百态人间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4日电(通讯员胡双赢)“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为响应国家号召,了解柳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潋滟丝绸旗袍,氤氲中华文明
中国青年网山东烟台1月13日电(通讯员王青文)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丝绸旗袍作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而并非已经湮灭失传的历史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加之可欣赏度高,因而极富有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