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村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生产生活实践的一种历史记忆,它对巩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彰显乡土文化个性、强化乡村文化活力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同心振乡实践队成员于2022年12月20日前往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环山街道,走进街道乡间,走访百姓心声。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守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毛主席曾说过“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实践的前期我们从各方面都做好充足的准备。实践队成员在队长的带领下,多次召开线上线下会议,进行积极的研讨,广泛搜集信息,观看新闻,对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有了初步的认识。除此之外,实践队成员还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与文献,对比分析改革试点不同模式,以期更好了解社会大众对现行文化振兴政策的认知与态度。
在与村委会相关人员的谈话中,实践队成员了解到这里多年前只有一个图书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位于东北角。如今,由于这个“焕然一新”的城市,许多公园都已设立“阳光书房”,实现乡村文化治理体系现代化,不但环境优美,而且图书种类繁多,吸引了不少成年人和儿童。这不仅改善了居住质量,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一种文化氛围,深受居民们的喜爱。“没有书香的乡村,是没有希望的乡村。”文化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众多书房的建立,不仅丰富了居民们的文化生活,还提升了居民们的文化品位,我们也感受到了文化给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图为同心振乡实践队成员生源地书房。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田宇琳 摄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当地文化振兴策略的实施情况,我们来到了环山街道的居民住宅区,走访百姓心声。也许有人认为大城市才有更多的机会,才有更好的发展,但在我看来,“事业靠人,业由人兴”,在乡村,在基层,有着更广阔的天地,更大的舞台。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年长的村民很欣慰一些传统的娱乐方式被保留了下来,例如元宵节的灯会、广场上的扭秧歌,一位居民更是惊喜的说到:“感觉整个人的精神气都提起来了。”而年轻的居民则更喜欢带小朋友去书房看书,沐浴着阳光,享受着文字的魅力。还有每逢春节,广场上随处可见写对联的人们的身影,他们或是年过古稀的爷爷奶奶,或是令人惊叹的小学生。如此种种,无不体现出当地文化振兴的大力实施成果。
图为同心振乡实践队成员在进行访谈。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田宇琳 摄
稳坐高谈万里,不如趻踔一程。通过此次的实地调查走访,我才对乡村文化振兴有了深刻的认识。文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乡村文化的复兴,使农村的生命具有价值感、幸福感,才能唤起人们对乡村生活的眷恋,为乡村的复兴而不懈努力、快乐地奉献。同时,我们应发挥青年力量,加入文化振兴的大队伍当中,创新振兴方法,在遵循自然规律前提下,将文化创意渗透到乡村建设的各个环节,让更多的乡村与时代接轨,共同进步。(通讯员 田宇琳)
图为同心振乡实践队成员(部分)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田宇琳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42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