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红色冀州,辉煌六师 ——溯红先锋队赴六师参观学习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溯红先锋队

六师是冀南最早的革命发源地之一,六师党组织不仅为冀县播下革命火种,而且随着党员和进步学生走向社会,又将革命种子撒向天南海北。2023年1月29日,曲阜师范大学“溯红先锋队”社会实践队队员范雨佳为切身领悟红色六师的精神,前往“六十精神百年薪火”文化街区进行了实地参观学习。

河北省立第六师范学校(简称“六师”),位于冀州古城南门外西侧,建于民国12年(1923年)。据民国《冀县志》记载,直隶省时有5所师范学校,一在天津,二在保定,三在滦州(今滦县),四在顺德(今邢台),五在宣化。民国12年由“省会议决复于冀县设校”。由财政厅拨开办费,购冀县城南民地90余亩建筑校舍,定名“直隶省立第六师范学校”。1928年10月更名为河北省立第六师范学校;1933年10月更名为河北省立冀县师范学校。

红色六师,历史回眸。“六师”自1923年创建至1937年“七七事变”后停办,历时14年。生源北起博野、安平,南道清河、威县,西至柏乡、广宗,东至山东平原、恩城,共招收40余个教学班1280名学生。六师作为当时冀南和冀中数十县的高等学府,不仅培养了大批师资,而且是冀县乃至冀南最早的革命策源地之一,被誉为冀南大地“红色六师”、“革命摇篮”。

抗日救亡,投身革命。1934年4月,中共冀枣工委书记李力,以教书为掩护,秘密在六师发展党员,重建了六师党支部。张海峰任支部书记、郑树筠任组织委员、王鸿鹄任宣传委员、李子谦任支部委员。六师党支部复建后,组织领导六师学生开展了抵制“会考”、纪念“红五月”、纪念“五卅运动”以及群谏宋哲元抗日等一次次革命活动。大批学生在斗争中得到搬炼,黄南大众在苦难的旧中国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正如六师的校歌内唱到“唯我六师,屹立古城。赓续前贤,历出精英”。省立六师,从西学东渐的历史天空下走来,脱胎于民国教育之赢弱母体,终止于抗战之烽火硝烟,三易校名,一次扩建,历存14载春秋。革命六师,始终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学运与国运同呼吸,犹如一面鲜红的旗帜,点燃冀南革命斗争的星星之火,并燎原于中国之苍茫大地,谱写了一曲书生报国的恢宏乐章。精英六师,广育各界英才,传承文明薪火,1200余名优秀毕业生遍布华夏,8位副部级、36位军级领导干部脱颖而出,成为国家之栋梁。

通过实地参观,增强了队员对于党史的学习和了解。同时也有利于我们认真学习并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实践队队员表示,通过重温峥嵘岁月和学习党史,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以致用、以学促用,同时也激发我们作为青年学生应当勇于担当、砥砺前行的责任和使命。

撰稿人:范雨佳

溯红先锋队

指导老师:孙泽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39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智粮速运:智能化技术助力粮食运输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粮速运助农团”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2日成功完成“散装粮食高效智能化运输”项目实践,聚焦粮食运输领域的智能化革新,联合山东吉鲁汽车改装有限公司研发智能运粮车,…… 吴昊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丨跨越全国,用爱与理解点亮星

在大众认知的边缘,罕见病群体长期默默承受着病痛与孤独。为打破这一现状,2025年1月至2月,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以“让罕见被…… 方英杰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广东省江门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2025年2月13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吴昊,在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育德社区开展了以“让罕见被看见”为主题的罕见病科普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深…… 吴昊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河北省沧州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河北省沧州市开展罕见病科普宣讲活动2025年2月12日,恰逢元宵佳节,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付珊伊,携手河…… 付珊伊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四川省绵阳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2025年2月11日,四川省绵阳市石塘街南山社区活动中心内,一场“孤单星球”的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活动温情启幕。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师佳瑞,以“让罕…… 师佳瑞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云南省临沧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2月6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杨薰走进云南省临沧市儿童福利院,为在院小朋友带来了一场别样的科普之旅。活动以“让罕见被看见”为主题,用生动有趣…… 杨薰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湖北省宜昌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2025年1月24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杨芯瑜,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城试验区平云社区开展了以“让罕见被看见”为主题的罕见病科普宣讲活动。此次活…… 杨芯瑜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四川省成都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2025年1月21日,寒风中依然充满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大弯街道革新社区。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的成员高雯靖,携手团队走进了这片社区,…… 高雯靖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劳有所得”团队开展社会实践 ——烹年夜饭,悟劳动之美

近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劳有所得队组织了一场劳育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们在春节期间亲自动手制作年夜饭,在烟火气息中感…

智粮速运:智能化技术助力粮食运输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粮速运助农团”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2日成功完成“散装粮食高效智能化运输”项目实践,聚焦粮食运输领域…

驿站爱心服务,共倡核心价值

“爱在红柽柳,原为黄河口。“本次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跟随服务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恒瑞文化广场爱心驿站的红柽柳志愿…

寻迹黄河畔,传承革命心

为深入了解黄河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走进山东省东营市黄河文化…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华侨文化,领略交流魅力

2月5日,“承古韵遗风,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踏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之旅,深度领略华侨…

最新发布

剪纸艺术传承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是中国汉族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为更好地传承我国民间传统艺术,2023年1月22日,“燃习俗之薪,延传承火炬”社会实践队来到了菏泽巨…
非遗传承——鼓吹乐
鲁西南鼓吹乐是山东鼓吹乐的重要流派,是一种以唢呐为主要演奏乐器的地方传统音乐形式。其中,单县的鼓吹乐尤为出名。为传承民间艺术,弘扬民间特色风采,“燃习俗之薪,延传承火炬”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国…
疫情放开后的新年
人间烟火处,年味渐浓时!作为首个政策放开后的春节,今年的春节备受期待。为了调研疫情放开后的新年与以往有何不同,2023年1月22日,“燃习俗之薪,延传承火炬”社会实践队来到了菏泽巨野下的一个乡镇。这几…
以青春之我,助乡村之兴——大连理工大学生生不息·乡土行实践团福建龙岩小分队实践成果展示
寅卯相接之时,万物蓬发之际,为探索文旅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实际运用,助推乡村振兴蓬勃发展,大连理工大学生生不息·乡土行实践团“土楼之乡·客家故里”小分队前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进行实践调研,通过参…
传承英烈精神,感受信仰力量 ——“溯红先锋队”赴陈少敏纪念馆
为弘扬革命文化,增强大学生对党史的认识以及对老前辈先进事迹的了解,增强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023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溯红先锋队”队员王艺森前往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陈少敏纪念…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
二十大于2022年召开,大会明确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
再辟此山,走绿色治山之路
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我…
携手共进,建设美好乡村
“自古圣贤治世,从来都是以民为本。”为了更好地了解乡村建设工作,深化对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将党的嘱托贯彻到底,曲阜师范大学“寒冬送暖意,情满基层心”社区实践调研队成员于1月12日来到山东省潍坊市临朐…
共溯家乡路,奋进新征程——千古文章,精神不朽
山东省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为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做出了积极的探索。青州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为探寻古老青州的历史韵味,宣扬传承青州文化,1月30日,来自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的薪火传…
共溯家乡路,奋进新征程——红色起源,顾盼生姿
为喜迎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弘扬家乡文化,1月29日,来自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的薪火传承实践队走进青州市博物馆,追忆峥嵘革命岁月,领略优秀文化遗产。准备工作完成后,薪火传承实践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