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代代人口传心授,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文化遗产。 从古至今,非遗文化历久弥新,丰富多彩。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探究非遗文化现状,曲阜师范大学留韵传香实践队于2022年12月28日前往蔚州古镇,实地学习“拜灯山”非遗文化,一定程度上为非遗文化的宣传贡献出实践小队的一份力量。
为促进本次实践活动的顺利召开,留韵传香实践队召开了线上会议,队员任文慧将自己提前了解到的“拜灯山”传统习俗向队员介绍,任文慧说:“蔚县拜灯山习俗是民间社火活动的一个种类,流传于蔚县宋家庄镇上苏庄村。蔚县拜灯山习俗出现于明代嘉靖年间,至明末清初进入成型期,清末民初它与民间社火戏曲相结合,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完善……”听了队员任文慧的大致介绍后其他实践队员对此项传统文化十分感兴趣。会议最后队长叶子墨向大家讲述了本次实践的大致安排叶子墨表示:实践队员在实践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认真的态度,队员任文慧、程名要深入了解该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并做好实践记录,其他实践队成员要做好“拜灯山”民俗文化的宣传工作。
第二天早上实践队成员们便以饱满的热情开启了本次的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们来到了蔚县宋家庄镇上苏庄村,上苏庄村是一座坐落在山脚下的村子,村子壮观却又苍凉,但仍保留着古朴古色古香的风情韵味。当地村民非常热情,李大叔还热情的为我们介绍村子里的龙王庙、观音庙、关帝庙等传统建筑。随后实践队员向李大叔请教“拜灯山”活动,李大叔说:“拜灯山,实际上是由男童装扮成县官模样,唤作 “灯官”,坐在由4个衙役抬着的轿子上,身后跟有敲锣打鼓的队伍,待 “灯官”一行从响堂街出发行至灯山楼,在供桌前带领众人叩首祭拜时,由灰砖砌成的灯山楼突然间点亮四个吉祥大字。灯山楼高达三丈,灰砖砌成,龛内没有神像,空空的只有一个巨大的梯式木架。一条条横木杠排得很密。这些木杠是拜灯山时放灯碗用的,平时没有灯碗,只是一个大木架,但村民们仍非常重视。”李大叔还介绍说:“在过去几年有很多的游客来观看正月十五“拜灯山”,但是近几年来观看拜灯山的人越来越少。”实践队员程名说:““拜灯山”这一活动非常有意思,可以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让更多的人知道”拜灯山”活动,了解“拜灯山”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促进本村旅游业的发展。”李大叔对实践队员所提建议赞不绝口。
实践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告别了李大叔后实践队成员各自回到家中,实践队成员向家中长辈介绍了“拜灯山”活动的具体内容,家人们纷纷表示很有趣。
12月29日实践队成员将“拜灯山”活动的图片和历史来源复印了出来,小队成员向社区居民介绍了活动的由来以及与“拜灯山”活动有关的传说,社区居民纷纷表示有机会去观看“拜灯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同时小队成员还向社区居民介绍了本次实践队实践的目的,实践队成员说:“中国文化是中国的精神支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相结合,弘扬好,传承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自己身边的人一起去关注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更多人所熟知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本次实践,队员们也得到了收获,实践队员感受到了乡土人情,感受到了文化魅力,提高了实践队成员的思想,文化建设,实践队员在之后实践中仍然会十分认真的去对待,去学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46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