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曲园犁牛子,薪火基层传“实践队队员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下港镇勤村村进行护林防火社会实践。遥望山林,思先辈之事,忆昔日之景、往日之话,事佳景美,谈话历历,感怀颇深,略有所得,遂撰文抒怀,诉诸世人。
廉颇未老,何处请缨?
从小就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似乎都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与自己较量如与他人较量如从比酒量之高低,与天地较量如量巨石之轻重。这股精神是源自于劳动铸就的强健体魄,或是直面生存之艰难所形成的坚韧之毅力,抑或是“不算成功的人生”带来的自我认同之匮乏,我不得而知,但可以看到的是,带着这股劲儿,加之对劳动的独特情感与并不富裕的家庭状况,便是不再年轻了也闲不下来,总想着找点事做。可在不服输也得在不可抗拒的现实面前低头,对家乡与土地的眷恋、难以达到的工作要求、仅靠简单种植难以持家的困窘等种种普遍的或特殊的原因,使得一部分人生出了虽“一饭斗米、肉十斤,尚能皮甲上马,怎奈无处请缨”的感慨。而护林员,恰好为这些“老将”提供了用武之地甚至是精神依托,可谓是一种别致的人文关怀。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与村防火负责人的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帅 供图守山护林,育树育人。
无树不成山,在对山的守望中,在的长辈的叙述里,在我的切身经历下,我了解到了山和树的故事,以及她们与我们祖祖辈辈的情感羁绊。先辈把对子孙后代的爱,植于山中,经过山的涵养,长于树上。他们移木育林,为山着装。山与他们一同,育树育人,同时丰盈自身。山、树、人,默契地达成了约定。山中之树,有诸如樱桃、胡桃、板栗等,春夏生花,夏秋生果,秋冬落叶,此外还有常绿的松树,零星散布、点缀其间的银兴与柏树。,绘制出的一幅幅质朴而又美丽的画卷,记录着她们与她们和我们的点点滴滴。看着群山,不,应是守望着群山,我思绪万千,依稀看到有人在向我招手,那不时回响于耳边的故事,透过层层枝叶,浮现在我眼前。当护林员时,我总是忍不住走走,抬头,转身,或随意地看着东边的一座或西边的一座山,或注视着山的某片区域,这时,躁动的心便平静了下来,可以解释成作为护林员的责任的催促,但我更愿理解为他们和她们在感受到对我们的温情为我感知且在守望中报答后予我的内心的安宁。
至美天地,与我为一。
如果你怀着好奇的心态搜索我的家乡,或许会在互联网上某个逼仄的角落里发现诸如“人间仙境”之类的描述。这看起来似乎有点以宣传为目的夸大,但确实是所言非虚。下港之美,美在山林。晴日里树有百状,烟雾中仙气飘飘。黄昏,登高环顾,北山深幽,南山明朗。入夜,月色皎洁,山成墨色,勾勒天幕。更有四时景异,日出月落,游云彩霞,山水成趣。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傍晚山与天之间那美到仿佛不属于人间的颜色,那是青蓝粉墨白的绝佳搭配,甚至不亚于天青色—这在徽宗梦中才得以见到的颜色,也是清晨驱车外出时在路上看到的“至美之景”,山、雾、天、云,恍若登天。在防火检查站守望群山时,回忆着这醉人的美景,使我产生了天地与我为一的感觉。
图为实践队队员拍摄的勤村风景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帅 供图
千秋伟业,成在匹夫。
生态文明建设,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阅读阐释,背诵概念等方法来加深我对它的理解,但始终无法消弭我与它之间淡淡的生疏感。指导我作为一名志愿者,站在护林防火的岗位上,我才猛然发现,我们所做的,不正是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的一部分吗?哪怕这件事看起来与其相去甚远。由是,延伸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路线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深刻的理解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真理,着实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的事业,是在无数个中华儿女的奋斗中推进的,纵使我们大多数人的奋斗看起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思考至此,我油然产生了一股参与伟大事业的自豪感,眉宇间多了几分自信。这种自豪感、参与感与自信心,使我在重温习主席“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这番话时,更感真切。
护林防火,重于泰山。
人们用“重于泰山”这四个字来比喻意义很大或分量很重,我们防火宣传时再三强调的“护林防火,重于泰山”这句话就是很好的例子。值得一提的是,我家乡的麦黄山属泰山余脉,在这里,从事防火实践,似乎实现了一种有趣的统一。
图为”曲园犁牛子,薪火基层传实践队“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金凤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33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