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礼敬先人事迹,弘扬中华文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石少润

礼敬先人事迹,弘扬中华文化

为了对章丘所有非遗的项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线上视频宣传;为了实现非遗爱好者们不出家门学非遗,不出家门就能看见非遗的梦想,章丘区文化馆非遗的保护中心推出《章丘线上非遗》,不断更新和丰富内容和形式,做成一个长期的成熟的线上非遗活动。2023年1月15日薪火相传实践队队员前往嘉靖才子李开先的故乡-济南市章丘区,并且参观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历史博物馆,品味当地传统文化韵味。

在济南市正式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在民间文学类有一项“李开先的传说故事”被列入遗产名录,这与李开先在文学、戏曲方面的成就是分不开的。

李开先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作家,章丘人。嘉靖七年,李开先赴“乡试”中了举人,第二年考中进士。开始在户部做官,任云南司主事。这时明朝北部的蒙古部族不断南下骚扰,北方人民深受其害。从嘉靖九年起,李开先先后两次奉命运送军饷去宁夏边防。到前线后,他才发现边患严重,是因为,边帅苟且偷安,防御废弛,军政1。可他们却谎报军情,掩耳盗铃。李开先对此忧心于怀,他曾希望能澄清吏治,强国利民,但小小主事的意见并没有引起重视。

嘉靖十三年,李开先被调到徐州管理广运仓。明朝制度规定,仓务管理,除朝廷命官外,需同时派宦官监督。李开先到职后,看到粮政,同样弊端百出,不仅部门小负责人串通1,宦官们也都1,运粮的军民深受其害。他决心革除积弊,厉行整顿。当时是宦官横行天下的时代,整顿必先损害宦官们的利益。所以,工作一开始,就处处受到抵制和破坏,使整顿无法进行下去。李开先的抱负虽难以实现,但他忧国爱民的精神却受到朝野的钦佩。

李开先在官场上正直务实,在民间大度融融,文采飞扬。一日,一读书人在朝阳洞内读书,听见脚步声,知是李开先至此。便对洞口吟道:“人对青山山对人,不知谁是主和宾。”李开先听到这人吟出一道七绝的前两句,知是意在为难他。正在这时,一牧羊姑娘吹起了牧笛,李开先立即,接吟道:“猛然谷里一声笛,唤出梅花陇外春。”吟罢,二人哈哈大笑起来。

李开先一生有“三好”:一好戏曲,二好藏书,三好交友。其传奇剧作品《宝剑记》以林冲的故事为题材,描写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比小说《水浒传》的描写有更深的社会意义,是明代中期的三部重要传奇之一,对当世及后世戏曲界影响颇大。

明朝嘉靖年间,章丘县城里有个乡绅,念了几年四书五经,就觉得了不起,认为谁也不如他了,到处写诗作文,夸耀自己。有一次,他精心选了四篇自认为不错了文章,去拜访李开先,请他评点他的大作。李开先阅罢,微微一笑,提笔在每篇文章的后头,批下这样的批语:这一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二呢,“文有七窍,已通六窍”;这三呢,“文出八大家之外”;这四呢,“有高山擂鼓之音。”这个乡绅看了,恣得就象得了啥宝贝,欢欢喜喜打道回府,连夜张灯结彩,宴请当地名流学者,向他们炫耀起来。这时,李开先的好友雪蓑正在章丘城内,也叫乡绅拉来了。这酒喝得差不多了,乡绅拿出四篇大作和李开先的批语,展给众人看,众人个个翘起拇指,称颂夸好,把个乡绅夸得满面春风。这时,宴席上猛地响起几声“嘿嘿”的冷笑。乡绅吃了一惊,一看是雪蓑在那里撇嘴。他赶忙过去施了个礼说:“先生有何见教?”雪蓑摇着头说:“我笑这么大章后城,这么多名士,竟没人能解开李公之意。”众人请他明言,雪蓑慢悠悠地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者,不知所云也。一行白鹭上青天者,不知所往也。文有七窍,已通六窍,正是一窍不通。古文以八大家为魁,堪称世代楷模,文出八大家之外,自然不成其文章了。至于高山擂鼓之音嘛,恕我直言,山乃谐音,就是不通!不通!又不通也!”明代文学家李开先,罢官以后回到家乡东鹅庄。一心用在戏曲创作和研究上,著作很多。当时河南杞县有个名苏洲号雪蓑的落魄文人,慕名前来拜访李开先。两人一见如故,结为至交。这个雪蓑善草书,喜绘画,好词曲,也是个博学多才的人。

相传李开先病危时,雪蓑前去探视,在卧室坐了一会儿,便到前厅用茶。李开先夫人问他觉得先生病情怎样。雪蓑沉默片刻说:“依我之见,应该用墨污污先生的胡须。”说罢告辞而去。夫人随即走进卧室。开先问:“蓑公曾留下什么话么?”夫人说:“他说用墨污污老爷的胡须。”李开先听罢,长叹一声:“我的生命快到头了。”夫人说:“老爷应宽心养病,为何说这不吉利的话呢?”李开先说:“‘污胡’就是呜呼哀哉的意思。这是蓑公的暗示,看来我是命在旦夕了。”夫人听了,哀伤万分。

又过几日,李开先一弥留之际。雪蓑又来看望。这时正碰上开先神智稍稍清醒,他睁开双眼,直视雪蓑。雪蓑说:“魂魄三山外”(魂魄将要离开躯体到三座仙山以外去了)。过了一会儿,李开先对道:“乾坤一梦中”(活在世上如同做了场梦)。话音刚落,便紧闭双眼,与世长辞。

李开先与雪蓑心怀豁达。就是在永诀的时候,他们也不失乐观文雅之气概。

李开先做官时,其薪俸主要用来购书。回乡后,修建“藏书万卷楼”,所藏以词曲话本最多,有“词山曲海”之誉。后人称赞他的藏书“甲于齐鲁”、“名闻天下”。

李开先在当时文坛上颇受人所重,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传说和故事。

通过这次文化探索之旅,实践队队员深刻感受到了嘉靖才子李开先之乡的文化传承与文化之美,感受到了过去人民的智慧,感受到了小城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当代青年学生,应该更多的去了解与感受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感受过去人民的智慧结晶,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撰稿人:石少润

实践队:薪火相传队

审核老师:刘兆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52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山红色记忆,青年接力薪火”主题实践活动。追寻红色足迹,感悟…… 红岩青梦实践队 遵义医科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干中学——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走访校友记录陈兰,毕业于宁波财经学院,经济系14级,毕业后曾任班级文艺委员,宿舍楼长,杭州湾校区图书馆管理员,电脑社团…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重走革命旧址,缅怀革命先烈】
“每一种牺牲都需要铭记,每一名英雄都值得仰望”。任何战争取得胜利的过程都是艰辛的,但也正是这些战士们无畏重重困难的勇气和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的顽强意志为抗日战争最终的胜利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力量。…
【砥砺奋进守初心,青春献礼二十大】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的重要时刻,我们迎来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学习了解,“高擎‘时代火炬’,辉映’青年模样”实践团成员清楚地认识到学习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性。为了加强爱国…
【强国有我新时代,学思践悟续华章】
二十大是在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为此,实…
采访模范党员
2023年1月25日,为学习共产党员精神,“高擎‘时代’火炬,辉映‘青年’模样”实践团队员前往模范党员沙向阳家中进行采访,体悟红色精神。当实践团成员走近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看到的是一位共产党人的坚定信…
学习传统文化内涵,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滋养中华大地,孕育辉煌文化,更见证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斗不息、拼搏不息的历史。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
游森林公园,感受文化传承
游森林公园,感受文化传承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东北部,是两千多年前古黄河遗迹,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2023年1月18日,薪火相传实践队队员前往森林公园进行参观。黄河…
北京科技大学寒招进行时~蓟州一中&咸水沽一中
北科寒招之蓟州一中与咸水沽一中2023年1月18日,北科寒招小队之煎饼果子小分队进行了第一次线上招生宣讲,宣讲面向的主要对象为蓟州一中与咸水沽一中的学生和家长们。本次寒招主要从北科印象、专业情况、精英…
走进即墨古城,传承非遗文化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成就,服务学校发展特色,鼓励学生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与保护,不断深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品…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留住文化根脉,延续民族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漫长的历史岁月造就了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民俗文化作为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支撑着中华儿…
学民俗文化,承华夏智慧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我国由多个民族组成,传统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为深刻了解民俗文化,真正践行民族精神,2023年1月曲阜师范大学一路“统”行小队队员连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