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弘扬法律精神,建设法治社会 ———曲阜师范大学法“智”先行实践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作者:Rachel

法者,天下之仪也。传播法律知识,培养守法习惯,强化用法意识,推动法制建设,是普法活动一直以来的价值追求。全民普法和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自1986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实施完成7个五年普法规划,取得了重要成果。特别是中国“七五”普法实施完成,“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实行,法治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全面依法治国不断迈出坚实步伐,人们的法治观念、法律意识不断提高,“遇事讲法、遇事找法”逐步成为全社会共识。为了解普法活动对百姓法律意识的影响以及城乡居民法治观念的差异,法“智”先行实践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于1月9日对此开展调研。

实践队员们在调研初期阅读了大量文献和新闻资料,了解了当地普法活动的一些进行方式以及居民对普法活动的参与度和满意度等。同时,实践队员们针对调研对象设计了问卷和访谈大纲,在收集了问卷统计数据后,法“智”先行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实践队员们的调研对象集中在农民群众以及在外务工者。前者对基层法律服务有着最直接的感受,他们的看法也反映了基层法律服务的现状;而后者已经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现在拖欠农民工工资、欺骗农民工等行为屡屡发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队员们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遇到与自身权益相关问题时并不会首先采取法律手段维权,而法律知识的缺乏也使得他们不信任法律。经过与村民们交流实践队员们发现,基层法律服务不足、普法形式比较单一、村委会重视程度不够等是造成村民们法律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通过实地调研和线上调查问卷所反馈的数据来看,完善基层法律建设、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强调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带头学法用法,依法办事,为农民营造良好的学法环境。二是普法与服务相结合,从农村的实际需要出发,把普法工作与解决群众普遍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寓学法于用法之中,逐步使群众树立起遇到问题想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观念。三是增强普法的灵活性。针对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特点,普法工作要尽量避开农忙季度,努力做到生产、普法两不误。在形式上要把电影普法、文艺普法、法律咨询、法律集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方式综合在一起,通过以案说法、图片解法、旁听审判、现身说法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把抽象的法律条文变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墙头诗、顺口溜,从而真正使农民学法时坐得住、听的懂、学的进、记得牢。

普法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农村的普法宣传教育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的要求,我们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即繁荣富裕、民主法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就更加需要发挥法律规制、调解纠纷的作用。深入开展农村普法,一方面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新时期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全面进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农村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通过普法宣传教育,农民法律意识增强了,基层稳定了,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其物质文化生活才能得到满足,根本利益也才能得到体现和维护。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41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孪生时代:看非遗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的重生与突围

在杭州南宋御街的数字非遗馆,一位身着汉服的少女正通过全息投影与宋代织娘学习缂丝技艺,光影交织中,千年丝路在数字空间徐徐展开。这个场景印证着非遗保护已突破传统窠臼,在数字技术…… 流光遗彩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双减落实要高效
双减政策高效落实(通讯员范晓琪)双减是指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
家校联动促双减实施更有效。
家校联动谋发展,双减实施更有效。(通讯员:陈俊怡)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但提升“双减”效果不能只在校园里寻找方案,家庭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对于小学生,他们现在年龄小,在家时间长,没有很强的自…
高中学习经验分享——郭晨雨
学姐个人介绍:会计学专业2019级学生郭晨雨,现已保研至北京科技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曾多次获得人民奖学金(三等),互联网+,挑战杯,摇篮杯等比赛的市级、校级奖项,暑期社会实践校级金奖,曾任经济管理学…
曲阜师范大学法“智”先行实践队——弘扬法律精神,建设法治社会
在寒假来临之际,我很荣幸加入了法“智”先行实践队大家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和队员们共同完成调研任务,一起成长,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了解农村普法的深刻内涵,探索依法治国背景下农村的普法宣传教育…
曲园学子三下乡:把土地法知识送万家
曲园学子三下乡:把土地法知识送万家中国青年网1月31日电(通讯员王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耕地红线做出重…
优秀学长学姐经验分享——郎凡
即将步入大学生活的学弟学妹们对大学都充满了向往与期待,但同时也有很多疑问和困惑,所以由我来代替新生来问问具有丰富经验优秀的学长学姐们。现在很多高三的学弟学妹们在备战高考,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半年…
优秀学长学姐经验分享——李恺良
学长简介:李铠良,男,中共党员,天津人,已保研至北京理工大学。现任校团委实践部副部长、土木类2206班小班主任,曾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人民奖学金等荣誉,获省部级等科研竞赛奖项共计10余项。承担北…
耕地之途,青年在路上
耕地之旅,青年在路上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30日(通讯员孙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机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挑战。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大学生应牢牢把握当下机遇,积极承担责任,助力乡村振兴、民族复兴…
乡村旅游转型路,乡村振兴青年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加强对于乡村基层及乡村振兴发展的政策出台和…
优秀学长学姐经验分享——韩嘉怡
从高中步入大学,相信大家的生活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化,初次离开家的孩子们,是否会在大学生活中有些不适应呢?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学长学姐们是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小困难,使自己在大学生活中绽放光彩的吧。1.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