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索乡村电商实践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树上闲坐

现阶段,互联网+乡村振兴成为时代热点。国家政府高度关注,制定一系列推进‘互联网+’乡村振兴,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村全产业链改造升级的政策。基于此,众多淘宝村在全国各地崭露头角,发展迅速。据调查报告可知,菏泽淘宝村成为后起之秀,近几年来其发展效益位于山东省第一,全国第二。

2022年寒假,曲阜师范大学星星商火队实践小组于山东菏泽曹县展开实地研究,通过调研曹县淘宝村发展模式,解决一系列原因导致淘宝村发展滞留的弊端,致力实现电子商务赋能乡村振兴。

探究文化底蕴,挖掘传统产业的魅力

菏泽淘宝村的兴起源于传统产品经互联网兜售模式的爆火。菏泽曹县以服装制造闻名,汉服,戏服等传统工艺流行,在市场中具有很大影响力。掌握传统工艺的部分手工人,把握网络发展机遇,改变经营销售模式,将传统服装制造售至全国。以服装制造为中心的菏泽淘宝村兴起。淘宝村的流行以传统工业为基底,发扬中华优秀文化,收到一致好评与追捧。

洞悉发展难题,寻找菏泽淘宝村知名度不高的主要因素

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菏泽淘宝村的发展规模虽大,但其知名度并不高,主要市场相对狭小,集中于东部沿海的几个省份。针对这一问题,星星商火队拟写了调查问卷,分别在不同地区发放,内容主要为调查市民所熟知的菏泽淘宝村内销售的产品。通过最终的调查报告得知,在菏泽之内的市民大多对淘宝村较为熟悉,而山东省内其他市区乃至其他省对菏泽淘宝村并不熟悉。对此,星星商火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出大致几条原因:销售同质化,竞争方式不当,缺少适当营销宣传,人才缺失,品牌意识薄弱。

借鉴义乌商圈,改变传统经验发展模式

明晰问题所在后,星星商火队针对问题展开具体研究。在进行深入勘察研究时,队伍成员发现菏泽淘宝村发展模式与义乌商圈有所不同。义乌作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集聚地,形成了一定的集群效应,在全国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队伍成员聚焦义乌的发展模式,发现义乌已经形成商圈经济,即商家抱团,发展特色品牌商品,把握国际与国内市场,增强商品创新力。集群效应使得义乌有着同样的商品生产标准,同样的发展机遇与更大的市场,更响的知名度。而相对于菏泽淘宝村,其不同地区所具备的特色产业不同,商品类型较为杂乱。同时商户主要聚焦与曹县,但并未形成集聚效应,反而进行价格战,互相抢占市场。在了解这一差异后,小组成员认为菏泽淘宝村的发展应向义乌“取经”。通过进行商圈化的合作,扩大菏泽淘宝村的影响力。

展望发展前景,助力增长淘宝村知名度

疫情当下,虚拟经济快速发展,菏泽淘宝村发展前景不可估量。星星商火队以电联的方式向商户与专家请教,提出几条助力增长淘宝村知名度的可行性措施,即促进产业集群,增进品牌效应,扩展营销模式,加强技术创新,吸引优秀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商务赋能乡村振兴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大路径。菏泽淘宝村也会逐步成熟,展现出光明的发展前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32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第十二届院领导接待日活动

为搭建经济学院院领导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学院工作高效开展,经济学院于3月28日在十教北201举行院领导接待日活动,学院领导及团委学生会各部门学生干部共同参会,现场气氛庄重、交…… 邹涵涵 丁曼璐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开展第二十二届团支部风采大赛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在服务乡村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中锤炼本领、挺膺担当,同时增强团支部凝聚力,展现青年精神风貌,3月30日下午,经济学院…… 罗晶晶 黄雅琳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举办宣讲会。活动通过生动讲述沂蒙革命老区的历史故事与当…… 林萱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开展沂蒙精神宣讲活动

2025年3月11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在三汊矶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且意义深远的沂蒙精神宣讲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尤其是小朋友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反响良好。…… 陈曦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雷锋精神,点亮志愿之光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志愿宣讲活动圆满举

为传承雷锋精神,弘扬红色文化,3月22日,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开福区好人馆成功举办以“学习雷锋精神,点燃红色薪火”为主题的志愿宣讲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 邹涵涵 罗晶晶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沂蒙:革命烽火中的精神丰碑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和英雄的故事。2025年3月22日下午,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 陈曦 潘熠 林萱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春之声赓续红色血脉” ——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新开展

2025年3月22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指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深耕长沙红色沃土,立足…… 陈曦 潘熠 林萱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顺利开展“蔬心同频,果漾心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为呼吁青少年在亲近自然中释放压力、感知生命力、激发创造力,构建健康心理品质,同时提高大学生的组织能力与社会责任感,3月20日下午,经济学院志愿者们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星沙小学,…… 汪子一 周博艺 邓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赴粤进行专项调研

为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进程,3月18日至20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调研组赴广东省开展专项调研。调研组由图书馆馆长、会…

交2301-2班团支部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馆开展清明祭扫团日活动

交2301-2班团支部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馆开展清明祭扫团日活动清明时节,翠柏凝春。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

以萃华之声,赞曲园之歌:淄博大学 生到淄博一高中作高校宣讲

为加强本省学生对曲阜师范大学报考条件的了解,同时以往届毕业生身份与同学们分享高中三年如何度过的经验,淄博社会实践队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第十二届院领导接待日活动

为搭建经济学院院领导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学院工作高效开展,经济学院于3月28日在十教北201举行院领导接待日活动,学院…

学思践悟新思想,砥砺奋进新征程——管理学院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为进一步筑牢学生“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思想根基,3月23日上午10:00-12:00,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学习…

最新发布

探青年顾虑,解青年烦恼
2022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达到1076万,其中985,211的名校毕业生达到75万,本科毕业生高达470万,专科毕业生有近460万。与此同时,2022届大学生就业率官方数据为23.6%,存在毕业即失业危机。随着社会的…
齐韵悠悠,沁润千年
泱泱齐风,悠远绵长。在千百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齐大地孕育出了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等一大批彪炳青史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们与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齐文化,在璀璨的…
走传统经营老路,不如学着做电商
2009年以来,随着农村电商的兴起,电商逐渐向农村覆盖,出现了一个新的经济现象——淘宝村。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实时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所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星星商火队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展开…
破文化之乱象,促文化之新生
齐文化作为一种古代地域性文化,在秦汉时期走出了齐鲁故地的生存空间,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
菏泽淘宝村实践纪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全面推进乡…
齐韵悠长,吾辈承之
弘扬齐韵文化,推动双创进程中国青年网德州1月19日电(通讯员:邹心语)齐文化作为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富民强国、务实创新、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与当今时代精神高度契合…
乡村人才振兴要着力增强内生发展能力
目前,我国农村人才匮乏,以留守老人和妇女为主的农业生产者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不足。推动人才振兴,就是要通过留住一部分农村优秀人才,吸引一部分外出人才回乡和一部分社会优秀人才下乡,…
返乡实践谋复兴,青年助力强发展3
乡村建设行动应坚持规划先行、依规建设。规划是乡村建设的“施工图”。如果没有规划约束,乱建违建还会冒出来,今后治理代价更大、成本更高。加快编制县域村庄布局和村庄建设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保…
经济学院裕农共济调研队第二次线上会议
1月2日,裕农共济调研队召开了共同富裕背景下“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路径研究的第二次线上会议。本次会议由队长主持召开,全体成员于晚上21时准时参加会议。为高效精准完成实践任务,队长进一步细化了任务分配…
促进沂蒙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沂蒙,不仅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同时也是驰名中外的革命根据地,为人民解放和中华民族的独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沂蒙,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沂蒙红嫂”、照料近百名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中国抗日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