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感受历史古迹,传承中华文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石少润

感受历史古迹,传承中华文化

为了对章丘所有非遗的项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线上视频宣传;为了实现非遗爱好者们不出家门学非遗,不出家门就能看见非遗的梦想,章丘区文化馆非遗的保护中心推出《章丘线上非遗》,不断更新和丰富内容和形式,做成一个长期的成熟的线上非遗活动。2023年1月15日薪火相传实践队队员前往过去的东平陵城-济南市章丘区,并且参观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历史博物馆,品味当地传统文化韵味。

东平陵城位于龙山文化发祥地城子崖遗址东北约2公里处,始自春秋,繁荣于两汉,是汉济南国、郡的治所。公元815年,平陵城被并入了历城县,东平陵结束了1500年的历史。围绕着东平陵城的建城,历史古迹、地方风物,产生了一系列极富地域性、历史性的传说故事,承载了着本地劳动人民深厚的情感与美好的愿望。

在章丘民间至今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先有鹅鸭城(即城子崖平陵城),后有济南府。”如果把济南的历史比作一条河,那么,城子崖东平陵便是它的源头。

东平陵,原名平陵,春秋时属谭国,齐桓公二年(前684年),齐师灭谭,为平陵邑,归齐国。平陵城古址,呈方形,边长1900米,总面积360余万平方米。1978年被定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四周可见残存的夯土城墙,宽10-30米,高1-4米不等,城墙顶残宽2-7米,地下保留的墙基宽40米,发现了四座城门遗迹。

相传东平陵城建城之初,皇帝委派一个马姓大官全权负责该项事务。工程开始后,这位官员一不招募工匠,二不征用民夫,一幅泰然自若的样子。然而每到夜深人静后,周围老百姓却真切地听到建城的地方人喊马叫,热闹非凡,白天看到城市一天天渐高,大家感到十分惊奇。

这位姓马的官员有一位女儿正值妙龄,很受宠爱。有一天,她突然发现父亲在指挥着许多石人石马建城,不免问其原由。本应天机不可泄漏,但他经不住女儿的缠磨,不得已告诉女儿说,这些石人石马是他在夜深人静时施展法术,代替人工干活的,但它们最怕见到阳光,也怕听到鸡叫之声,所以每次都必须赶在鸡叫前收工。并再三叮嘱女儿一定要保守秘密。

几天后,女儿突然想起此事,便要验证父亲的话是否灵验。于是,在一天夜里三更时分,悄悄起床,用手捅破窗纸偷看,待到石人石马开始干活时,突然学起鸡叫来。这一叫不要紧,那些石人石马立刻呆在原地,再了动不了了(城西五里地外的武源河畔原有一段石人坡,在文革前后遭人为破坏,现已不存在了)。这一下把这位官员气得七窍生烟,暴跳如雷,逮住女儿就打,女儿一边哭一边拼命往南跑,跑得头发也散了,裹脚布也开了,拖拖拉拉,拖出了一条很长的深沟(被后人称作裹脚沟,她悔恨的泪水滴在沟中汇成了河。由于老百姓嫌叫裹脚沟不雅,且这条沟正好是章丘、历城的分界,故改名为界沟河)。最后,她跑得实在太累了,便坐在一处高岗上休息,竟化成了一座小山。该山形似正在打鸣的公鸡,因此当地百姓将其称作鸡山(今鸡山座落在历城区孙村镇的鸡山村南,原来山上有庙宇等建筑)。

相传,东平陵城是一座有灵气的城市,每六十年一现城。现城时城内或亭台楼榭,人来人往,或满目葱绿,一片繁华。但是这一奇观并不是一般人能够看到的,只有那些世界各地不亏,忠厚仁爱的有福之人方可一饱眼福。

据说,有一年的大年除夕,天上大雪飘舞,城北一在济南学徒的青年回家过年,本来,学徒是不准假的,但他怕年老的父母在家过年孤独,苦苦哀求,执意回来,鉴其孝心,东家破例准假。他路过平陵城里时,天色已晚,却突然眼前一片豁亮,只见前方一片枝叶翠绿,穗头通红的高粱地。青年很奇怪,寒冬腊月,怎么会有这番景象呢?他忠厚老实,从不拿人家的东西,但又怕事后说起此事无人相信,就顺手折了一穗高粱揣在怀里。回家后,那束高粱却变成了光彩夺目的金豆、玛瑙。

通过这次文化探索之旅,实践队队员深刻感受到了嘉靖才子李开先之乡的文化传承与文化之美,感受到了过去人民的智慧,感受到了小城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当代青年学生,应该更多的去了解与感受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感受过去人民的智慧结晶,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撰稿人:石少润

实践队:薪火相传队

审核老师:刘兆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55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以茶润心,事茶养礼
以茶润心,事茶养礼都说成都人的标配安逸生活不是打点儿小麻将,就是吃点儿小火锅,一天的悠闲时光就这么巴巴适适的度过了。其实不然,在成都一一碗惬意的盖碗茶,才是蓉城悠闲生活的灵魂精髓。没错,成都这…
逛春节庙会,感受古镇风采
逛春节庙会,感受古镇风采春节庙会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各地每逢春节都会有一系列的庙会活动。为了感受春节庙会的魅力,在庙会中…
传承古文化,修身其圣贤
传承古文化,修身其圣贤山东济宁作为孝贤故里,孔孟之乡,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薪火相传的传承精神。为了更好了解历史文化,领略历史文化之美。2023年2月2日傍晚,“薪火相传队”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济…
青春心向党,青年展担当
百年烟雨尽沧桑,一路华光向恢宏。“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广大青年的话。为了更好的培养坚…
弘扬中华传统,助力文化传承
弘扬中华传统,助力文化传承在浩瀚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根深叶茂,逐步形成了高山仰止、亘古不绝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持。为了解大众…
领略瓷之韵,弘扬中华传统
领略瓷之韵,弘扬中华传统“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中国地大物博,传统工艺闻名世界,而中国的陶瓷工艺便是其中之一。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始于土,成于火,瓷比…
乘时代之风,扬家乡文化
乘时代之风,扬家乡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智慧的结晶,是古人们总结传承下来的道德准则。中华上下五千年,漫漫文化史,包含的是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是各个地区的地域风光。文化从不局限于某一…
弘扬春节文化,传递基层传统文化特色
弘扬春节文化,传递基层传统文化特色在阵阵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一春节。春节是我们国家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是最能表现华夏民族凝聚力与传统文化内涵的节日。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挂上红红…
游白佛山,赏石窟造像艺术之美
游白佛山,赏石窟造像艺术之美石窟艺术是卓越的艺术珍品,它凝聚了深厚的宗教感情,体现了鲜明的时代风尚,展示了一段完整的历史画卷。石窟艺术兼得天地精华与人间灵气,融会中外的文化精粹,饱满浑厚,但并…
非遗文化之轻熬细点中的“老豆腐”
非遗文化之轻熬细点中的“老豆腐”商河老豆腐,是山东商河独有的特色传统名吃。该小吃以其洁白如玉、细若凝脂、嫩似欲流之特点而久负盛名,成为当地居民早餐的首选。外地来客或途经此地,必食之以饱口福。老…