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当中华优秀书法文化碰上先进“科技”
为了更好地了解书法文化的发展脉络,宣传和推广中华优秀书法文化,12月24日,“丹青戏韵,笔墨传薪”实践队召开了一次线上交流研讨会。该会议主要对“中华优秀书法文化的发展情况”、“科技对书法文化和书法教育发展的主要影响”、“科技助力书法文化发展的实例”以及“青年应该如何看待科技助力书法发展这一趋势”等方面展开讨论,收获颇丰。
实践队队员在线上交流研讨
首先,实践队讨论了中华优秀书法文化的发展情况。中国的书法艺术起源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历史悠久,异采迷人。书法的演变一般是指书法字体的演变,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再演变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这一路走来书法一直散发着
艺术的魅力。此外,不同时代的书法,特色也略有不同,从象形文字到甲骨文,从商周、春秋、汉代的简帛朱墨手迹到唐楷的法度,从宋人尚意、元明尚态到清代的碑帖之争等,每个时期的书法艺术都各具特色。而不同的书法艺术,共同孕育出了纷繁多样的书法艺术作品,如王羲之《兰亭序》、王献之《洛神赋》、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多宝塔碑》等,它们一起构成了中华优秀书法文化。其次,实践队讨论了科技对书法文化和书法教育发展的主要影响。一方面,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5G技术、互联网等新技术成果的出现,开阔了人们的书法视野,丰富了书法文化的传承方式,为书法教育发展提供了巨大想象、创造空间。另一方面,数字化书法可以实现特色文化资源收集、数字化资源存储、网络服务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实现书法文化资源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接着,实践队讨论了科技助力书法文化、书法教育发展的实例。说到科技与书法相结合,就不得不提到“数字书法”了。数字书法,由交互式数字临摹台、教师中控、书法直播、字帖排版、视频资源库、板书示范、云平台管理等系统构成,是将智能硬件、数字交互等新技术与传统书法相结合的现代化科技。通过该技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临摹书法、欣赏碑帖,不再受书写工具及碑帖无法随身携带的限制,不用购买多本字帖,仅仅将纸和笔放到液晶屏数字临摹台上临摹,就能接触练习多种字体。这种新型技术完整保留了笔墨纸砚的精髓,实现数字科技与书法传统的完美融合,方便而高效。
除此之外,科技还为许多贫困地区的人们带去了希望,助力实现书法教育地区平衡化。在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上,“方正书法”的亮相得到了许多教育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借助这款应用能实现一对一辅导、个性化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书法的学习兴趣与效率,也很好的弥补了贫困偏远地区书法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缺陷。
最后,实践队讨论了青年应该如何看待科技助力书法发展这一趋势的问题。科技不仅能够助力书法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更能够促进书法学习、教育方式的转变,实现书法教育的地区平衡化。科技助力中华优秀书法文化的发展、传播,让其深入人心、走出国门,进而享誉世界,是不可阻挡的趋势。青年人身为时代的弄潮儿,是国家和民族繁荣富强的希望,更应该顺应“科技+书法文化”的趋势,发挥自身所学,为科技更好地促进书法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了解了中华优秀书法文化的发展情况、科技对书法文化和书法教育发展的主要影响,调查研究了科技助力书法文化发展的实例,也认识到了青年应对这一趋势的做法,受益良多。
组 稿:张芮华
编 辑:肖曼秦
指导老师:焦孟娟
责 编:滕 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44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