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历程完美诠释了“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这一国家发展与体育发展的对应关系。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当代体育发展的巨大成就表明,国家的强大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而体育的强大则为国家的发展乃至国际地位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3年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微光成炬”社会实践队队员苏妙妍来到济宁市体育中心进行实地调查与访谈,了解场馆的设施建设与济宁市人民群众的体育锻炼情况。济宁体育中心体育场位于济宁市南部——太白湖生态新城,毗邻太白湖景区、山东省理工职业学院,是一座充满现代感、时尚感的高科技建筑群。体育中心以体育场为核心,综合馆、游泳跳水馆、射击馆和室外田径训练场呈放射状依次布局,以宝石形态呈现,与宛如硕大钻石的体育场珠联璧合。当你漫步在月光下,泛光照明闪烁着红、蓝、黄、银四色光彩,使体育中心晶莹璀璨,形同一条宝石项链镶嵌在济宁的城市南部,与太白湖旅游风景区构成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线。实践队员通过调查访谈工作人员了解到,济宁体育中心体育场呈椭圆形长轴236米,短轴215米,屋面为椭圆环形,金属屋面高38.56米,场中露天面积为22937平方米,全场可容纳3.5万名观众同时观看比赛。
济宁体育中心是山东省第23届运动开、闭幕式和山东省第9届残运会开幕式举办地,同时也是主要比赛场馆。2014年9月16日,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在济宁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开幕。当天下午,济宁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能容纳3万多人的体育场座无虚席,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大家在充满丰收喜悦的金秋季节,相约孔孟之乡,共圆一个梦想。第23届省运会坚持“节俭、务实、高效”的理念,开幕式在白天举行,不燃放焰火,不点燃火炬、不搞火炬传递,不搞文艺表演,举行全民健身项目展示。开幕式上,1200名大学生和社会各界志愿者表演了广播体操、队列操、武术操等全民健身项目。广播体操激情飞扬、充满活力,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普及最广的全民健身项目;队列操展示了丰富的队列变化,动作整齐划一、气势磅礴;武术操融合了武术的基本功与体操的节拍,气势如虹、虎虎生风。全民健身项目展示充分体现了第23届省运会“人文济宁、精彩省运”的主题。作为东道主,济宁人民积极参与、主动担当,充分展示了热爱运动、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省运会结束后,济宁市体育中心依然在济宁市体育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逐渐转型成为一个绚丽多彩的体育服务综合体。
“省运遗产”,全部市场化运作。实践队员苏妙妍在实地调查中了解到,为了承办第二十三届省运会,济宁市启动了25个体育场馆的新建和升级改造,其中新建场馆达20座。省运会闭幕后人去馆空,恐怕是市民们最不愿看到的场景。对此,济宁市未雨绸缪,通过托管专业集团、成立主管单位等方式,解决赛后场馆运营这一普遍难题。而从另一个方面看,省运会举行前的济宁城区,大型会展及演出活动的场地较少,济宁市体育馆成为稀缺资源。常年做会展活动的一位经营人士告诉记者,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济宁市体育馆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对于一个有850万人口的城市来说,这里有点小,却也没有第二个选择了。省运会过后,城区有了济宁体育中心和高新区体育馆作为补充,各县区也都有了新建或改造的新场馆,除了承揽大型体育赛事,大型会展活动和文艺演出,是这些场馆在省运后的用武之地。另外,为了充分挖掘这些“省运遗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在2022年,济宁市体育中心坚持“以体为本的多元经营”持续开展露营、车展、体育夜经济等惠民类活动17场;公益先行,践行场馆社会效益,开展太白湖新区“人才夜市”招聘会2场,提供职位千余个;国企担当,响应号召强力保障综合馆改造成为方舱医院项目并投入运营;自主策划“鸟巢”啤酒节、2022第三届山东省体育消费券发放暨济宁市“体育夜经济”启动仪式;通过营造消费场景,打造业态融合、功能多元、高效集约的体育夜经济集聚区,形成与城市区域商圈相融相通且具有较强带动功能的体育特色消费商圈。
展望2023年,济宁市体育中心将毫不动摇的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聚焦主责主业,坚持管理好、运营好场馆每一寸土地,坚持体育惠民政策,坚持“以体为本,多元经营”思路将大型活动业务做优做强。充分挖掘“省运遗产”的内涵与价值,并发挥其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
体育盛会虽已落幕,体育精神永不磨灭。在诸多不舍和留恋中,在无数感动和喜悦里,运动员们怀揣新的梦想再次启航,年轻的志愿者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未来,观众们则带着浓浓的体育情怀走向美好生活,赛事场馆等一些“省运遗产”也将继续发挥其巨大价值,不断推动体育事业的进步以及济宁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47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