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齐鲁文物的法治价值,进一步加大文物法治价值的宣传普及力度,助推文物法治价值实现发展新风。20233年1月29日,曲阜师范大学“寻找齐鲁文物的法治光影”社会实践队继续开展实地调研,进一步发掘齐鲁文化中的法制光影,于古物中倾听历史,于文字中体悟思想。此次实践队以实地考察的形式参观了武定府衙及渤海老区革命机关旧址,深入了解渤海地区的历史沿革,感知武定府衙法治记忆,探寻古时知府判案场景,融入法学专业学习之中,揭开文物的法治光影。
在实践活动开展之前,队员们收集了相关武定府衙的文化资料,大致了解府衙历史背景,得知古城武定府衙,是以宋代的古城墙为依托,肇建于大中祥福八年(公元1015年),历经宋、金、元、明、清五代,均为州府治所。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改棣州为乐安州。永乐帝朱棣次子朱高煦叛乱被平定,改乐安州为武定州,是一处集原武定府与朱棣的儿子汉王朱高煦的府邸组成,建筑大多复原的明清建筑,由武定府衙、汉王府和渤海老区革命机关旧址组成,集中展现了惠民的武定府文化、汉王府文化、惠民乡贤文化和红色文化。
来到府衙,实践队员看到门口,立一石碑,写着“越诉笞五十,诬告加一等”。体现古代越级上访制度与明朝特殊的诉讼制度。实践队成员在后期学习得知,明代除继承唐宋不准越诉,诉讼回避,禁止匿名控告外,对越讼、诬告的的处罚加重,对越诉的处罚,唐宋律笞四十,明律处罚加重,对诬告的处罚,唐宋律规定反坐,明律在反坐外另加处罚。从石碑文字之中,也印证了明代朱元璋重典治国,刑乱国用重典的法律思想。
而大门两侧的门联,上联“临东海亘清河权衡南北”下联“修吏治抚斯民调鼎凝厘”上联说的是武定府的地理位置,东临渤海,清河横贯,是山东北部的屏障。下联说的是知府的职责,整饬吏治,安抚百姓,治理政务,聚集祸祉。门楣上方悬挂有“武定府署”,府署又名府衙是府一级的衙门。这四个门簪又称“户对”,大门前左右两侧相对而置的一对石墩或石鼓称之为“门当”,古时候常用“门当户对”来区分门第的高下。古建筑,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作为州府署的大门廊柱应是黑色油漆,然而汉王朱高煦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按王府的规定将廊柱大门用丹漆,使其大门威严壮观又与其府衙有较大的差异。
进入府衙,经讲解员介绍,院落分为三纵,以中间的府署为主轴线,东路建筑有财神庙、土地庙、同知署、寅宾馆,其中土地庙、同知署、寅宾馆现为渤海老区革命机关旧址,学习红色文化,接受革命教育。西路的建筑有通判厅、西花厅以及亭台水榭等汉王宫的后花园。
院落中央有横跨甬道的四柱三门冲天柱式牌坊称“诫石坊”。中间刻有“赐履雄风”四个大字,意在说明武定府这块领土是君主皇天赐予臣民的这块领土,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诫石坊也是为告诫官员为官清廉而设立的警示牌。牌坊背后刻写的是御制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是赵匡胤做了皇帝之后在一篇文章中截取的十六个字,规定刻写在全天下的府衙里,主要是提醒官员为官一定要清廉,公平公正公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36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