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社区基层,构建和谐社会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作者:青禾赤子,“疫”尘不染实践队

济宁1月11日电(通讯员 刘晗)为响应对大学生返乡参与基层治理的呼吁,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青禾赤子,‘疫’尘不染”实践队于2023年1月1日-11日在山东济宁及各地市展开以“社区青春行动”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力求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让青春在基层闪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则强调基层基础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为巩固现有成果,我们应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依靠国家的力量,不仅体现在国家的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上,也体现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种基层基础工作上。

“善为治者,贵在求民之稳,达民之情”,把基层基础工作做扎实了,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协调好群众利益关系,才能化解社会基层的不稳定因素,这样社会和谐也就有了牢固的基础。

而社区往往是基层工作的“主要战场”,也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一线,实践队员前往社区一线,期望能真正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青禾赤子,‘疫’尘不染”实践队的实践队员大多为北方人,秦岭淮河以北的广袤土地,冬季气温较低,多数城镇家庭以及乡村新建住房都采用悬挂式暖气片或地暖等集中采暖方式进行御寒,随之暖气热不热,为什么不热,怎么才能热起来等问题就成了家家户户的“爆款季节限定问题”。实践队员们发现在社区居民的微信群聊里常有居民反映自家暖气不热的问题,且往往能得到其他居民的热烈赞成。由此实践队对社区群众的采暖问题展开了相关的调查,经实践队员线上以及线下的问卷、走访调研发现有六成社区群众都反映自家采暖有温度不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社区居民对此的迫切需求,实践队组织线上会议进行讨论。经实践队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协商后,针对采暖问题,一方面联系当地供暖公司,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对采暖设施进行整体的检查和维护。另一方面实践队员与社区工作人员为社区居民科普相关知识。并上门为独居老人等有需要的居民进行暖气的回水端放水,将管道内堆积的水垢等杂质排出。

随后当地供暖公司在社区内按单元进行网格化管理,为每个网格分配网格员,并张贴供热服务网格员联系卡,写明报修电话、24小时抢修服务电话、投诉监督电话,力求在最大程度上解决居民供暖问题。此外,当地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供暖公司开展“码上温暖”服务,如有供暖问题、供暖诉求、供暖维修、供暖投诉、供暖举报等问题都可以扫码,在网上进行监督反映。

1月7-10日,实践队员跟随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上门服务,同时对社区内供暖管道进行排查,检查有无漏水、腐蚀等情况。社区居民多为地暖,在装修时为了美观地暖的回水端多用建材进行可拆卸的遮盖,上了年纪的老人难以完成这一系列的操作,社区工作人员就对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帮助。工作人员在对暖气放水的同时也不忘关心独居老人的生活情况,询问在疫情放开的情况下日常生活有无不便,并为老人提供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最后嘱咐老人虽然疫情已放开,但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感染新冠仍对身体有不可逆的损害,出门活动时仍旧要做好防护。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奋斗的目标。实现社会和谐需要国家层面的精准把控,夯实社会和谐的基础也需要强化基层基础服务的管理。党中央一直以来都强调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实践队选择以“社区青春行动”为主题,也是为了能号召更多的青年人走进基层,脚踏实地,不做困在象牙塔内的文人,真正了解人民日常生活的迫切需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37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群策群力,标新立异

2022年7月6日,“秾人向徐周”团队关于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构建进行了更加细致的了解,同时团队将直播带货执行方案进行了细化。关于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构建,团队首先查找了国内比较当红的电商…… 刘思辰 狄恩雨 程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农业大学“秾人向徐周”实践团队 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优化乡村治理,2022年6月28日,南京农业大学“秾人向徐周”实践团队深入江…… 刘思辰 程序 狄恩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农业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秾人向徐周”团队 第4期简报—

简报秾人向徐周“三下乡”实践团队编第4期2022年7月4日走傍徐周访消息2022年7月3日下午,“秾人向徐周”线下团队和徐周村钱书记和徐经理进行了沟通交流。交流过程中,钱书记提出了希望我们可…… 刘思辰 狄恩雨 程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聆听社会的声音
城乡改造是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次实践的第一个环节是探访城乡改造。我们分别探访了南石店村与临泽村,他们分别是城乡改造的模范与企业带动乡村发展的典型。在探访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了解到城乡发展…
独特的乡村赶集文化,不该被遗忘
赶集是中华民族一种特有的民间风俗,在集市上做买卖或玩耍,这种生活习俗自古就有。集市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后期的“物物交换”,大约起源于殷、周时期,形成于两晋南北朝草市。为了加强青年学子对赶集文化…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疫情防控下勇毅前行,甘于奉献中踔厉奋发
烟台1月8日电(通讯员隋鑫伟)为鼓励大学生积极走出校园、深入基层,与群众达成疫情防控下的卫生措施的共识,最大程度地减少新冠病毒流行对群众健康和生活的影响。2022年12月20日至12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青禾…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严防疫情不松懈,安全社区你我他
随着全国疫情政策的调整,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新冠病毒流行对群众健康和生活的影响,2022年12月20日到12月31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青禾赤子,‘疫’尘不染实践队”队员隋鑫伟在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柏林…
大学生应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
近年来,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成为中央农村政策的关键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响应领袖的号召,投身于乡村建设。在我看来,这体现的是新时代青年们的热血赤城与责任担当。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最具有活力和富有…
乡村振兴,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必须把脱贫摘帽作为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变“疫”不变心
泰安1月7日电(通讯员夏凌宇)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落实学校以“关注民生,服务社区”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专项活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青禾赤子,“疫”尘不染社会…
“乐享AI”团队为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大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添动力
为助力大学生在人工智能教育行业高质量创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山东师范大学“乐享AI”团队在北京、郑州、济南、德州多所高校、人工智能教育公司开展走访与调研…
静待花开终有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落实学校以“关注民生,服务社区”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专项活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青禾赤子,“疫”尘不染社会实践队成员夏凌宇在山东省泰安…
“乐享AI”聚焦智能教育,破解创业难题
为突破大学生“创业难”“就业难”的困境,助推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发展,2021年至2023年,山东师范大学“乐享AI”团队走进庆云县未来学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调研活动,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大学生创业就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