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三下乡:发扬助老为老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 作者:盛瑾

曲园学子三下乡:发扬助老为老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

传递助老之情,践行为老初心。尊老爱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为学习和发扬助老为老精神,我参与了曲阜师范大学“微光拂尘”实践队以“助老为老”为主题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了解老人的切实需求,认识到尊老爱老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传播尊老思想。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我积极参与了社区老人服务的志愿活动,进到老人家中采访问询,陪伴老人送去关爱。

聊家常展内心,谈过去明道理。我与老人张奶奶谈论家常时,老人拿出年轻时的老照片,同我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分享她年轻时的经历,在讲话时,我注意到她的眼睛亮起来了,仿佛又回到了风华正茂的时候。在漫长的人生中,每个人都有过辉煌的时刻,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头发开始变得花白,坚强直挺的背影在岁月中淡去,脚步也逐渐缓慢和步履蹒跚。当前老年人生活保障逐渐完善,但仍然存在极少数不足。在老年人保障方面,一是满足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老年人逐渐从劳动职业生活活动中退出,这是老年生活方式最突出、最根本的特点。越到高龄期,这一特点表现得越明显,与此相应的是劳动收入的丧失或减少,从而需要依靠年金、保险、社会救济或个人资产等作为自己的收入保障。老年人的消费目标集中于日常生活基本需求的满足。大多数老年人在采访过程中都提到,希望拥有更好、更舒适、更便利的物质生活,因而我深深感受到“为老服务”志愿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图为实践队员与老人一同查看家人朋友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29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 “乡村振兴新征程,青年新农创业行” 社会实践

为深入了解青年新农人培养状况,发挥青年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1月22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新农队前往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乡村振兴孵化中心——青年创新创业…… 王肇嘉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闹元宵话振兴,新农人展新篇”社会

为切实掌握新农人的培育态势,深度挖掘其创新潜能,全力为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绘制增添绚丽色彩。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新农队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福田社区开…… 王肇嘉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 “乡村振兴新征程,青年新农创业行” 社会实践

为深入了解青年新农人培养状况,发挥青年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1月22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新…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三下乡:树敬老之心,促社区和睦
曲园学子三下乡:树敬老之心,促社区和睦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增长的趋势日益明显,关爱空巢老人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出现在空巢老人中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关爱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对营造…
曲园学子三下乡:小手牵大手,携老共创蓝天
曲园学子三下乡:小手牵大手,携老共创蓝天曲阜师范大学“微光拂尘”实践队于2023年1月18日参与了对老人的关爱活动。智慧“e”互联,生活更便捷。互联网对于老年人来说是相对陌生的事物,互联网是如今社交的主…
曲园学子三下乡:尊老爱老敬老,营造助老环境
曲园学子三下乡:尊老爱老敬老,营造助老环境扶老养老传家久,尊老敬老世泽长。尊重孝敬老人的美好品德要长久不衰,青年更应该传承发扬,为深入了解老人的切实需求,“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微光拂尘”实践队于…
北师学子开展线上宣讲:传递精神火炬,共促乡村振兴
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支撑,是革命老区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作为红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传承沂蒙精神和助力老区进步,1月28日至30日,北师马院…
北师学子沂蒙行:云访谈寻沂蒙精神,踏阡陌得振兴之路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今天的时代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2023年1月18-19日,北师马院“沂蒙…
北师学子沂蒙行:沂蒙精神薪火相传,推普助力教育振兴
北师学子沂蒙行:沂蒙精神薪火相传,推普助力教育振兴作为红色革命精神之一的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
维吾尔族达斯坦
维吾尔族达斯坦是维吾尔族弹唱曲种。是一种有说有唱的叙事长诗,其篇幅较长,常有完整的故事和贯穿的人物。它是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音乐具有叙事性和抒情性,公元3世纪至7世纪维族民间就流传过一部…
北师马院学子走进乡旅高地 探寻乡村华丽转变之路
北师马院学子走进乡旅高地探寻乡村华丽转变之路椿树沟,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黄姑庵村,因其建在沂蒙山沟之中,村中椿树生长茂盛,故被命名为“椿树沟”。2014年4月,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
柯尔克孜族刺绣
柯尔克孜族刺绣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等地的传统刺绣。柯尔克孜族妇女擅长刺绣,她们在头巾、枕头、被面、衣袖边、马衣以及悬挂的各种布面装饰品上绣出各种的精致花纹,其中有花卉、飞禽、走兽和各种…
北师学子沂蒙行:探寻红色村镇,体悟乡村振兴
“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生长于红色基因深厚的沂蒙大地上,伴随着共产党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不断丰富和完善。进入新时代后,沂蒙精神作为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